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汤斌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汤斌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控制要点,希望对解决施工中的同类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转换层;大梁;高支模;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是一大趋势。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由于跨度大且承受的竖向荷载很大,至使其截面结构尺寸高而大、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通过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下面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本工程为一高层商住综合楼,地下2层、地上31层,筒体—短肢剪力墙结构。地上1至3层为框架结构商业用房,4层为结构转换层(层高6.5米),4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住宅用房(层高3.3米)。转换层为大梁结构,大梁截面高度1000mm~2500mm,板厚200mm。

2、支模方案的选择

考虑到该工程转换层的实际情况,在决定支模方案时,对支模施工组织方案中采用的二次浇筑法进行分析后,要求使用荷载传递法。两种方法比较如下:

二次浇筑法是将转换层大梁分两次浇筑迭合成型,利用第一次浇筑形成的“半成品梁”支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该方法要求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养护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能浇筑第二次混凝土,而且按规范规定要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形成的施工缝界面凿毛处理非常困难。初步估算对费用会形成较多增加、对工期会构成一定影响。

荷载传递法是经计算确定支撑体系,通过支撑体系把荷载传递到下层混凝土基本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梁板上。虽然采用该方法会增加搭设工作量,但可一次完成转换层施工,并充分利用下层支撑层的已有支撑力。与二次浇筑法相比,荷载传递法既减少了投资,又节省了工期。

通过比较,最终决定采用荷载传递法。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计算书的审核,最后核定支模方案如下:

板底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φ48普通钢管,间距900mm。支撑体系采用普通钢管满堂支撑体系,立杆间距900×9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8mm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纵横向满设水平拉杆,上下间距不得大于1500mm。扫地杆离结构面不得大于250mm,横向每隔六跨设置斜撑。

梁净高在600mm至1200mm的梁侧主龙骨采用2φ48普通钢管@600mm,且在梁中及梁下各加φ14对拉螺杆一道,间距600mm。梁净高在600mm以下的梁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300mm。梁底主龙骨采用φ48普通钢管(间距600mm),梁侧主龙骨采用φ48普通钢管(间距600mm),且通过斜撑和梁底主龙骨连接。对拉螺杆外套塑料套管,且在同模板相接处加塑料帽防止漏浆,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后取出对拉螺杆周转使用。

对于特殊梁(指梁截面500×1200mm以上)的梁。为及时拆除侧模,各部模板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此部分梁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50mm。梁底主龙骨采用100×10,木枋间距600mm,梁侧主龙骨采用间距为800mm的2φ48普通钢管,且在梁中加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处理同普通梁),由梁底至上间距400~600mm,与梁中螺杆对应梁底增设一道对拉螺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支撑采用普通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顺梁长度方向间距900mm,梁宽方向间距900mm,截面b×h≥0.3㎡的梁底居中增加一道φ48普通钢管支撑(间距600mm)和满堂架连接。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的15厚或18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2‰的起拱。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模板工程

(1)支模体系复核。对施工单位按荷载传递法设计的支模体系,专业工程师必须对其计算过程进行复核,包括底模、侧模的强度及变形,竖挡及搁栅的强度及变形,梁底支撑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上述内容,必须全部符合要求,才能保证模板体系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正常传递。同时应确定合理的拆除支撑的次序,使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达到最小。

(2)支模体系施工质量监控。加强对支撑系统的检查,将其作为转换层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支撑系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加强模板安装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其可靠性(不变形)和严密性(不漏浆)。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大梁底模的起拱情况。为保证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前,严禁拆除任何支撑构件。

3.2钢筋工程

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专业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便于钢筋的布置。

(1)钢筋绑扎安装顺序。转换层大梁的钢筋应从底部开始分层绑扎安装。在底模铺好后,先绑扎大梁底部的钢筋。为了互不干扰,底部钢筋与箍筋分批穿插协调安装绑扎,在底部箍筋穿插到位后,再立起箍筋。从第二层底筋起,在每跨梁内用两根短钢管找好标高,扣在两侧支撑架上,作为钢筋的临时支托,待校正钢筋位置、焊好支架后,拆去短钢管。按此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放置和绑扎水平钢筋和S形拉筋。

(2)转换层上剪力墙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下部构件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定位准确是控制上层轴线的关键所在。专业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放线人员通过各构件的控制线确定的预留插筋位置进行复核,并用红油漆标识,确认后由班组按设计要求布置预留插筋。检查无误后,插筋用焊点固定在梁钢筋上,预留插筋上部必须绑扎三道水平钢筋,以增强其整体性。插筋预留完毕后进行通线检查,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各开间、门、窗洞口的相对位置确保正确无误。

3.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强度等级及配合比。本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5。因梁柱交接的节点部位钢筋非常密集,稍有不慎则容易导致混凝土不密实甚至造成蜂窝、孔洞、露筋等质量问题。应采用粒径小、流动性大、具有自密实特性的商品混凝土直接泵送至工作面。由于一次性浇筑量较大,应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缓凝剂,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2)混凝土浇筑。转换层大梁的钢筋非常密集,尤其是梁柱节点部位的钢筋更为密集。在混凝土振捣时应注意分层捣实,避免过振、漏振。当钢筋较密,振捣棒不能插入振动时,应由工人用钢纤仔细插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泵送混凝土开始时,用相同成分和比例的水泥砂浆润滑甭管以保证泵送混凝土输送正常。浇筑大梁混凝土时,应采用两台泵机,从梁两端同时向梁中间浇筑,这样可确保大梁受力均衡。

(3)混凝土的测温和养护。转换层梁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完成后应加强温度监控。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底面或表面温度差超过25℃时,应及时采取降温、升温措施。混凝土泵送之前应指派专人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进行检测。在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二次收面后,专业工程师应立即要求施工各单位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再覆盖麻袋或草垫,指派专人定期浇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论文作者:汤斌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论文_汤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