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摘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专业课相关知识,还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我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我国社会也许在不断发展之中,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接触的都是社会前沿信息以及社会主流思想,因此,在多元化的信息下,在多样化社会思想面前,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三观”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及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过程当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在遇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候,一定套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当代大学生都能具有坚定的信念以及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
近几天,“北大学霸弑母案”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通过媒体的延伸,更多这样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马加爵案”以及“复旦投毒案”等等。这些大学生犯罪案件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的陨落,更让我们明白,他们心里的阴暗面是造成这种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阴暗面的形成和自身扭曲的心理、不健康的思想以及错误的“三观”有直接的关系,而进一步展开分析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犯罪的大学生自身扭曲的心理、不健康的思想以及错误的“三观”的形成和学校教育不无关系。就实际而言,现阶段我国从高中开始就已经逐渐开始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教育。一方面,是因为高中学习实践紧迫,无暇开展心理教育;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学生已经长大了,心理问题可以自己疏导了。虽然学生长大了,但是收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仍旧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高等职教教育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重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干预的内涵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并且由于心理问题产生的恶略事件已经渐渐使这个问题变成了一种社会问题。而什么心理危机呢?其实所谓的心理危机指的就是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个人在发展的时候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处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也正值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更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们的人生目标以及职业理想甚至对于生活的态度都在逐渐形成之中,所以,学生们的心理无法避免的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无论是经济主体、利益主体还是价值观念甚至社会生活方式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成长带来了一定影响,学生们在面临着挑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心理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引起学生个人的心理失衡。以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的心理困惑问题积极的进行疏导,如果不这样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当发现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时候,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定要沉着应对,及时展开心理危机干预。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心理干预,而什么是心理干预呢?其实所谓的心理干预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之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采取紧急的应对方法,帮助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从心理层面上解决危机,并且通过持续的工作让学生的心理危机症状能够有效得到缓解以及持久消失,让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程度能够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够获得新的应对技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心理危机的再次发生。就比如,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展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选取合适的实践和学生展开沟通交流活动,最大程度的消除心理危机。而整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向当事人传递一种希望的信号,通常来说,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能不够依据实际情况向当事人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渠道,让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能够看到生活的希望,能够让学生满怀信心的继续成长,最大程度的防止意外发生,其二是的解决好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危机实施行之有效的干预。
二、我国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始兴起。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学府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中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们不但面对着十分繁重的学习负担,还面临着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因此学生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可是比较短,和普通本科不同,学生整个阶段只有三年,而第三年还要去实习,所以实际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年。然而,大学课程内容又是十分繁重的,所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环境下,学生非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
(2)学生们个性存在一定缺陷
就实际而言,在相同的环境下,在相同的挫折下,不一样的学生会表现出飞翔常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情况产生主要原因就是人和人之间个性本身存在差异性。在实际当中,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心胸狭隘的学生、偏执多疑的学生、斤斤计较的学生、孤僻封闭的学生、自卑忧郁的学生以及娇生惯养的学生都会比常人更加容易出现心理危机问题。
(3)心理素质不够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普遍心理素质不够高,不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从实际中看,在整个社会紧张刺激进一步增加二产生的应激以及压力满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对于挫折严重缺少应该具有的承受能力,对于失败非常恐惧,通常情况下,一旦遭遇到矛盾就会自己责备自己,或者一味地埋怨别人,精神萎靡,自怨自艾,由这些而产生的恶性循环、陷入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外部因素
(1)复杂的被文化背景
就现阶段而言,随着我国文化交流的不断频繁,各种文化涌向我国社会,涌向大学校园。面对着不同以前的文化背景以及多种价值选择,我国高职学生经常会感受到迷茫甚至疑虑,因此,在人生道路选择上面就会处于两难甚至多种困难的窘境。
(2)不健康的校园文化冲击
就实际而言,现阶段我国高职校园出现了很多学生所追捧的新热潮,很多学生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就业上面,转而热衷于网吧甚至牌桌,流连与花前月下,平时不学,考试靠抄的现象屡禁不止,而类似于“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等低俗文化更是层不出穷,充斥与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些现象不但严重破坏了我国高职院校中高职学生的良好形象,更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广大高职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让一部分学生由此变得颓废,低俗,失去了当代大学生本该具有的青春活力。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无论是高等学府还是普通高职院校都在非常明显的扩大招生范围,一方面是为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中的学生增加,而辅导员的数量则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就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来说,老师同时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因此,想要高质量的完成这项工作犹如天方夜谭一般。除此之外,在高校扩大招生的背景下,辅导员的心态也会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会致使辅导员无法高校展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
三、就实际而言,我国已经全面迈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在这个时代当中,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得以普及,因此,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自媒体也充斥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思想浪潮也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甚至另类化方向发展。中国的蓬勃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中国“速度”更是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的,而有些国家看不惯中国这样的发展态势,难以接受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因此很多“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开始在网络信息方面入手,开始在思想方面着手,通过在自媒体上面传播一些不良信息、腐蚀我国年轻一代,特别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而这种情况无疑加重了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度。
(三)学生方面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这一代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从出生开始一直被家人“温柔以待”,并且这个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显著,学生家庭环境还是比较优越的,这种优质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压力,他们不会为温饱而发愁,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他们不用为没有玩具玩而沮丧,想要的玩具家长都会尽力给予......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就是核心,所以在任何事情上面,他们很少顾及别人,因此学生的“个性”非常强,因此,学生抱有这样的心态自然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展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辅导员思政教育方面
(1)工作模式枯燥单一
由于我国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因此,我国对于这方面工作起步相较于某些发达国家而言起步也比较晚,所以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这项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从事这项工作的辅导员工作方式也不够正确,但是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种工作方法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因此,学生很难较好的配合老师。
(2)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落后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学生们只需要动动手指操作就可以了解到外界的新鲜事物,真正的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各种新思想也有了更多的影响学生的渠道,这种情况也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去了新的挑战,但是很多辅导员却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其能力实际情况相比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滞后性,因此,这也不利于辅导员顺利的展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四、高职辅导员展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正确方法
(一)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气氛,有效预防心理危机发生
在实际当中,我国国内高职辅导员能够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以及心理主题文化正文甚至心理素质对抗赛等活动,还能通过学校邀请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走进校园,展开想法公关部心理问题讲座、心理咨询甚至心理健康专家访谈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得以进一步提升,还能有效营造一个心理教育气氛,从源头上减少了学生心理危机情况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自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高职辅导员在展开尽力健康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展开生命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不仅如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还应该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展开自己意识的相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客观、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三)进一步加强心理危机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一,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原则以及步骤,应用合理的措施在“对的时间”“对的场合”对学生展开心理危机的干预。一定要有学生的家人或者学生的朋友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在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大力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千万不要让当事人产生依赖心理,必须要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当成一种心理问题去处理,而不应该当做成一种疾病治疗;第二,一定要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展开评估,在评估之后还应该快速决策,保证时效性的进行治疗。在实际的过程当中,从心理危机的开始在到心理危机解决的过程里面,对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展开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结:
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不但严重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甚至还会关乎着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性。高职院校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一定要做好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走向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16,(6)
[2]程婧,段鑫星.大学生危机干预理论及对策探讨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6).
[3]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16(3).
[4]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5).
作者简介:谢潇(1990.10-),女,重庆人,当前职务:辅导员,学历:本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谢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危机论文; 辅导员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我国论文; 工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