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中,建筑爬模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根据在我国实际得建筑过程中对爬模工艺原理以及爬模施工技术的特点、爬模施工技术使用前景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积极的推动建筑中高层建筑爬模施工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加速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并且积极的推动我国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爬模工艺;应用与推广
引言
爬模工艺是一种综合高速度、高效益以及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施工方式,并且这种方法具有高度完整的自动升高系统,在工程施工中能使得模板不会降落到地面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塔吊的次数,整个工艺实施起来十分简单便捷,不需要再配备其他的大型机械辅助完成工作,对工程中施工场地较小、工程工期十分紧迫以及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建设工程十分适用。
1爬模技术分析
爬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经过液压油缸对爬架、导轨等系统进行不断交替的方式实现整体工艺的操作流程。在实践过程中,该技术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桥梁施工中墩柱以及混凝土壁产生的压力进行承重。爬升的结构主要分为液压顶升的液压缸以及内爬上下架两种形式。油缸、上爬架、外套架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作才能确保爬模技术的成功应用,确保此项工程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实现上爬架下爬架和内套架外套架的相互轮替上升,必须依次对上爬架和下爬架、油缸、活塞杆其中一个进行固定,确保与之对应的一个做相对运动。确保以上操作无误后依次按事先安排好的顺序,爬模、校正、就位完成操作。与此同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牢记预埋在墩壁内穿墙紧固螺栓是全部上升结构的上升支撑点。
2建筑爬模技术主要特点
爬模施工新工艺中的支模工艺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混凝土浇筑来完成,该工艺具有应用独立性、组织便捷性、管理有效性等特点。同时,它还能有效解决滑膜施工的不足,在优质混凝土的应用下,爬模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偏差能够有效减小。该工艺能够实现施工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进而实现高层建筑材料的有效运输,此外,爬模不仅能够节省模板放置空间,还能对建筑施工场地优化管理,促进高层建筑工程优质施工、安全施工,这对工程施工经济效益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爬模施工工艺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桥墩、钢结构核心筒、全剪力墙结构、矩形柱、框架结构核心筒、高耸构造物等方面。抗风性较强,爬模外模工程即使遇到大风天气,并不受强风力影响,能在防护圈的保护下优化施工质量。空间节约性,爬模模板悬挂于建筑物中,这对施工场地面积资源是一种节约,进而能有效缓解场地不足,同时能够避免出现模板损坏等现象。
3爬模技术操作顺序
3.1规划爬模与组接
第一步:模板的设计。模板数量多少和模板的大小是经过专业人士按照桥墩的高低、直径等相关数据计算出来的。第二步:外模与内模的组接。首先需要按照标准对外模进行组接,使其能够进行桥梁墩底实心的操作,再而需要等待桥梁墩底的填充的原材料完全达到标准硬度时进行和外模相对称的爬模内模的组接工作。第三步: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首先需要从底端的空心墩进行施工,并且在该环节施工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墩台的第二层进行浇筑。第四步:安装爬升设备以及施工平台。在完成第二层的施工内容后,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步骤进行上升装置和平台运作装置的组接。
3.2捆绑钢筋与填充原材料
第一步:首先需要将所有的钢筋在加工场所按标准进行加工,并且塑造好模型,再运用错头安装的技术在墩台顶部使用螺帽组接,钢筋的加工塑造模型大多采用捆绑的技术。第二步:在确保钢筋模型以及模板无误以及无安全隐患以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进行此操作时需要注意,混凝土必须按标准比例搅拌均匀,运输过程不能大于30min,以免混凝土凝固,从而降低工程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步:施工时,为了控制施工质量浇筑方式需要采用水平连续的施工方式进行,并且在施工阶段为了确保施工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需要减少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控制与模板发生碰撞的问题出现。
3.3墩帽施工
(1)首先当爬模网架施工装置出现高出事先设计好的桥梁墩顶部高度30cm时,就要停止爬模上升的施工。(2)在设定好的墩台位置,采用65mm×65mm角钢搭建支撑系统,同时在该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该过程一直持续到桥墩实心段以及墩帽施工完成。
3.4爬模拆卸
(1)在拆卸模板支撑系统以及上下爬架、液压系统过程中,需要借助吊塔进行拆卸,在完成各个工序拆卸后,以人工的方式对吊车、施工台、外支架进行拆卸。(2)拆卸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操作,禁止高空坠物;此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就地进行爬模解体,做好爬模零部件的清洗、保养。
4建筑工程爬模施工技术下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1建筑工程爬模施工工艺的经济效益
由于现在的建筑项目主要以高层建筑施工为主,而爬模工艺可以在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充分发挥出其效果,同时其在进行施工时模板周转速度加快快,增加了周转次数,而且支模用工相对于传统的支模施工,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节约了施工的成本。由于在使用爬模工艺时,对于大型机械设备辅助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进行独立或是小型设备的辅助完成,减少了对设备施工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吊次的频率。
4.2建筑工程爬模施工工艺的社会效益
在城市高层建筑施工中积极采用爬模工艺能推动文明施工现场进行,并且整个施工现场管理起来也十分便捷,,施工操作过程极其简便,劳动强度相比较而言较低,,在经过相应的技术交底以及操作流程示范之后,工作人员都能掌握整个工作的流程。与此同时,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容易得到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更加平整,能够实现表面的不抹灰,只需要简单对墙面进行装饰,极大节约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装饰材料。
5发展前景
由于现在我国在向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因此日后的建筑项目更多的是以高层建筑为主,而且随着人们对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难度也会持续增高。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爬模施工新工艺,可以有效的解决现在施工中对施工场地的限制要求,以及对气候环境的要求。根据实际的施工项目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工艺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速度,和施工的质量,同时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还可以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的投入,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为建筑施工者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爬模施工工艺的应用优势能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有效彰显,它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优化高层建筑质量,同时,这一工艺还能促进建筑行业持续进步。为了提高这一工艺的应用率,应与时俱进的创新爬模工艺技术,在借鉴发达国家爬模工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爬模工艺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婉莹.外墙湿贴法块料面层防脱落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46.
[2]任秀忠.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实施要点与外墙工程节能材料选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6):54.
[3]周文枫,朱红波.浅谈弹性外墙乳胶漆的特点[J].南方农机,2017,48(7):125-126.
[4]崔其杰.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爬模施工技术及工效分析[D].清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鹏:1990年3月13日出生,男,汉,籍贯,湖南省,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施工)。
论文作者: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工艺论文; 组接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