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究论文_汤剑仁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 410300

【摘 要】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和MSCT检查,并且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本组的45例患者中,5例为实性假乳头肿瘤,7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9例为黏液性囊性肿瘤,5例为浆液性囊性肿瘤,4例为胰腺真性囊肿,15例为胰腺假性囊肿;但是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MSCT和MRI检查均可以准确诊断胰腺囊性病变,其中MRI提供的病理信息多,应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

胰腺囊性病变主要指的是发生于胰腺间质组织或上皮的一种含囊腔病变,通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浆液性囊性肿瘤(SCN)、实性假乳头肿瘤(SPN)以及黏液行囊性肿瘤(MCN)等,一些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囊性肿瘤,甚至为恶性肿瘤,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当前在对胰腺囊性病变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MSCT)等,其诊断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对MRI和MSCT运用在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9-70岁,平均(48.7±14.5)岁,其中20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腹痛,且对本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 MSCT检查

选择GE 64排螺旋CT扫描仪,常规设置参数,其中重建间隔为3-5mm,重建层厚为3-5mm,层厚为1.25mm,螺距为0.98-1.25,管电流为160mAs,管电压为120kV,从膈顶开始扫描,直到耻骨联合水平。同时,运用碘海醇300g/L对患者进行手背静脉注射,控制好注射速率,一般为2.5-3.0ml/s,然后给予患者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平衡期增强扫描,并且运用容积成像(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以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

1.2.2MRI检查

选择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运用体部相控表面线圈,视野为29cm×36cm-42cm×32cm,分别进行以下序列扫描:①轴位T1WI。NEX=0.72,矩阵为224×270,层间距为2.5mm,层厚为5mm,TI为5.0ms,TE为1.3ms,TR为2.7ms;②T2WI。NEX=2,矩阵为224×320,层间距为2mm,层厚为6mm,TE为90ms,TR为6316ms;③SSFSE序列。NEX=1,矩阵为320×288,层厚为40-60mm,TE为1000ms,TR为6000ms。同时,运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1mmol/kg对患者进行肘正中静脉注射,控制好注射速率,一般为2.0ml/s,并且给予患者轴位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负责阅片,并且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包括黏液性囊性肿瘤、实性假乳头肿瘤、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浆液性囊性肿瘤以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本组的45例患者中,5例为实性假乳头肿瘤,7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9例为黏液性囊性肿瘤,5例为浆液性囊性肿瘤,4例为胰腺真性囊肿,15例为胰腺假性囊肿,但是MRI和MSCT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无区别(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符合率对比[n(%)]

3.讨论

当前在治疗胰腺囊性病变时,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使90%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所以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对选择治疗方式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MSCT检查中,平扫时可见囊性病灶内实性成分,但是在增强扫描中,病灶囊性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判断其囊性部位可能为陈旧性出血、坏死或囊变[1]。而MRI检查与MSCT的部分特性相近,但是与MSCT相比,MRI在出血性坏死方面的分辨率较高,其中T1WI图像能够将肿瘤内是否存在出血碎片和出血区域反映出来,而T2WI图像中表现出低信号,其原因可能与囊性部分病灶内存在分层或组织碎片有关[2]。同时,MRI检查可以行多轴位成像,不仅可以对矢状面、横断面以及冠状面进行观察,还能多方位成像,从而提高肿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和MSCT检查的符合率比较无差异(P>0.05),这一结果与贾永[4]等研究报道一致,说明MSCT和MRI都可以诊断胰腺囊性病变。

综上所述,在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MS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但是与MSCT相比,MRI可以全方位成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减少漏诊或误诊。

参考文献:

[1]徐新. CT及MRI对胰腺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02):201-203.

[2]吴哲,唐怡,黄文玉,孙露露,李宁.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46-50.

[3]余鸿鸣,张庆雷,朱斌,李丹燕.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04):458-460.

[4]贾永,赵玲玲,肖红. 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5):103-106.

论文作者:汤剑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  ;  ;  ;  ;  ;  ;  ;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究论文_汤剑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