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对初中学生展开语文教学,能够高效的提升学生思想格局,使得学生对不断发展的世界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语文知识。在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初中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够发现进行阅读训练的乐趣,进而不能够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本文将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展开研究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笼统的整理,提前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经过学科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形成学生个人的一种认知,慢慢的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生自身我的能力,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支持,有了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加准确的从文字当中获取学习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由于语文属于文科种类,涉及到大量的文章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另外初中语文课本上还有一些文言文以及古诗词,这些知识都是需要学生们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背诵。面对大篇幅文字,初中学生们往往会出现恐惧状态,但是当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他们能够在阅读技巧的帮助下快速的阅读一些文章,慢慢形成学习的主动性。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学生们的训练环境相当重要,适合阅读的氛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初中语文老师应当做到让初中学生走进阅读世界,让学生们感受到阅读世界的丰富多彩,学生们进而会慢慢的爱上阅读课文,这能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语文老师首先要示范给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感情的进行阅读,从情感上对学生们进行渲染,让他们体会到课文当中的文字之间的联系,从而对阅读产生另一种认知。比如,初中语文老师选择《春》这一篇课文进行训练,因为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春天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种认知了,并且《春》这个文章的篇幅较小,通过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首先让学生广泛快速的阅读这个课文。首先语文老师为学生们进行以此范读,老师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带有感情的进行,让学生们体会到《春》这篇课文的魅力,这无形中给学生们制造出一种阅读环境,之后语文老师再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当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语文老师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问题,语文老师可以问学生他们对春天的到来的印象,以及春天到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子的现象,学生针对语文老师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之后,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又有利于激发起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然后语文老师讲解关于春天的特点等等,并且在讲解春天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进行阐述,比如提示学生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可以去公园观赏好看的花朵,另外可以在土地上追赶漂亮的蝴蝶等,这样能够将学生带入美好的回忆当中,然后语文老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详细阅读这个课文,等学生阅读完了对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行传递,学生掌握《春》的思想感情之后,再次组织学生带着感情进行阅读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阅读训练,在整个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适应群文阅读,并且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习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提高阅读能力,推动语文课堂的发展。
结束语:提升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们自我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提升学生们的涵养,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训练,激发起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课堂效率。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方面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学习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对方的需求,从而高效的进行谈话,达到理想效果。初中语文老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们展开语文阅读训练,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桂.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05.
[2]王紫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43-44.
论文作者:胡恩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初中论文; 语文老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