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等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分析;研究
引言
计量管理不单单对技术标准有要求,而且还对管理标准也具有比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工作标准同样也具有严格要求。它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必须完善每一项的工作才能够保证计量管理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
1服务及人员的标准化
服务以及人员的标准化,主要指的是供电企业在规范人事管理以及服务方面的时候,可以对计量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进行提升,有关这方面标准化管理的工作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1由于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运用以及实施,跟计量人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的工作,要不断提升有关计量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对电力标准化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这些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技术素质与综合素质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管理的标准化向上发展,就要对计量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提升。
1.2要对计量队伍的建设工作进行加强,提高计量队伍的业务能力,从人力资源和智力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计量工作。然后,要对服务具体标准的实施足够重视,加大计量标准实施的力度,不断推进服务标准化,对于电力营业室的业务流程、服务、收费标准和维修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进行具体明确的制定。
1.3要开展对电力用户计量服务的调查,宣传电能计量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广大用户对计量工作的程序性以及重要性有所了解。只有用户很清楚了解电力检测计量工作的必要性和程序,他们才会积极的配合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才可以顺利的推动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的进行。而且,还要不断的提高电力计量工作服务的质量,要秉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架起供需双方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才有利于电力企业全方位推动电力计量标准化工作的进行。
2技术标准化
2.1提高计量精度,促进计量仪表的标准化、规范化
2.1.1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品:更换国家明令禁用或淘汰的电能表,加大计量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提高计量自动化管理水平。电能计量装置必须满足计量规程要求,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电能表,采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不与保护、测量回路共用。根据计量规程要求,开展计量点的改造工作,完善计量装置。
2.1.2计量监督加大检验力度:严格执行计量监督,加大对电能表检验、二次压降及综合误差测试、互感器变比调整考核力度,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计量精度。按负荷的类别选择所需要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试验调校工作,使计量装置的误差满足要求。
2.1.3运行管理周检和轮换:加强计量运行管理,根据规程进行周期校验和轮换。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要求的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来控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所造成的误差,无法直接用准确度来衡量,在计量综合误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互感器误差互补或采用电压二次导线电压误差补偿器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计量综合误差。
2.2加强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分析,提高计量准确性
2.2.1正确接线:针对电力系统的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计量和接线方式,减少计量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合理定位:合理选择计量点的位置,尽量靠近现场,减少互感器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损耗,提高计量精度。
2.2.3合理选型: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正常负荷电流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三分之二以上,对季节性较强负荷,采用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保证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围内运行。
2.2.4综合分析:开展计量点的综合分析,提倡计量装置的整体校验,通过开展综合误差分析,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现场的周期校验和周期轮换制度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的周期检验工作。
2.3保证检验用具及条件符合标准。严格组织进行计量监督及定期校验,按相关标准对照执行。标准电能表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每一年送检一次。凡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装置,不合格应停止使用,进行修理调整,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检验条件应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2.4不断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不断瞄准当代计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的现代科技含量,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2.5加强同专业部门联系,得到上级部门技术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专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支持,不断学习,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管理标准化。
3.1依法办事,要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加强宣传,切实贯彻《计量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将其作为企业计量活动的行为准则,依法管电。同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包括“计量管理技术规范”、“计量标准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针对计量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的制度,确保计量标准器具和在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3.2在组织管理上,要建立行政一把手直接管理的组织形式,把计量管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注重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配合、制约及衔接,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严格奖惩制度。
3.3强制检验加强电能计量表的强制检定,对新购、在用表计按检定规程要求,利用现场校验仪进行现场校表。
3.4档案管理完善的计量档案,做到专人专责,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对计量管理中的各种记录、图纸资料、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等建立台帐,并进行动态的档案式管理,随时补充更新数据,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保证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
4结束语
计量的标准化,对电力用户来说,可以使消费更加透明,保证电力用户的权益。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节约企业供电的成本,减少电能的损耗以及提升供电的质量,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深入推动计量标准化工作,提高电力计量的专业水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具有发展的远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计量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磊,张莉,孙玉振.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工业:284.
[2]刘宏硕.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8,20(10):316.
[3]张洋.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5):211.
[4]孔庆红.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23(5):211.
作者简介:
刘蕤(1978.11.3)女,辽宁锦州人,高级工程师;单位:国网葫芦岛供电
论文作者:刘蕤,陈险宁,王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电力论文; 误差论文; 标准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