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设计好生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生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时候,一个好的工业设计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公司的命运。
1996年9月,刚刚从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美术系毕业的姚映佳走进联想大门的时候,他并不清楚自己一个学美术的,在这家电脑公司里究竟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事实上,他是联想招募的第一个设计人员,当时就职于联想台式电脑事业部设计研发组。
5年后,在设计研发组基础上成立的联想工业设计中心,作为联想的一个战略性平台部门成立,姚映佳任总经理。到今年4月,这个成立时不到30人的部门,已有人员75人。“计划今年底达到90人的规模,到时会和联想研究院等部门一起搬到新的研发基地。”姚映佳说。
联想设计部门高速成长的轨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企业界对工业设计日益重视的程度,也体现了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逐步提升。
“果肉”论
在联想工作6年,姚映佳比较难忘的是联想1999年推出的“天禧电脑”,当时他是“天禧电脑”的主设计师。这种有“单键飞梭”上网以及易于开启的贝克式机箱的电脑上市后,很受业界欢迎。据统计,到2000年,“天禧”电脑为联想电脑创下产值37.5亿元,也为联想电脑在1999年第3季度以8.5%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跻身全球十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联想在香港的股价也于同期飙升了30%。“虽然不完全是设计的因素,但至少设计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姚映佳说,“天禧电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让他真正体会到了工业设计的价值。
让姚映佳备感自豪的是,“天禧电脑”推出后,还在当年荣获了全球“创新电脑产品奖”,这使联想的品牌形象有了很大提升——联想已不仅仅是一个只善于降低成本、搞市场运作的电脑公司。目前,姚映佳所带领的工业设计中心已成为联想集团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配合联想研究院的核心技术和事业部研发部门的系统设计能力,以应用技术赋予产品人性化的使用感受。
现在,联想领导层已将工业设计放到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不过,联想高层达到这种认知程度并非朝夕之事。1996年联想招设计人员时,“杨元庆、刘军等人只是刚开始觉得有这种需要”,姚映佳说,“他们也不是一下子想明白的,而是一点点地感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知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对有志于与世界级IT企业比肩而又并未掌握核心技术的联想而言,工业设计中心的成立是其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姚映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英特尔、微软、高通等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吃的是果核,而联想这样的公司暂时吃不着果核,但可以在果肉上动脑筋。工业设计正是果肉的重要部分,联想可以在功能、色彩、造型和触感等“果肉”方面提高自身竞争力。早年的“天禧”以及联想工业设计中心近年在天瑞、天骄系列电脑中主导的创新性的设计,都对联想电脑保持市场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尝到“果肉”甜头的并非只有联想,2002年风光无限的国产手机厂商们之所以大获成功,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果肉”理论。由于至今尚未掌握核心技术,它们只能在相对容易着手的设计上下工夫,没想到却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如2002年国产手机中比较经典的两款手机——TCL“宝石”系列和厦新“会跳舞的手机”A8系列,正是“果肉”的好看好吃创造了销售奇迹。
根据美的工业设计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国内消费者购买手机时的关注因素中,与设计直接相关的外形、颜色、重量、机壳、体积等因素所占比例高达29.9%。可以说,比国外巨头更为卖力地迎合消费者对设计的偏好,正是国产手机厂商制胜的重要原因。
设计就是竞争力
国内企业近几年对工业设计日益增长的关注,乃是大势使然。“某种意义而言,对于现在的IT产业,设计就是竞争力。”美国工业设计界资深人士高登·布鲁斯(Gordon Bruce)说,“它已成为产品差异化策略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有时候,一个好的工业设计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公司的命运。例如,苹果公司1998年5月设计出炉的第一代半透明机身的iMac苹果电脑,就使当时面临倒闭危机的苹果公司一扫颓势,重焕生机。而去年年初发布的苹果新款iMac,也是人气极高,其中最受欢迎的800MHz款电脑一度因此而导致缺货,供货时间被迫延迟至3~5周,这在IT产业几乎成为奇迹。
“这体现了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清华大学设计系教授蔡军说。蔡军认为,高科技产品一般会经历三个发展过程:当产品刚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时,以产品的功能和技术为竞争手段,就可以吸引大批用户;当竞争者逐渐增多,该产品市场趋于普及,功能和技术本身已经不足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时,消费者需要体现的是自己拥有产品的差异化,在这个阶段,就需要以产品的风格和个性为主要特征抢夺市场;而当这种产品已经完全普及,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的时候,该产品可以说已经“玩物化”,就应该以产品使用者的生活形态为主要宣传特征吸引人们的购买。在后两个阶段,工业设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IT产业进入“个性化”和“玩物化”阶段,工业设计近几年自然成为热潮。
因此不难理解,一直倡导“享受快乐科技”的明基电通为什么将工业设计中心更名为数码时尚设计中心。“我们4月14日刚刚改的名字”,明基电通数位时尚设计中心的设计总监王千睿说,“因为前者给人的感觉过于产品导向,而后者则更为市场导向,也更能体现我们所秉持的高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高品质体验的哲学。”这家公司的设计中心成立于2001年9月,正处于其全球品牌从原来的"Acer"转换到"Benq"的过渡期,“公司高层当时认识到Benq这个以享受快乐科技标称的新品牌必须与高水准的设计相整合,于是在原有设计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这一战略部门。”王千睿说。
明基是台湾厂商中较早认识到设计重要性的企业之一。2000年8月明基推出的FP581超薄液晶显示器,以“时尚唯美”为市场推广的主题,颇受市场欢迎,“销量大约占当年公司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一半。”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曾文祺说。明基希望藉此逐步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行业中与三星、飞利浦等厂商并列的领导性品牌厂商之一。
要像一家人
事实上,设计并非只是营销上的考量,而且还是公司品牌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国内公司在此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才刚刚起步。
高登·布鲁斯认为,中国公司虽然也设计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产品,但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设计风格缺乏一致性。当把这些产品放到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很乱,不像一家人。”
“设计是一种文化表达”,高登说,“如果产品之间设计风格缺乏一致性,就难以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高登曾在IBM设计部门工作。据他回忆,IBM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设计风格也缺乏一致性。后来,时任IBM首席执行官的小托马斯·沃特森提出“好设计就是好生意”,IBM开始建立美国公司中第一个设计部门,逐步将整个公司的形象、产品、服务、建筑和展览等等所有东西都统一起来,IBM成为第一家进行整体设计(total design)的美国公司,多年以来一以贯之地保持凝炼、厚重之风。
三星的例子更典型。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总裁李健熙预见到中国制造商将很快生产出比韩国更便宜的电子产品,于是决定率领三星向高档的品牌化方向发展。他带领管理人员用锤子砸碎劣质产品,喊出“除了妻儿以外改变一切!”的口号。李健熙曾走访过美国和日本的设计学校,深知设计对于建立三星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于是三星雇用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设计公司作为顾问,为三星设计电话、相机、计算机等产品。但这一做法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三星的产品往往拷贝美国或日本公司的产品,或者有点像美国、日本、意大利风格的混合,从中看不到三星自己独有的设计理念。后来,李健熙认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决定培养三星自己的设计队伍,并于1994年找到高登等专家组建三星自己的设计体系。“李很重视这个计划,而我们帮助他建立了艺术中心来培养设计人员。”高登说。后来,高登成为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产品设计部的主任。
数年之后,三星已经成为全球电子、数码类产品的高端品牌,三星的产品设计风格也逐渐具有一致性,“具有一种韩国的性格和精神。”
实际上,工业设计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外观造型设计,这只是工业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展现品牌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这个品牌的价值观与定位以及所要传递的信息,才是工业设计的内容。目前,国际著名品牌的产品一般都有一个连续的、一贯的设计,消费者能一眼就认出这是哪个品牌的产品。这种具有一致性的视觉系统构成了产品识别,有助于消费者辨别品牌。
明基设计总监王千睿坦承目前大陆和台湾的产品设计都还缺乏统一的风格。“国内企业都没有关心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设计还只想到单一产品的设计层次,并没有考虑到所有产品之间的连贯性。”不过,明基从今年年初的"Joybook"笔记本电脑的设计中,已经开始导入产品识别的设计理念。“明基希望形成一种温婉简约的设计风格”,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我希望再过几年,消费者看到明基的产品,也能像对待苹果和诺基亚公司的产品一样,一看到就会说,这不就是明基的产品嘛。”王千睿说。
与国际接轨
总体而言,国内厂商的工业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确实还有不小差距。“中国人在此方面进步很快,比如联想、海尔、TCL等公司已经具有一定实力,不过我认为中国公司在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公司还根本没有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派崔克·维特尼(Patdck Whitney)坦率地说。比如,很多大公司都没有建立起比较专业完整的设计管理体系,缺乏明确的设计战略。联想、明基这样的企业,在此方面也只是刚刚起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已经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发展思路。
联想将工业设计中心设为公司研发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用技术部门的工业设计中心,其所涉及的应用技术包含:材料学、人机工程学、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工程、造型学、色彩学、人文趋势等。工业设计中心的设计能力配合联想研究院的核心技术和事业部研发部门的系统设计能力,以应用技术赋予产品所适合的使用感受,这些感受包括了功能、造型、色彩、触感等等,使用户在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体系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姚映佳说,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有国外设计师对联想感兴趣,想到联想工业设计中心来工作,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感觉这种体系和国外公司差不多,可以适应。”
明基的设计管理体系与联想不同。明基的数位时尚设计中心隶属于全球营销总部,“这有利于与营销部门沟通,促使设计以市场为导向。”王千睿说。这个中心目前38人,共有7个部门:人因研究实验室、概念开发实验室、互动设计组、产品设计组、电脑辅助设计组、模型工作室和设计管理组,前三个部门从事研究性工作,后三个部门从事开发性工作,设计管理组负责行政支持和协调沟通。
明基还与法国巴黎一家时尚趋势研究机构合作,以便能跟上国际上最新的时尚潮流。欧洲是世界时尚的发源地,这家机构定期向明基提供世界时尚趋势的最新信息。诺基亚、苹果和尼桑等全球工业设计领先的巨头都与这家机构有合作。明基与其合作,“花了不少钱”,但也由此进入这个圈子,让明基了解国际时尚界在造型、颜色等方面的最新观念和信息,使公司的设计跟得上世界潮流。王千睿本人曾在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任车体设计师,对欧洲设计时尚潮流也比较了解。他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努力培养能跟得上国际设计潮流的设计师。目前明基已有4名台湾设计师被派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工业设计,每人一年的学费是20万元人民币。王千睿计划,到今年底设计中心人员编制增加到70人,2006年全球设计队伍达到200人。
“明基的数位时尚设计现在还谈不上领导潮流,但至少要和国际潮流保持同步。”王千睿说。联想的姚映佳则更有信心:“我相信未来5到10年,工业设计在中国会获得高速成长,而世界一流的设计师,也会出现在中国。”
毫无疑问,这需要中国企业界更多的努力。正如高登·布鲁斯所言:“现在,很多中国公司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你是仅仅想做便宜的产品,还是在设计上增加附加价值?设计确实需要钱,但设计也会赚钱。大多数总裁没有看到后者,而只看到前者。一个有智慧的总裁,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