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发展指标预测研究_教育经费论文

义务教育发展指标预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务教育论文,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5)06—0010—04

发展指标,是通过定量分析,来衡量、预测某项发展的数量、质量、等级、程度等特性,以帮助人们了解事物要素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教育发展指标,是借鉴社会指标、经济指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研究教育问题。本文是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指标进行预测的专题研究,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的巨大城乡差距是本研究的客观背景,缩小城乡差距、城乡教育共同发展是本研究的价值导向。文章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深入论述,并对未来十五年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现状

要对教育发展指标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对城乡教育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了解教育发展的相对水平、相对速度,才能以演绎或归纳方式提升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标领域、具体指标,进而对各指标的指数进行预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城乡差距仍是阻碍我国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痼疾,而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笔者随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在全国二十多个县(市)进行大规模农村教育调研,收集到大量有关农村教育的第一手数据,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主要表现为:农村[1] 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工资待遇差,队伍不稳定,代课教师数量大;生均教育经费低,挪用现象严重,“普九”欠债负担重;办公办学条件简陋,信息化水平低。

从教育指标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指标的“阈值”区间过大。“阈”意指界限或范围。这里借用“阈值”区间,来指称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在指标指数上的差额度。我们承认适当的差距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且考虑到现实国情,城乡教育也不可能均等、同步地发展,所以,个别指标的指数存在一定的阈值区间是正常的。但目前的状况是,城市学校在关键性发展指标上的指数全部都偏高,农村学校都偏低,而且两者差额度过大。我们以教师学历、生均教育经费和校园网指标为例来说明这一现象:

1.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城乡教育差距更多的体现在教师质量方面,并直接表现在学历(尤其是第一学历)差距上。数据(见表1)显示,截止2003年, 城市教师以专科及以上学历为主,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数倍(最高6倍多, 最多相差30个百分点)于农村;而农村教师仍以高中学历为主,低学历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3倍还多,最多相差26个百分点)。

表1:2003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学历指标域值区间对比表

研究生 本科毕业 专科毕业 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

毕业毕业

 毕业以下

小学 城市

 0.05%  9.36%

54.99%

34.83%

0.76%

 农村

 0.01%  1.84%

33.98%

61.75%

2.42%

 阈值区间 +5倍

+5倍

 +1.6倍

-1.8倍

-3.2倍

初中 城市

 0.43%  48.21%

48.45%

2.82%

0.09%

 农村

 0.07%  17.59%

73.12%

9.00%

0.22%

 阈值区间 +6.1倍 +2.7倍

-1.5倍

-3.2倍

-2.4倍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生均教育经费(见图1)是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指标。2003年农村中小学校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均不及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生均教育事业费只相当于城市水平的70%左右,平均每生相差300—400元。不难想象为何农村教育发展得如此落后。

图1 2003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指标域值区间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计算。

3.校园网。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城乡学校网络建设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然而,城乡差距也正在迅速凸显。 2003年,城乡小学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分别为24.32%和2.82%[2],此项指标的阈值区间,即差额度为21.5个百分点,城市是农村小学的8.6倍还多。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是否建有校园网,农村学校中网络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维护方面差得更远。

二、义务教育发展指标的理论探究

反映义务教育发展的指标非常多,不能一一罗列。关键问题不是指标数量多一个还是少一个,重要的是能在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的客观前提下,选取核心的和最有价值的指标,能够对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速度、状态进行描述、诊断和预测,提供教育发展的数据和信息。发展指标除具有一般指标的动态性、计量性、可感知性和代表性等特性,还要体现以下理念:

1.城乡共同发展的价值导向。教育发展指标指数的设定必须以城乡教育共同发展为价值导向。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大,并且这种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没有城乡教育共同发展,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就不可能提高,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长点。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体现这些理念,我们在进行指标预测研究时,按照分步规划的思想以五年为一个教育发展阶段,在设定指标分段发展指数时,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发展指标的指数差距,某些指标到2020年城乡指数值达到相等。

2.设定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指标的底线阈值和最高阈值。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国家必须保证城乡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地发展,使城乡教育的各项发展指标在一个合理的阈值区间内呈正态分布。这个合理的阈值区间,是由底线阈值和最高阈值来限定的。所谓底线阈值,也可称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标准。即设定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各指标的最低值,如一定的办公条件、师资力量、生均经费、教学时间等等,政府必须保证城乡所有学校均能达到这一底线标准。其次,按“边际收益率递减”[3] 规律,确定各项教育指标的最大边际值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最高阈值。使城乡学校在各指标上的取值在底线阈值和最高阈值之间呈正态分布,或城市高,或农村高,整体上趋于中间,改变目前城乡学校指标值所呈现的近乎平行的两条线的现状。

3.选取增值空间大的发展性指标。发展指标要能反映一定时期内各地教育发展的速度和发展动态,所以,要选取增值空间大的指标,选取可以发生积累性变化的指标(即能反映稳定增加还是稳定减少的指标)。如入学率指标,目前小学和初中已分别达到99%和95%左右,已接近饱和,该指标对于义务教育的发展已经不灵敏,其指标功能已不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此类指标可以考虑去掉,它们只能算作是维持性指标,而非发展性指标。而义务教育完成率[4] 指标则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完成率只有78.66%,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只有73.86%,这意味着有580多万农村学生未能按时完成初中教育[5]。以完成率作为发展指标,增值空间非常大。

这一特征使发展性指标不同于绩效指标和评价(督导)指标。前者是立足现状,面向未来,是对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具有动态性、诊断性、前瞻性等特点。后两者针对的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教育活动,绩效指标关注教育事业投入、产生的效率合理性;评价指标则侧重于对教育事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被检查教育的机构提供建议和反馈。

4.以独立性指标为主。一方面,选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来衡量教育发展,那些受外在力量影响大的指标尽量不要选取,避免受政策不稳定性、学生个体因素等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尽量选取独立性强的相对指标,如在制定公用经费、办学条件、教师工资等标准时,就必须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实力、物价水平、其他行业收入标准等因素,比较后取其相对值,才能将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

5.避免单一的城市化指标,忽略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指标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要正视城市与农村割裂的现状,避免指标体系中工业社会概念与农业社会概念的混用[6],因为许多城市教育概念在农村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本意。概念的涵义、范围要有利于进行本地区纵向比较和不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同时也要明确同一数字对不同地区的特定含义。明显偏向城市的指标不予选用。如选用英语成绩做质量指标,农村可能始终落在城市后面。有些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对城市却不适合,如音、体、美教师专业化程度、音体美器材数量、教师兼课数、初二年级辍学率等;有些指标适合反映城市教育的发展而,农村短期内根本无法达到,如网络化教学;更多的指标是农村、城市都有的,但其发展速度、达到时间应有差异,在取值上应该是有层次的,如校长专业化、生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与福利、图书量、理化实验设备等。

三、指标的预测方法与推算过程

本研究以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预测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国际比较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义务教育发展指标的指数进行预测。设定各指标的分段发展指数时参照了“十六大”和教育部门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关于教育规划的研究成果。

我们以生师比、经费指标和办学条件指标为例,介绍主要指标的推算过程。

1.生师比是计算其它数据的基础。确定该项指标的指数时,主要参考国家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国际标准(小学为25∶1,初中为18∶1)。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规定,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在农村、县镇和城市,分别为1:19、1:21、1:23,初中分别为1:13.5、1:16、1:18。文件同时规定职工占教职工的比例,初中一般不超过15%、小学一般不超过9%。将这两个比例折算后,再根据2003年小学城乡生师比分别为19.3:1、20.73:1,初中分别为16.6:1、19.7:1的现状,确定适当的比例。从现状和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城市教师负担的学生少,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而国家制定的编制标准对农村来说过紧,对城市则相对宽松。农村地域和环境的特殊性使农村学校需要更多的教师,编制政策应该向农村而不是城市倾斜。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最终确定城乡小学和初中的生师比分别为23:1、20:1和17:1、18:1。

2.教育经费指标采用国际对比、教育需求预测和财政收入及供给能力三套方案进行预测。在具体指数设定时,还参照OECD国家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占义务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确定到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应该一样,即逐步达到90%。困扰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另一问题是支出结构不合理。从全国看,1998年到2002年,公用经费比例逐年降低,事业费逐年上升,造成公用经费与事业费的比例失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尤其不合理,五年间小学和初中公用经费占本级教育总经费的比例逐年降低,小学从26.3%降到18.08%,初中从31.09%降到24.5%。与此同时基建费也大幅下降,只有事业性经费逐年上升,小学高达78.37%,初中达到71.51%。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对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持公用经费在支出结构中的适当的比例意义重大。参照国际标准和其他年份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最终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公用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定为25%,初中定为28%。

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的计算办法是用达标学校数除以总校数。考虑到在校生数量变化趋势,我们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平均规模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城乡学校的平均规模是比较合理的。在确定出学校平均规模后,用城乡在校生数量除以学校规模,就可以算出各阶段学校数量。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家办学条件标准,采用德尔菲法求出2020年各项达标率,再求出平均增长速度,就可以算出各阶段的数值。由于目前城乡初中在这几项指标上差别不大,并且基数较大,加上农村初中生数量将会减少,所以,预测结果城乡各项达标率基本一样。与此相反城乡小学办学条件差距很大,在个别指标上差距超过25个百分点(例如,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和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并且基数较小,所以设定的2020年的水平相对城市来说较低,但也很好的体现了发展性原则和缩小城乡差距原则。

四、义务教育发展指标及发展指数预测

本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涵盖四个指标领域,它们是学生、教师及职工、经费、办学条件。二级指标共有27个,包括在校生数、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完成率、生师比、生均公用经费、音体美及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等指标(见下页表2)。由于篇幅问题不能将每个指标一一罗列,完整的指标体系见本课题成果《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表2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农村教育发展趋势预测

 城市教育发展趋势预测

级 2003

 2010

 2015

 2020

 2003

 2010

 2015

 2020

小 小学在校生数98820540 71304467 74676782 78466693 18076855 30464738 37679053 37927879

学 毛入学率

109.1%

106.1%

104.04%  102%

 102.9%

103.34%  102.7%

102%

学 初 初中在校生数54744822 28860381 32671554 31245864 11439364 12366326 19436112 22169103

生 中 毛入学率*  92.3%

94.45%

96.02%

97.62%

93.5%

95.93%

97.7%

99.5%

义务教育完成率

 73.86%

79.38%

83.58%

88%

  113.49%  109.91%  107.43%  105%

专任教师数 4766354  3565223  3733839  3923335  936396

1324554  1638220  1649038

代课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

 8.22:100 4.08:100 2.47:100 1.5:100  3.42:100 2.06:100 1.44:100 1:100

教 小 专任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

35.83%

45.38%

57.04%

73.6%

64.4%

75.8%

84.74%

95%

师 学 的比例

生师比

 20.73:1  20:1

 20:1

 20:1

 19.3:1

23:1

 23:1

 23:1

初 专任教师数 2777092  1603355  1815086  1735881  689643

727431

1143301  1304065

中 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

17.66%

25.02%

34.92%

52.49%

48.64%

56.51%

62.89%

70%

的比例

生师比

 19.7:1

18:1

 18:1

 18:1

 16.6:1

17:1

 17:1

 17:1

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占义务教育

81.79%

83.87%

86.86%

90%

  78.56%

83.87%

86.82%

90%

经费总量的比例

经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元)**172.63

489.15

765.9

1199.28  592.9

1022.1

1089.2

1199.28

费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954.8

1956.6

3063.6

4797.1

2371.6

4088.2

4356.7

4797.1

初中生均公用经费277.03

655.1

1032.1

1626

 987.9

1403.1

1443.7

1626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1130.6

2339.6

3686

 5807

 3528.3

5011

 5156

 5807

办 小 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 36.98%

44.82%

51.43%

59%

  65.09%

68.96%

71.87%

74.9%

学 学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

49.61%

59.454%  67.66%

77%

  59.51%

67.39%

73.66%

80.5%

 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 35.11%

43.78%

51.25%

60%

  61.47%

65.76%

69%

  72.4%

 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

 48.55%

52.97%

56.38%

60%

  69.47%

70.74%

71.67%

72.6%

生机比

 57.18:1  27.9:1

16.7:1

10:1

 19.02:1  13.98:1  11.22:1  9:1

初 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 51.99%

67.35%

81.04%

97.5%

65.82%

76.56%

85.28%

95%

中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

65.89%

73.81%

80.04%

86.8%

64.4%

72.89%

79.63%

87%

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 50.53%

66.18%

80.24%

97.3%

63.98%

75.29%

84.57%

95%

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

 69.51%

76.96%

82.76%

89%

  74.24%

79.25%

83.03%

87%

生机比

 35.65:1  18.24:1  11.3:1

7:1

  19.6:1

12.04:1  8.5:1

6:1

*包括职业初中。

**此表中教育经费现状为2002年数据。所有教育经费数据均调整为2000年价格水平。

[收稿日期]2005—09—26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研究攻关项目“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3JZD0035)的成果之一。

标签:;  ;  ;  ;  ;  

义务教育发展指标预测研究_教育经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