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同时也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使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学案;应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导学案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能力,开拓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师生有效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课堂的高效化。现就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教师自身学习
1,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意识与行为。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而导学案此种教学模式正适应这种改革的趋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的方案,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循的方案。教师首先要转变自我观念,接受新鲜的教学方式,认真研读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对导学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
2,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与创新。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现己经被许多学校引进,但是一些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依然不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对导学案进行浅显的模仿,大部分课堂依然以“讲”为主,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使用导学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己,这样不仅发挥不出导学案的有效性,还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改革的步伐,深层次理解导学案的本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导学案,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开拓与创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健全的培训体系。据调查:学校普遍会为教师提供一般的培训,而非系统连续的培训,以至于小学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不知如何下手,进而导致此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搁置不前,甚至偏离导学案的教学宗旨。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中分配和组织的合理性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索,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分享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互帮互助,以好带慢,提高学习兴趣,探索合作能力,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而小组成员的分配合理与否则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每小组分配5-6名成员,按照学生平日的成绩优良差,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同时要考虑到各组内男女生的比例协调。
2,保障小组合作顺利进行。首先,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控制者,必须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案,带着预习的成果与问题走进课堂,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选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考虑到小学生的组织能力有限,教师要对每组的组长与副组长进行培训,指导其如何领导组员开展讨论与探索,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协助小组及时解决问题。
三、课后及时对导学案进行修整与完善
1,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互动的过程,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基础上,教师修整导学案,完善教学。
2,调整导学案的编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次成型,而是在无数次修正与调整的基础上逐步趋近于完善,导学案也不例外。导学案的编制除了遵循课时性、主体性、指导性、目标性、层次性和合作探索性这些原则,还应注意问题设置的严密性。教师在把学生的预习案收上来批阅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横式后面是写等于号还是约等号,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此问题,而非个别现象,可以推断是导学案问题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学生书写的模糊性。此时,需调整导学案,以便下次教学的使用,同时在以后编制导学案时要注意问题设置的严谨性。
3,完善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通过课后反思与总结,除了完善导学案的编写外,还在于完善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导学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其通过合作探索获得新知,但并不是无限度地给予学生自由,否则教学将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引导,合理把控课堂,组织教学。
四、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1,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如今考试制度依然是检验学生、老师、学校的有效手段,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教师之间的隐性竞争便由此产生。这种为个人私利而存在的隐性竞争严重制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一部分教师逐渐封闭起来,不愿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信息闭塞,无法迅速进步。因此,学校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每位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判断,依此进行相应奖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良性的公平竞争。
2,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是本学科全体任课教师在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经过集体交流与讨论,再由一位教师综合总结全体教师交流讨论的结果而最终形成的教学模式,因此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导学案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每周进行定时定点集体备课,完成导学案编制的初步方案。
此外,要求教师说课、听课、评课、议课。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因此教师应在良性公平竞争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此提出一种切合新课改理念,体现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模式一一“同课异构”。所谓“同课异构”是根据年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由各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广泛搜集资料,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对同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各年组教师通过上课,互相听课,对同一课题进行评课、议课。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倾注自己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彼此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在研究讨论中明确问题的方向与思考的缜密型,找到突破口,彼此间互相理解、尊重、信任,形成和谐的氛围,凸显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智慧。这对于备课教师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一一教师愿意交流,愿意合作,共同提升,提高教学效率,真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张良.论“导学案”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01)
[2]丁美玲.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论文作者:陈厚业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教师论文; 学案论文; 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基础上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