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秦崇波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秦崇波

济南西城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新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依然最为广泛。因此文章重点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略述。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施工工艺与材料引入我国建筑施工中,为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使混凝土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概述

房屋建筑施工所用的混凝土主要是由胶凝材料、颗粒集料、掺和剂、添加剂、水等按照既定比例混合而成,在经过搅拌、振捣、碾压等工艺处理之后,得到性能稳定的人工石材。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性能会因为配料比例、搅拌时间、操作方法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得以强化,降低裂缝的发生概率,则应当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操作手法,为建筑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主要是指大体积混凝土,这类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厚实,体积大、内外温差大等特征,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要点,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在开展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质量,为混凝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通过出厂和入场抽检,确保施工材料的参数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施工单位明确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多次配比试验,选择强度和坍落度符合要求的比例,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主要包含以下材料。(1)水泥选择。水泥类型的选择一般集中在硅酸盐、普硅、矿渣这几种,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最大化,在拥有相同标号的情况下会选择富裕系数更大的。在保证水泥强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极可能选用需水量较小的水泥,一般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为21%-27%,倘若强度一致,我们便可选择需水量为21%的水泥。选择C3S高、C3A低、碱容量低且表面适中(3400cm2/g~3600cm2/g)、颗粒级配更好的水泥。如果是在冬季施工,应当选用R型硅酸盐水泥,而大体积混凝土则选用普硅水泥。(2)矿物细掺料选择。首先,要选择成本低的,水化活性好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添加细掺料,降低水泥使用量,从而实现建筑施工成本的缩减;其次,细掺料需水量要小(<100%),才能够保证拌合物流动性提高;最后,对不同细掺料进行合理搭配,其中C60以下的混凝土应用Ⅱ级粉煤灰,C60-C80混凝土则用磨细矿渣。(3)集料选择。主要分成粗集料与细集料两种。粗集料主要使用在强度高混凝土中,其粒径最大为19mm或是25mm。普通的液态混凝土主要采用最大粒径为25mm或是31.5mm 的碎石,如果泵送则需要确保碎石粒径不得超过泵管直径的1/3。而细集料的选择要确保砂子颗粒级配的合理性,一般常见的细集料有河砂、人工砂、风化山砂等等。最后,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生产地点和施工现场存在一定距离,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做好路线规划工作,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者漏浆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工艺要点

1.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在振捣中的技术要点首先要关注振捣器的正确选用,如果是粒径较大的混凝土,应当选择频率低且振幅大的振捣器,相反则针对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会对建筑施工质量形成影响,要想保证时间刚好合适,当我们观察到混凝土没有明显气泡冒出且表层浮现薄层水泥浆时便可停止振捣,维持混凝土平整状态便可。此外,还可结合振捣效率去决定振捣时间,比如附着式振捣器则一般需要振捣2分钟左右;平板式振捣器,需要在振捣位置维持25-40秒;插入式振捣器,需要维持振捣时间为15-30秒。

2.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中,一般可分成墙体、基础底板、顶板以及楼体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在对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我们需要先用砂浆浇筑5cm,采用铁锹下料,确保浇筑的高度要维持在40cm左右;对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浇筑,由于需要用到的混凝土较多且板层偏厚,所以工作量会更大,在实际施工当中要对基础底板的散热问题加以重视,避免因为混凝土固化发出的温度导致底板的表面形成拉应力,从而产生难以修复的裂缝;在对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尤其要重视施工缝问题,要保证底板连续性;在对顶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会选用平板式振捣器,沿着垂直方向缓慢振捣,确保虚铺厚度要比顶板厚度更大,而如上述所言对较厚的顶板要选用插入式振捣器展开振捣。

3.混凝土拆模

在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一般来讲需要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先对非承重部分进行拆除,最后将承重部分拆除。由于拆模时间会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形成影响,因此在把控拆模时间方面一定要结合设计要求、温度、强度等因素去合理设计。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 Pa时,则可以将非承重部分拆除掉,此时便不会对混凝土的表面与棱角形成破坏。而承重部分一定要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才可以拆除。与此同时,在拆模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不得对楼层形成较大冲击,同时要第一时间清理已拆除的支架和模板,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经过浇筑、振捣之后,一定要在12个小时之内做好覆盖处理,同时要做好后续的浇水与养护准备。一般来讲,在拆模之后便需要对混凝土作喷水工作,在基本条件下喷水养护的时间要在7天以上,并且喷水的频率要结合混凝土本身的湿润而定,因为养护期间需要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目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主要可分为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养护法等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覆盖浇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与塑料薄膜养护法三种。在冬季低温时节施工时,倘若出现连续5太难温度低于5℃,则应当采取蓄热法且添加外加剂去展开养护,目的在于避免混凝土因受冻而导致强度降低。

5.混凝土后期修补

在混凝土拆模后,倘若察觉有缺陷存在,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如果缺陷面积较小或是出现露石、蜂窝数量不多的混凝土,可用钢丝刷对混凝土基层进行洗刷,然后再用1:2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蜂窝状或是露石、露筋情况,则需要先将较为薄弱的混凝土层进行凿除,然后同样用钢丝刷冲刷,在利用强度等级高于混凝土的细骨料混凝土去填充且振捣压实。如果出现已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安全形成威胁的缺陷,则一定要及时上报,并且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商讨处理,确保交付工程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最为常用且最为关键的技术,其技术工艺的有良心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把握程度,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形成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在展开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采取科学技术方法与工艺展开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

[2]陈洁.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的理解[J].四川水泥,2019(04)

[3]周家武.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

论文作者:秦崇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秦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