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_经济指数论文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竞争力论文,差异论文,区域论文,区域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差异包括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组织体制差异等,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它只不过是一个具有描述性意义的中性概念。我们应该允许适度的区际差异存在,因为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优势,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反映;也是区域间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但是,区际间差异过分悬殊会影响到资源合理配置、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西部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但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差异不仅没有缩小,相反是更加拉大了。因此,研究这种区域差异,找到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于研究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

区域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省市、自治区一级行政单元)比另一些区域有着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综合经济实力。[1]

区域差异是用来对区域进行比较的一个概念,它所反映的是区域在质和量方面的不同,其内涵是相当广泛的,可以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存在的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进行区域经济差异的比较,不应仅是从某一要素(收入差距)单方面进行比较,而应进行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比较;不应仅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资本存量、资本和劳动投放)进行比较,而应主要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相对产出结果进行比较。区域经济差异应该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各方面经济要素(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区域创新等)组成的“集合体”的比较,也即区域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比较,因此我们用“区域经济竞争力”来表示这种“集合体”,因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不是单一经济元素,所以它更能综合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差异问题。

2 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方法选择

2.1 考查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在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一度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推动下,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深入发展。IMD在早期用八个要素建构了一个国际竞争力模型,现在用四个要素替代了原先的八个要素,它们分别是: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的《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即著名的“钻石模型”。他认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作用以及政府作用。

以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我们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在国内经济竞争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是利益主体之间比较生产力的竞争,是该区域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其主体和核心是核心竞争力,同时受辅助竞争力或潜在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过程,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因此,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如下[2]:

区域经济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辅助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

其中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涉外竞争力构成,辅助竞争力是由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构成,综合经济竞争力是由总量竞争力、速度竞争力、人均竞争力构成。这三大竞争力指标之间相辅相成,构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机整体。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省略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过程,直接提出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3]。该指标体系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四层指标,其最上层为目标层共3个一级指标,反映研究对象的总体目标,以下依次为二级子系统9个指标、三级子系统19个指标、四级子系统72个指标。

2.2 评价计算方法

根据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可得到评价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矩阵。在本文中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SPSS软件,首先计算出每个省份二级指标的竞争力指数,再据此计算出一级指标的竞争力指数。最后,根据一级指标的竞争力指数,计算出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数。

2.3 各级指标指数和权重的确定

2.3.1 四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指数(以企业竞争力为例)

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要进行可行性检验,我们这里采用KMO统计量和Bartkett's检验。KMO统计量描述的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较高,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Bartkett's检验用来进行因子的显著性检验,如果p值较小,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因子的差异是显著的。

从表2可以看出,KMO统计量接近0.6,说明企业竞争力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kett's检验的p值极小,说明我们抽取出来的因子之间是互不相关,差异是显著的。

检验通过后,第二步进行因子的筛选。

通过对企业竞争力所属四级指标的原始数据用Z-SCORE标准化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计算企业竞争力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及贡献率(见表3)

其他各个四级指标的权重根据上述同样的步骤求得。

2.3.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指数

二级指标指数由其所属的四级指标指数与其权重乘积加总直接得到。二级指标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其样本值为二级指标指数,计算步骤和四级指标主成分法权重确定步骤相同,结果见表7(计算步骤省略)。

2.3.3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指数

一级指标指数由其所属的二级指标指数与其权重乘积加总直接得到。一级指标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其样本值为一级指标指数,计算步骤和四级指标主成分法权重确定步骤相同,结果见表8(计算步骤省略)。

2.4 区域经济竞争力(零级指标)指数

区域经济竞争力(零级指标)指数由一级指标指数与其权重乘积加总直接得到(见表9)。

表9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省份区域经济竞争力排名核心竞争力排名辅助竞争力排名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排名

东部 北京1.174

31.5392

1.515 1

0.6596

福建0.376

80.107

11

0.316 8

0.6367

广东1.564

11.5441

1.432 2

1.6641

海南

-0.876 31

-1.742

31 -0.48127 -0.41221

河北

-0.08

100.39 8

0.181 9

0.36511

江苏0.923

40.6136

0.64 5

1.3553

辽宁0.263

90.163

10

0.01410

0.5029

山东0.762

60.3239

0.348 6

1.3822

上海1.196

21.2823

1.429 3

0.9795

天津0.618

70.9054

0.317 7

0.57 8

浙江0.875

50.5257

1.102 4

1.0194

中部 安徽

-0.403 20

-0.481

25 -0.32120 -0.389

19

河南

-0.054 13

-0.566

27 -0.09915

0.395

10

黑龙江 0.004 110.6315 -0.38222 -0.269

18

湖北

-0.161 15

-0.358

23 -0.08 14 -0.0515

湖南

-0.211 17

-0.304

20 -0.21916 -0.1316

吉林

-0.089 14

-0.257

18 -0.30519

0.184

12

江西

-0.429 22

-0.733

29 -0.01313 -0.409

20

山西

-0.573 260.086

12 -0.24217 -0.656

27

西部 甘肃

-0.425 21

-0.115

17 -0.52929 -0.614

25

广西

-0.453 23

-0.786

30 -0.40723 -0.209

17

贵州

-0.707 30

-0.653

28 -0.46325 -0.905

28

宁夏

-0.64

29

-0.345

21 -0.29818 -1.096

30

青海

-0.589 27

-0.012

14 -0.54230 -1.093

29

陕西

-0.223 18

-0.061

15

0.01311 -0.505

22

四川

-0.187 16

-0.541

26 -0.00312 -0.011

14

西藏

-0.615 28

-0.352

22 -0.73231 -1.425

31

新疆

-0.462 24

-0.286

19 -0.42524 -0.6326

云南

-0.495 25

-0.4424 -0.46926 -0.557

24

内蒙古 -0.034 120.075

13 -0.48728

0.161

13

重庆

-0.332 19

-0.111

16 -0.33121 -0.513

23

3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分析

3.1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总体评价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是11个、8个和12个省份。由表8可以明显地看出总体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特征如下:

(1)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竞争力是呈阶梯状递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十分明显,而西部与中部的差距要小得多。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位于前10位的省份其中就有10个是东部地区省份,占该地区省份数的91%;排名11~20位的中部地区有6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75%,西部地区有4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33%,分别是内蒙古(12位)、四川(16位)、陕西(18位)、重庆(19位)。

(2)从各地区内部差异看,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东、中、西部经济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分别为为0.699、-0.191、-0.094)。

在东部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最高广东1.564,最低是海南-0.876,该地区内部差异是2.44。导致海南省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海南省三次产业比率较低,第一产业占GDP的32.79%,农业总产值全国倒数第八,工业总产值全国倒数第二,人均工业总产值居倒数第七位,对外经济联系低,进出口额在全国排倒数第五,外资企业数排第18位,说明海南在吸引外资方面落后于平均水平。

在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最高的是黑龙江0.004,最低是山西-0.573,该地区内部差异是0.577,可见中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在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指数最高内蒙古0.034,最低是贵州-0.707,该地区内部差异是0.741,西部经济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为负值,其内部差异不大。

3.2形成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因素分析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总体状况的评价是由其一级指标——核心竞争力、辅助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三个方面推算所得的结果,从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见表10),我们可以看到形成差异的原因。表10直观地表明,在一级指标一核心竞争力、辅助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三个方面中西部和东部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尤为明显。在这些差距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的差距,核心竞争力的差距次之,辅助竞争力的差距最小。三个一级指标竞争力指数在地区间的变动特性和经济竞争力指数是一致的,也是呈东中西部逐级递减,中西部差距较小。

表10 各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

地区

区域经济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辅助竞争力

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

东部

0.632

0.447 0.619 0.793

中部 -0.245 -0.253 -0.208 -0.262

西部 -0.427 -0.302 -0.390 -0.552

东中部差距 0.877

0.700 0.827 1.055

东西部差距 1.059

0.749 1.009 1.345

中西部差距 0.182

0.049 0.182 0.290

注:表中竞争力指数是各地区省份相应竞争力指数的平均值。

(1)一级指标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位于前十位的省份,东部地区有9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82%,中部地区有1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13%;排名11~20位的东部有1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9%,中部有6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75%,西部有3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17%,分别是内蒙古(13位)、四川(14位)、广西(17位)。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在总量竞争力、速度竞争力、人均竞争力、地区市场容量、金融活动等各方面与东部地区有很大差距,除了四川排在全国第12位,其他省份的相关竞争力指数都很低。具体表现为:第一,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收入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这说明西部地区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和对区域市场管理能力上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西部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一些大的投资项目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西部的投资,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到2003年底,西部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将达到50项,投资总规模7000多亿元,实际上这些投资大多都购买了东部企业的设备,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西部投资的不足更导致西部地区社会总需求不足,投资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投资软环境令人担忧;西部地区投融资机制还较为单一,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来拉动。第三,西部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第四,西部地区在农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人均工业总产值、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存贷款总额、人均储蓄总额等各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差悬殊。

(2)一级指标核心竞争力。位于前10位的省份,东部地区有9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82%,中部地区有1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13%;排名11~20位的东部地区有1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9%,中部地区有3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38%,西部地区有6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50%,分别是内蒙古(13位)、青海(14位)、陕西(15位)、重庆(16位)、甘肃(17位)、新疆(19位)。而且东部、中部、西部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呈阶梯状递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十分明显,西部与中部的差距要小得多。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西部地区各省的核心竞争力中除了内蒙古、青海、陕西分别列第13、第14、第15位外,其他各省、市都在第15位以后。根据我们对西部各省核心竞争力的18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第一,西部各省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普遍偏高。就工业结构分析,西部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产值占36.5%,比全国平均值高7.6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10.8个百分点;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属明显的资源型、粗放型结构,体现为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等。西部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值低31%,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值低19%,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值低34%。企业数量和大企业数量都远远少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区域市场的活跃程度不高,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长率、利润率普遍远低于东部地区。第二,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率、实际FDI、国际游客人数、外贸依存度、外企数目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等指标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2005年,西部12省市区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分别只有8.51%和0.8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地区水平;2006年,西部12省(市)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才4.01%。虽然西部地区有着很长的与中亚以及其他国家的接壤的边境线,具备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是西部地区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对外贸易上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3)一级指标辅助竞争力。位于前十位的省份,东部地区有10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91%;排名11~20位的中部地区有7个,占该地区省份数的88%,西部地区有3个,分别是陕西(11位)、四川(12位)、宁夏(18位),占该地区省份数的25%。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等方面:第一,西部地区有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远远高于东部,但传统的发展模式、近年来的乱砍乱伐造成的环境破坏更加束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西部地区的铁路密度、高等级公路比重明显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同时西部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和人均邮电业务量低、货物周转量也明显处于落后境地。第三,从人力资源看,西部地区文盲比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大专以上人口数、高等学校数目等远远低于东部。如果考虑人才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动的话,人力资源要素向东部地区的流动使得西部地区在人才资源方面更加匮乏。第四,在R&D支出和科技活动经费方面西部地区更是无法与东部相比。鉴于科技投入的巨大差距,西部地区在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量方面的劣势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五,西部地区居于内陆,交通的基础设施不发达,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总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各地带具体的二级指标指数也都反映出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较低、西部地区最低的情况,并且在差距上也呈现东西部差距最大,东中部次之,中西部最小的态势。从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来看,人均竞争力指数、总量竞争力指数和涉外竞争力指数之差都呈较高数值。此外,企业竞争力指数、科技竞争力指数也有相当的差距,说明今后西部地区要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从这些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在整个区域全面优化配置资源的区域协调发展措施。

4 西部地区缩小经济发展差异,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建立规范的区域补偿机制,通过规范和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对落后地区实行多样化的资金援助和税收激励制度

区域补偿政策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上具有转移和调节地区收入的作用,从而能够直接调整和重组地区经济发展功能。建立规范的区域补偿机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目的就是要援助落后地区,缩小地区间过分悬殊的发展差距。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应根据因素法来确定,所考虑的因素应包括人口、人均收入、地方财政能力、城市化水平以及一些特殊的情况等[4]。另外,还应当逐步提高财政用于支援相对落后贫困地区的比重。利用财政投融资手段,鼓励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对扶贫开发的项目要建立补贴机制,对外地在贫困地区兴办企业可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对贫困户发展的种养殖业项目实行贴息政策。

4.2 加大西部地区的公共产品和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以帮助落后地区建立自我发展的内生能力

基础设施落后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包括交通、通信、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还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采取中央政府直接投资、财政专项补助、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银行优惠贷款等多种方式,集中有限财力加大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交通网络,增进西部各经济区域间的物质流动,形成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方面,加紧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在基础设施的区与协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快西部向外的通道建设,结合国家财政政策,积极推进大运量的城际交通建设,建设一个纵横交错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4.3 加大西部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区域内部的重点突破战略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总体规划,散点式平面推进,有限的生产要素不能形成聚集效应,产业分布分散;关联度甚低,不能发挥有效的区域带动功能。因此,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应当实施重点培育经济增长极核的发展战略,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以此为战略支撑点,带动产业升级,强化产业集中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推动西部经济的较快增长。

4.4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区域内的积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以这种产业体系明显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品牌效应,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是以西部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植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的建立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将会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同时会加速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核心区的增长极作用会逐渐扩大,它将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4.5 实现东西部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是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除大规模的投资以外,还应该主要通过寻求东西部地区之间有效的合作来实现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因为政府计划内的投资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会逐年减少,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地方保护主义和缩小地区差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力量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冲击;二是通过区域合作,核心经济区的市场经济观念等一些无形的理念向边远落后地区输送,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区域合作对于企业融资、知识溢出、技术获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东西部之间有效的合作对于实现东部产业转移对于技术、资金、人才等向西部的扩散带动效应有着积极作用。

标签:;  ;  ;  ;  ;  ;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_经济指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