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3年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_党内监督论文

论13年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_党内监督论文

论十三年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三年论文,新发展论文,党内监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内监督对于党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中国共产党在党内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党内监督基本理论的发展

第一,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明确党内监督的重要目的在于确保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通过监督民主集中制的施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明确了党内监督的核心。第三,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确保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明确党内监督的历史任务。第四,加强正确的权力观教育,确保“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明确党内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党内监督实践的新发展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有了新的科学规定。

新时期以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实践不断加强和完善,确保民主集中制的实施和民主集中制监督的实现。十四大对民主集中制有了更科学的表达,即“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明确强调了两者的结合。十五大党章基本沿用了十四大党章的规定。十五大党章第二章“组织原则”第十条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涵。1999年1月,江泽民总结概括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基本方法,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一基本方法是江泽民对民主集中制实施过程的科学总结,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集体领导”,基本过程是“民主集中”,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程序是“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大又把这十六字的基本方法写入了党章,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坚持民主集中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加大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的力度,强化了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严格照章办事,违章必究,坚持在制度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搞好党内监督的根本性的做法。邓小平就多次强调制度建设中的硬性约束的重要性,在谈到权力监督与制约时特别强调了制度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性。江泽民与邓小平一样重视制度建设。他说,“我们党在70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建党经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如何发扬光大,如何持之以恒,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之制度化,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

(三)纪律检查机关建设得到加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维护党的纪律的重要机构,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在党内监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十三年来我党在发挥这一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的作用问题上,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革监督机构的工作制度、领导体制,不断健全机构;二是根据现实情况制定一系列具体规范、政策;三是加大处罚力度。

(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有了新的规范。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掌握最高决策权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加强事前防范”。二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三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天候”监督。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既要监督八小时以内,也要监督“八小时以外”。

标签:;  ;  ;  

论13年来党内监督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_党内监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