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金昌 737109)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45例严重创伤患者,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救治与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全面整体护理,41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4例,成功率91.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急救措施和优良的整体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212-01
严重创伤是指身体受到外力作用下,身体发生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损伤,常伴有创伤性休克和多脏器的损伤,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急诊科护士的应急能力及娴熟的技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基本条件,我院自2010年起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45例实施整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0~67岁。创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处坠落8例,殴打伤5例,机械挤压伤6例,刀砍伤3例。患者合并有脑挫裂伤6例,肝脾破裂14例,休克24例,肠破裂4例,多处骨折13例。
2.护理方法
2.1 病情观察
病人入院后,护士随同医生一起询问病史,检查病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血压,脉搏,伤口出血情况,观察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做静脉采血送检及配血,通知相关科室做辅助检查,必要时通知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处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同时对昏迷和休克的患者应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对有出血的病人估计出血量。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重创伤患者呼吸道有可能被血块,异物,分泌物,舌根下坠等阻塞,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护士首先要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一旦有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2]。对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开口,用舌钳将舌头适当拉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6L/min。气管切开时应在气管导管口放置湿纱布,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粘膜干燥。
2.3 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的部位应尽量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大静脉,使用16-18G的套管针,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用做扩容,在前30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ml,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够增加有效血容量,维持血压平稳,另一条通路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在大量输液的同时,应监测CVP,监测尿量,监测血压。心电监护。
2.4 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创伤患者多伴有伤口及活动性出血,只有有效止血才能快速纠正休克,临床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局部加压包扎,等到病情允许到时候,然后再做伤口处理和手术止血,怀疑患者有内出血时,积极准备输血,使用止血药。必要时手术治疗。
2.5 术前准备
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做好采血,配血,备皮,皮试等准备工作,并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手术。
2.6 心理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多为意外伤害造成,往往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会对疾病治疗和护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承受能力,针对不良情绪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安慰,对创伤造成的病痛给予恰当的解释。在救护中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让患者产生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向家属讲解抢救的经过,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为抢救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3.结果
全组45例患者抢救成功41例,死亡4例,成功率为91.1%。
4.讨论
严重创伤的患者病情重,失血多,变化快,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治疗,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因血容量锐减而诱发休克死亡[3]。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和优良的整体护理是挽救严重创伤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抢救意识,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建立快速反应的抢救机制,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对患者进行优质整体护理,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家属反复进行医患沟通,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保证抢救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谭志永.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急救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67-68,70.
[2]梁丽.32例重型胸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104-105.
[3]杨春芳,魏丽萍.31例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3):97-98.
论文作者:雍晓霞,王吉德,韦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呼吸道论文; 病情论文; 护士论文; 休克论文; 气管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