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场混装炸药技术是当今世界民爆主流发展方向,我国也将现场混装炸药列为民爆行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产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场混装炸药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民爆行业;现场混装;一体化服务
在采矿业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现场混装炸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炸药加工与装填技术,早在20世纪初级就得到广泛应用。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炸药制造商协会公开的年度工业炸药生产统计资料,1993-2011美国工业炸药年产量中现场混装炸药就已成为工业炸药的绝对主要品种,1996年为85%,1998年后一直在92%以上,2011年最高达到97%。
在我国现场混装炸药技术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包装型炸药仍是主流,与国外的工业炸药接轨还有一段距离。我国的现场混装技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直到1990年成功应用在本钢南芬铁矿,但一直发展缓慢。随着国家政策的指引,及行业大力推广,现场混装炸药近年逐渐提高,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混装炸药在工业炸药体系占比中从不足10%达到20%以上。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混装炸药发展情况做简要分析探讨。
1 推广现场混装炸药优点
现场混装车民爆一体化是一种技术先进、流程合理、分工专业、管理严密的一种更加安全作业模式。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减少涉爆人员。采用现场混装民爆一体化将减少涉爆单位和涉爆人员数量,降低管理风险;有利于落实爆炸物品的仓储安全防范措施,提高防流散、盗抢能力;
(2)安全、可靠。混装车或者乳胶输送车运输的不是成品炸药,料仓内盛装的是炸药原料,在爆破现场才进行混制并装入炮孔,在经过5~15min发泡敏化后才成为炸药;
(3)便捷、高效。现场混装炸药采用机械化装药,装药过程流畅,生产效率高,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装药效率比人工提高了数十倍;
(4)节约投资。现场混装民爆一体化模式的配套设施地面站,建筑物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小。依据《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地面站仅为防火级;
(5)爆破效果好。实现了全耦合装药提高了爆破效果。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岩性,在同一炮孔内装填两种或以上的不同密度、不同能量级的炸药,扩大了孔网参数,提高了炮孔利用率,改善了爆破效果。
2 现场混装炸药应用情况简介
(1)现场混装炸药品种:现阶段我国现场混装炸药主要品种有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乳化炸药、重铵油炸药三大系列。
(2)现场混装应用模式:我国现场混装技术大多数采用一站一点式服务,即一个混装地面站服务于一个工程项目。只有少数混装地面站采用一站多点式的服务,即一个混装地面站远程配送服务多个工程项目。
(3)现场混装地面站规模情况:我国目前现场混装炸药占炸药总量的比例还很低,年产3000吨左右的地面站较多,不仅生产规模小,而且布局也比较分散。很多新建地面站建成后,几乎并未运行。
3 现场混装炸药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现场混装炸药的技术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0年前的引进消化阶段、1990年代的跟随发展阶段和2000年以后的自主创新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技术现阶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车载油水相,在工地现场进行制乳、敏化装填炮孔;另一种是通过地面站(移动式、固定式)生产出的乳胶基质,乳胶基质通过专用运输车运输至爆破现场,通过现场混装车进行混装作业。后一种是当前主流发展方向,该模式为“集中制药,远程配送”一站多点式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针对不同的爆破对象和作业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现场混装乳化炸药配方。
4 国家政策推动情况
在国家民爆行业产业政策引导下,中国民爆产品结构朝着于国际发展先进方向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现场混装炸药技术逐渐被全行业所认识,为推动现场混装炸药技术的发展,一批民爆企业在混装炸药技术、市场开拓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艰苦探索。
国家层面上,为了解放束缚现场混装车发展之手,工信部在2009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现场混装炸药车系统跨省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安字[2009]124号)为了鼓励混装车跨省作业,并进一步规范了混装车作业管理。
为了放开混装炸药发展,又要保障混装炸药生产、配送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信部发布了《现场混装炸药生产安全管理规程》(wj9072),同时行业又发布了《工业炸药现场混装车动态监控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试行)》 建立现场混装炸药车信息采集管理规则。
在公安部门监管上,2013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散装炸药流向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公治明发〔2013〕618号)进一步推动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应用,强化了散装炸药流向信息化管理工作以及流向登记管理流程,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对我国现场混装炸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5 现场混装炸药一体化服务发展的瓶颈
发展的“集中制备-远程配送”现场混装炸药一体化服务模式已成为行业共识。国家层面积极的推动,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越来越尖锐的行业性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国家层面的民爆行业管理体制严重落后,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中,未能有效解决民爆产品生产与工程爆破操作规则,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2)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并长期实行的民爆行业产能审批制度,导致民爆企业发展的竞争机制扭曲。在现行国家行业管理体制下,民爆企业长期处于“追求产能审批指标”和追求“区域市场保护”的扭曲发展轨道,严重偏离现代企业依靠创新驱动、追求技术进步、追求产品质量、追求服务品质的正常发展道路;
(3)现场混装炸药一体化服务模式冲击着传统民爆行业的区域封锁、条块分割产生的利益链;
(4)民爆生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远未形成,民爆企业安全文化意识与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与国际同行差距较大。现场混装炸药服务技术难以及时跟进,多年以来工程技术人员搞炸药的不搞爆破,搞爆破的不搞炸药,形成了各自的小专业体系,没有将炸药与爆破良好的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了限制了现场混装炸药的发展。
6 结语
现场混装炸药服务模式是国际主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工业炸药与爆破作业在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一次根本性的转变。推动现场混装炸药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得到良好的爆破质量,同时也可以提供民爆产业链的本质安全性,从而可以推动我国民爆行业的安全、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汪旭光.乳化炸药[M].第二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405~465.
[2]冯有景.现场混装炸药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3.
[3]卢国显.对民用爆炸物品管理问题的再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16(5):23.26.
[4]刘振华,张碉明.加强我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思考[J].公共安全,2011,23(2):17~20.
论文作者:张二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炸药论文; 现场论文; 地面站论文; 作业论文; 行业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