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罗云

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罗云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1700)

摘要:电能在社会生活与成产中占据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将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融合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建设中,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可以实现在系统运行中的自动控制与调节,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高效、可靠与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本文就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进行全面的概述分析,从而促进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它主要指以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硬件依托,在信息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供电的过程,这种供电手段相较于传统供电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一方面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有助于供电网络的实时监控,通过主计算机的测算与检测合理计量与分配电力,提高区域性用电效率,进而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供电企业生产的电能需要经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输配电的实用价值明确凸显出来,在实践中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1控制输配电过程的电能消耗

电力是消耗能源,这些年国家倡导节能减配,期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电力企业在输配电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降低电力能源的外损耗,有计划、有条不紊的输配电。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以后,智能化、自动化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系统应运而生,有效的改善了传统输配电消耗电力的缺陷,同时也提高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能。

1.2对电网的全方位控制

自动化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渗透于整个电力行业的每个细节操作,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能直接掌控电气线路、电力运行情况、各区域用电数据、用电高峰等信息;其次,在了解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力输配全程跟踪,有效的智慧各种电力输配元件,让电力输配具有管理上的灵活性;再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能自动识别输配电故障,并主动报错,主机控制人员接受报错信息后能立刻处理,提高了输配电的时效性。

2我国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输配工作缺乏尖端技术

尽管这些年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电力输配电工程有了非常大的进展,无论是输电还是变电都已经达到掌握领域的最高层次,不过总的来说相对于欧美国家我们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研究仍然处在启蒙阶段,缺乏尖端输配电技术使得电力企业的供电无法达到深层发展,尤其一些用电精密机械还需要从外观进口,否则仅凭国内工业制造业的产出还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用电需求。

2.2缺乏科学管理体系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国家电网属于国有企业,各项环节受国家规章制度约束,从总体大框架上看制度无可挑剔,但是输配电过程是工人操作的过程,在很多细化的实际作业中没有非常有效的管理体制约束。甚至有地方领导仍有计划经济的残留思想,从长远看,不利于电力企业的人才管理和物资分配。

2.3电力损耗现象难以遏止

电能损耗现象是目前输配电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复杂,主要原因有二,分别是用电工程长期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无法得到养护和技术条件的局限性,当这两个原因同时出现就不免引起电能的损耗。造成的电能浪费非常可惜,不仅对国家资源是一种流失,也体现了我们输配电技术的不成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外界因素影响

除了内因,外界因素带来的输配电局限性也非常多,譬如南北方气候环境的不统一给设备带来的损坏,像北方的冬天严寒可能会是电负荷不断下降,而南方的夏天高温天气也不会刷新用电量,庞大的用户需求对用电企业永远是严峻的挑战。如果企业不能重视这些恶劣外界因素就无法做到设备的定期养护,当设备过度使用后老化速度加快,输变电的性能也自然随之下降。除却气温还有暴风雨、暴风雪等恶劣天气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都是严峻考验。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优化措施

3.1加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力度

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发展中之所以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有关。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自动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此种情况造成输配电满足现实要求的程度较低。要想改变此种状况,就必须重视加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为输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考虑到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情况比较特殊,电力需求也比较大,所以,现实中一方面应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开发与自身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以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就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状况,在自动化运行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专业人才缺口过大。人才不仅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也是各个领域发展水平提升的保证。因此,我国要想实现输配电自动化,人才方面就不能只依靠外部引进,而是要重视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作为电力企业而言,应重视人才的关键作用,在招聘的时候,要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优先考虑。

3.3确立高温应对方案

我国夏季天气温度较高,因此,基本上每年夏季居民生活用电量都会迎来高峰期。这种情况对输配电的稳定性形成了挑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出现停电等事故的几率将会大为增加。所以,电力企业应立足现实,以发展战略为参考,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具体策略方面,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进行必要的演习,以便更好的应对突发状况;做好电力线路和必要设备的管维工作;适当对电煤库存进行调整;以实际需求为依据,明确管理侧重点,以保证用电的有序性,推动能耗的合理降低。因而,电力企业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弱化不利因素对电力稳定的影响,为正常输配电提供保障。

3.4实行标准化管理

对于输配电工程来讲,标准化管理是提高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的保证。鉴于目前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管理规范尚不完善,电力行业应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规范,尤其是对于关联重大的输配电工程,必须重视提高其标准化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生产与工程发展的标准化也是影响输配电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而,国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对电力行业进行规范,同时,电力企业在运转中,应积极落实相关规范的要求,充分发挥创造性,以促进标准化发展的实现。

4结语

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实现电力输配的自动化控制是实现电力供应高效、稳定的极有利措施,加强输配电的自动化管理是电力部门变电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力输配及用电工程中,电力系统应当大力发展输配电的自动化输配系统,改变原有输配方式,将现有科技水平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开发出更加实用、安全可靠的电力自动化输配系统,从中感受到电力输配自动化的优越性,从而实现电力输配的经济、安全、快捷,保障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黑滟.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11):299-299.

[2]汤自良.浅析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和控制策略[J].科技尚品,2017(2).

[3]周达阳.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自动化运行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5(S1):138-138.

论文作者:罗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罗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