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人教版教材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其在编写上极具特色。其中一个特色就是插图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受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的影响,在学习活动参与过程中常常会借助直观而形象的东西开认知事物。基于其发展特点,插图为其语文学习注入了活力。人教版教材中的插图是随处可见的,如封面、课文、练习题等,几乎每篇文章都配备有一幅插图。学生翻开教材,一看到直观而想象的插图就觉得很新奇,对其内涵产生了探究兴趣。同时,其可以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结合文字语言和插图,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还要立足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以多样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等。
1.运用插图,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小学语文导入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直接将新知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则会使学生在晦涩难懂的知识的影响下,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讲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神游在外,其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课堂上,由此浪费了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挥教材内容的作用,利用其中所展现的插图内容,直观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借此使学生在插图的引导下,自主地走进情境,同时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对整篇文章的感知。
以《看电视》为例,我在课堂导入活动开展中,先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插图内容放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幅图片中的三个人在做什么呢?猜猜他们在看什么电视节目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插图上,并对其进行细细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三个人在看电视。但是所提出的电视节目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这一家人在看动画片,因为小男孩手舞足蹈的,看起很感兴趣的样子;有的学生认为,他们在看足球比赛,因为在沙发旁放着一个足球,这说明他们喜欢踢足球,而且爸爸和小男孩两人很兴奋,一定是进球了。那么,他们到底在看什么电视节目呢?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之后,其自然会对该问题产生探究兴趣,进而自主地走进教材,在阅读中探寻问题的答案。如此导入,不仅实现了物尽其用,利用教材插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其探究兴趣,还可以使其在插图的驱使下,自主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新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运用插图,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扎实地理解文本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最令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受学习经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识字量有限、知识面较为狭窄、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甚至会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立足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插图的观看、分析中,自主地走进当时的场景,进而在场景体验中,发挥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解决问题,理解文本。
以《揠苗助长》为例,在本节课中,教材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老人蹲在地里。那么,他在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方向。立足与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先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内容,以此在反复的朗读中对文本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为了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刻认知、理解文本内涵,我则发挥插图的作用,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图片中的老人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地回归文本内容,在文本分析中探寻问题的答案。如这个老人在拔禾苗;这个老人将地里的禾苗拔高;他这样做是想让禾苗快点长大;禾苗被拔出来之后,不久就死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次提出了这样具有深层性的问题:禾苗为什么在被拔出来之后,死掉了呢?此时,学生则会发挥其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进行探究。有的学生说,禾苗需要自己慢慢长大。有的学生则说,禾苗的根需要牢牢地扎在土里,才能吸收营养,茁壮成长。有的学生则说,禾苗被拔高并不是长高。那么,要如何才能是禾苗长高呢?……在这样一个个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围绕插图和文本内容,由表及里地对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探究,从而在"禾苗枯死"这一结论中认识到,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不能一味地寻求便捷的方法,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插图和问题的引导下,实现了自主探究,还可以在问题解决中体会到了文本内涵,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运用插图,说话写话
新课改倡导,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写作为渠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自由表达。写作一直都是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应用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在面对写作主题的时候,往往是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参与中,没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该问题,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遵循读写结合原则,尝试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说话、写话。说话、写话的实现往往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基础的,有效的材料会为学生说话、写话指明方向,且激发起其说话、写话的兴趣。基于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以教材插图为依据,将其走位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范本,引导其在图片的引导下,自由想象,自由表达。
以《丑小鸭》为例,教材中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的图片,而且,这三幅图片是按照开始、发展和结尾的顺序编排的,这与动画片的播放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生动有趣的图画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对此,我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力,自行描绘,其描绘只要言之有物就可以了。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我则再次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按照插图复述文本,以此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插图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利用插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在读写结合中,引导学生利用插图自由表达,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佳.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运用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55.
[2]李雪.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3]陆秋文.巧用课文插图资源,发挥"语用导图"作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插图为例[J].语文知识,2017(02):16-19.
论文作者:崔怀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插图论文; 学生论文; 禾苗论文; 文本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教材论文; 内容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