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论文_张庆萍 石娉婷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论文_张庆萍 石娉婷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255000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开始了《史记》中经典篇目《廉颇与蔺相如》的学习,扫清了文字障碍,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司马迁的步伐,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品评历史人物。

二、查一查——知识检测

1.解释词语含义(课件展示,学生回答)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3)舍相如广成传舍。

(4)奉璧西入秦。

(5)秦王恐其破璧。

(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8)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③不如因而厚遇之。④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2.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君何以知燕王?

(3)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4)宁许以负秦曲。

(5)求人可使报秦者。

同学们,这里我们将要重点强调一种特殊句式——定语后置。请大家通过一个微课了解一下这种句式的特点(播放微课)。

[学以致用]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是定语后置,并翻译句子。

①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枯梧树》,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一轮模拟)

②宋人有御马者,不进。(《宋人御马》,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一轮模拟)

③凡园有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2015年济南高三模拟)

④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山东高考)

三、品一品——人物探究

与先秦文学相比,《史记》中的人物具有更鲜明的个性特征。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擅长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的特点。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集中突出了蔺相如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走进人物,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组活动一:选择一则故事,运用“标题扩充法”,表现出你对蔺相如个性的理解,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教师小结:通过各小组的发言,我们对蔺相如的性格特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蔺相如回答门客躲避廉颇缘由”的那段话,进一步感受蔺相如的可敬之处。(学生朗读品析)

小组活动二:本文对蔺相如描写较多也比较集中,可是题目却是廉颇在前蔺相如在后,为什么?请细读文中关于廉颇的语段,探究其中的缘故。

细节一:文章开头有这样一句:“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其中的“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都是直接赞扬廉颇骁勇善战、勇武过人;“大破”和“取”给人一种长驱直入、攻城如探囊取物一般的感觉,让人可以想见这场讨伐齐国的战役打得毫无悬念,足以看出廉颇的确是赵国的良将。

细节二:学生齐读第七段的第三行至第五行。廉颇送赵王到边境与之“诀别”,并让赵王答应“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诀”字除了告别的意思,还有不再相见之意,可见廉颇是一个深谋远虑、以社稷为重、忠心耿耿的老将,后人盛赞廉颇此举有大将风度。而且渑池会上,秦王终不敢加兵于赵、轻举妄动,是因为“赵亦盛设兵以待秦”。这里的“盛设兵”指的是大量的兵力部署在边境上,这当然是廉颇所为,这些都可以看出廉颇对赵国的忠心。

小组活动三:至此,我们一起赏析到了具有敢于示弱之勇的谋臣蔺相如,具有知错就改之勇的大将廉颇,并且两人对赵国同样的赤胆忠心。正因为如此,即使二人有矛盾,但矛盾一定只是暂时的,“将相交欢”是必然的,而二人在面临国家大事的时候,行为也一定有高度的一致性。那么课本上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呢?

在渑池之会中当赵王害怕秦国,不敢前往的时候,是廉蔺二人共同劝赵王:“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两人的言行是一致的,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而“将相和”的故事则将廉蔺二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到了极致。司马迁将廉蔺二人交错来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昌盛,贤才固然重要,但贤才与贤才的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孔子所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四、写一写——巩固提升

老师出上联,请同学们对出下联。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上联:将相齐心抗强敌,谱千秋佳话。下联(预设):文武协力保国家,传万代美名。

五、课后作业

廉颇和蔺相如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请尝试写一段话,来描述你心目中的英雄。

论文作者:张庆萍 石娉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廉颇与蔺相如》教学设计论文_张庆萍 石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