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电力系统优化以及电网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这主要是社会发展中电力资源供需关系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电力系统以及电网规模不再适应当前的安全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其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电力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作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性所在的电压质量成为供电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配电大数据技术引导下,本文指出电压监测对供电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配电大数据;电压监测;应用
提升电压合格率是现阶段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要管理好该项指标,必须建立起完整的能够反应电网电压系统概况的供电电压监测管理体系。在配电大数据下,配电网中的监测、传感等装置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更是改变了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专业性和数据性。当前展开对配电大数据下的供电电压监测工作的现状的分析,探索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优化应用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1、配电大数据下的供电电压监测
供电电压监测主要是为了能够展开对全网的供电质量的全面掌握,对于配电网中的输电故障进行及时的排查和维修。在配电大数据条件下,做好供电电压监测管理不仅仅是要从优化电压监测技术入手,其更需要能够加强供电质量管理,系统化的梳理供电的质量问题,从而创建起电压监测监督系统平台,实现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全过程的应用和发展。
供电电压监测所依照的指标是严格按照《供电监管办法》中的内容的,在办法中,其对于供电电压的正确指标以及所要得到的监管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总结。第一是要求供电电压的监测技术要按照不同的有供电用电标准,设置不同数量的监测点。如对于35kv的专线供电用户以及超过110kv的供电用户需要每个用户都设置监测点;第二是对于全社会中的供电电压的合格率管控提出了指标目标。如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要求一般的用电用户在受电端的电压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超过10kv的供电用户,其受电的电压合格率必须达到98%以上。在《供电监管办法》中所提出来的电压监测指标和监管的要求,对于配电大数据下的电压监测技术的应用指明来方向。
当前以配电大数据为基础所展开的供电电压监测,由于一些智能化的供电终端以及计量设备的出现,是的电压监测范围更广泛,所展开的监测内容也更加复杂。如展开变电站母线电压监测分析,由于配电大数据基础下的供电企业的变压器形式、内容更丰富,因此在母线监测出不达标的情况时,其导致电压失常的原因机制丰富,需要根据各种管理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归纳,由此进行电压不合格情况的分析,探讨其降低的根本原因。如有的时候是因为主变压器的操作档位设置不合理,导致变电站中并联的无功补偿率问题,以及带来无功补偿设备利用率过低带来的电压调控功能下降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电大数据下的供电电压监测技术优化应用
由上文可知,配电大数据下的供电电压监测技术较传统的供电电压监测技术应用更加繁复,其需要在基于对供电的电压质量的优化,更需要展开对配电大数据基础下的管理系统以及自动化系统的各种设备软件的数据变化情况。比如当前在配电大数据下出现来较多的新的监测设备以及信息化系统,这些设备以及系统也为具备供电电压监测功能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终端服务。对于10kv的母线的监测,其在线监测终端有电压监测仪、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远动终端设备以及电子式电能表;二信息化系统则有电压监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这些监测终端服务以及信息系统的多样化出现都是依托于配电大数据基础上所产生的。因此要去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优化应用必须能够基于配电大数据的特点。所以目前在配电大数据下的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主要是将电网系统中的各种电量存储设备容量进行虚拟的链接,由此构建一个庞大的兼容电网系统中的所有存储量的存储池。利用相关的存储测量,将海量的电网供电系统的各个电压节点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旦发现某一个电压监测节点出现合格率下降的情况,则可以通过海量的数学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其相邻的监测点的供电电压的质量情况。
第二是并行计算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任务调度、分布式处理以及集群处理等方式实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电压实施数据的采集管理。通过并行计算的方式展开高效的电网系统的计算处理工作,由此提高电压监测的高效性和时效性。即将所有的电网系统中的监测点的相关数据都归纳到一个位置,利用多线程和多机集群的并行计算方式来展开对数据的分析解读。
第三是数据挖掘技术。在供电电压监测技术应用中,其需要提高电压质量的预防,避免在出现安全故障之后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就要求能够在电压监测中对于细微的数据差距保持警惕心理。因此这就需要依托于数据挖掘技术,借助数据挖掘模型,满足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的深入挖掘,有效预防供电电业监测的不合格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电企业中越来越多的设备、软件系统实现了大数据化发展,供电电压监测技术更是不遑多让。当前在配电大数据背景下,当展开配电网各点测量数据的计算之后可以获得临近的非量测点的数据信息,可以说其提高了电压监测的全面性。在此情形下,必须能够把握住电压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确保能够对变电站母线电压分析、线路电压分析以及配电区电压分析。如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应用,其能够实现全电网的电压监测的数据的存储和共享应用;并行计算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对电压监测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对出现异常的电压数据进行统一的集群处理等。
参考文献:
[1]张永梅,姚振,王丽.基于配电大数据的供电电压监测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8:66-67.
[2]补敏,丁泽俊,钟锦群,刘桓瑞.基于配用电大数据的供电电压监测与分析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9,2203:1-7.
[3]费思源.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801:85-96+345.
论文作者:王宗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电压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情况论文; 系统论文; 合格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