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覃琴

(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与顺序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缩短脑血栓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脑血栓;效果

脑血栓是脑动脉主干或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1]。脑血栓形成后,患者发病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明显,运动功能下降,需要紧急治疗,研究认为优质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2]。因此我们拟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62.4±16.9)岁,男性32例,女性18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3.7±17.8)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优质护理方法

1.2.1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安置在抢救病房,嘱患者绝对卧床,监测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基本生命体征。有意识障碍者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手术。对保守药物治疗者,按医嘱进行护理。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患者绝对卧床,鼻导管吸氧,有烦躁不安时,给予镇静剂,但禁用吗啡,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1.2.2心理护理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耐心解释病情,针对性地行疏导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于患者的要求尽量满足,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脑血栓形成后,患者感觉、运动神经受损明显,如偏瘫、球麻痹。因此护士给予患者精神和心理支持,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康复速度,对于心理障碍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

1.2.3建立护患关系 老年脑梗死病人有多疑的心理,护士的语言、行为都会影响病人的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准备舒适病房环境,介绍病区特点及科室护理人员构成,介绍同病室病友,让患者了解每日接受检查的意义及检查时间,消除病人陌生感。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合理要求,护理人员尽量满足。针对患者的疾病及相关并发症,护理人员积极对患者进行劝说、引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4健康教育 本次研究中脑血栓患者多为高龄病人,对疾病的病因、治疗、预后缺乏充足的认识,易产生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因根据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制定相应的宣传手册,对患者讲解脑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住院后的主要治疗手段、出院后如何预防等知识,并且邀请同病房已经健康恢复的病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起到榜样的作用,解除患者顾虑,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

1.2.5用药指导 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加上急性脑血栓发生后,患者需要在住院期间服用各种药物,会增加心理负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因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目的、作用,告知药物的副作用可能是短暂的,消除患者服药的疑虑,取得患者配合,提高服药依从性。如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理解、重视患者的体验反馈。可以按照患者的建议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制定与治疗方案。还可以采用长效剂和缓释剂,减少患者服药次数,延长服用药物的使用间隔。

1.2.6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的康复阶段,如制定不同康复训练。(1)入院时给患者摆放正确的肢位,以侧卧位为主,避免半卧位,定期翻身,预防压疮或伸肌痉挛。(2)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对不能耐受运动者,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被动体位运动,能耐受运动者,采取主动运动形式,但运动量应该循序渐进。(2)步态训练:要求患者保持立位姿势,如前后摆动、伸髋、踏步等,当患者逐步适应后可采取扶持步行、训练手步行。(4)平衡功能训练:训练躯干的平衡保持。(5)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脱衣服、用餐、自理活动等。

1.3评价方法[3]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26.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当P小于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014年国家卫生部强调工作要与“患者”、“社会”贴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优质护理不仅能提升医院形象,还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4]。

脑血栓形成后导致患者产生生理与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康复,而优质护理从环境、心理护理出发,从心理层面对患者疏导,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还有研究指出优质护理是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更注重患者满意度,真正以“以病人为中心”,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使得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与安宁感[5]。可以看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能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缩短脑血栓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甘国辉.李功梅.循证护理对脑血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8(4):11-12

[2]王艳.舒适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卧床期间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16,13(3):53-54.

[3]戴俊彦.张经纬.舒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住院卧床期间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48(11):61-62.

[4]吴英芳.浅谈老年性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4(2):166-167

[5]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4,29(6):474-475

论文作者:覃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覃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