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辉
(吉林省地矿医院内科 吉林长春 13006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47例,依据年龄差异将其分成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并对比2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结果:老年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SMT阵次发作情况及心律失常各项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无症状心肌缺血特征为主,易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应加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关键词】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29-02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又被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指的是有客观证据,即出现心电活动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情况,但无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心绞痛等。无症状心肌缺血易引起患者合并发生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是冠心病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病变类型。我院对选取的冠心病患者均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45例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下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依据年龄差异将其分成2组,年龄60~85岁为老年组,平均(71.25±4.57)岁,共87例,男49例,女38例;年龄42~59岁为中青年组,平均(50.15±3.21)岁,共60例,男34例,女2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Mortara H-Scribe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病情检查,医护人员需根据检查将每位患者24h的12导联心电波形进行详细记录,对患者的平均心率、缺血发作时心率等情况均需适时进行检测和记录,同时叮嘱患者要仔细、完整的记录其每日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包括活动时间、发生临床症状、症状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症状发生时的感觉等。之后观察并对比2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概率,对出现SMI患者进行阵次发生情况和心律失常情况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心肌缺血诊断标准
以R波为主的导联,J点后80ms处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大于等于0.1mm;ST段压低时间连续大于或等于1min;再次发作时间前后之间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1min,同时将伪差变化以及各种能够影响ST段发生变化原因排除(如服用地高辛、左心室肥厚或心房纤颤等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对比
共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65例,占44.2%;老年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45例(69.2%);中青年组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20例(30.8%)。老年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情况对比
45例老年组SMI患者在6:00~18:00发作289次,18:00~6:00发作102次,ST段改变共391阵次,其中活动时发作328次;心率大于100次/min发作220次,60~100次/min发作114次,小于60次/min发作57次。
20例中青年SMI患者在6:00~18:00发作122次,18:00~6:00发作36次,ST段改变共158阵次,其中活动时发作116次;心率大于100次/min发作93次,60~100次/min发作45次,小于60次/min发作20次。老年组SMT阵次发作的分布时间、活动与心率关系等情况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心律失常情况对比
45例老年组SMI患者发生室上性早搏43例(95.6%),室上速33例(73.3%),室早39例(86.7%),室速3例(6.7%),其他15例(33.3%);20例中青年SMI患者发生室上性早搏16例(80.0%),室上速8例(40.0%),室早11例(55.0%),室速0例(0),其他2例(10.0%)。老年组SMI患者各项心律失常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病症类型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猝死、心肌梗死等[3],而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本研究选取的冠心病患者均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65例,老年患者45例,占69.2%,中青年患者占30.8%,说明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无症状心肌缺血为主。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逐渐减退,神经反应和疼痛感等均不同程度下降,因而对发生的心肌缺血症状感受不明显,导致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同时老年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发作多在白天,其中活动时阵次概率最高,而且心率过快时阵次发作比较多,并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说明老年患者由于病变细胞在不断增殖,节段性分布情况逐渐发展,引发一过性心肌缺血,所以无明显症状发生[4]。本研究还表明,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分析原因由于一过性心肌缺血造成心律失常发生,引起患者出现儿茶酚胺分泌升高,导致窦房结节律兴奋加快传导,促使患者出现室上性早搏、室早或室上速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
总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无症状心肌缺血特征为主,易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应加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视,给予详细检查,及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曾留芳.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67-68.
[2]顾骅.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4):544-547.
[3]杨海霞.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986-987.
[4]张廷芝.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87-189.
论文作者:王旭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老年论文; 无症状论文; 中青年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