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零售业争夺战仍在激烈进行_连卡佛论文

香港的零售业争夺战仍在激烈进行_连卡佛论文

香港零售业争战犹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零售业呈高度国际化。香港商品以出口为主,同时也进口大量商品,市场销售的商品,有一半以上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是世界商品在远东竞销的主要市场。

1988年,香港零售营业额首次突破了1000亿港元大关(1018.95亿),这得助于香港570(以当年度计)多万居民,以及550万游客形成的巨大购买力。

香港本身就是世界轻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更加之港府奉行自由贸易港政策——除极少数特殊商品,对进口商品一律免征关税,因此许多商品的价格比原产地还便宜。香港零售业网点多,商品齐全,服务周到,价格适宜,被誉为“购物天堂”。

香港是购物者的天堂;对商家来说,则是竞争搏杀的战场。

百货双雄

香港现时有大型百货商店200多家。历史最悠久的是连卡佛,连卡佛成立于1850年,为英商Thomas Ash Lane等创办。百余年来,连卡佛一度易手,先是1969年由英资会德丰洋行购入;1985年包玉刚旗下的九龙仓收购了会德丰,连卡佛亦一锅端归入包氏集团。

连卡佛虽两度易手,高档路线却一直未变,连卡佛在港拥有5间大型百货商店,全部销售欧美名牌商品,顾客以富人名士等高收入者为主。近年来,总裁杜佛烈曾表示,在市场走位上,连卡佛给人“高处不胜寒”之感,故要适当销售一些中档商品,以吸引白领阶层。行家指出,连卡佛唯有谨慎行事,若丧失原有特点,可能得不偿失。目前,连卡佛仍是做豪客生意的高档店。

另一家英资大型百货公司——英之杰,走的也是高档路线。

香港的华资百货公司基本都走中档路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先施与永安。先施创办于1900年,由澳洲华侨马应彪等人创办;永安的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也是澳洲华侨,永安创办于1907年。

马氏、郭氏均是广东中山人,又先后赴澳谋生,赚得第一桶金后,相继来港开办百货公司,马氏、郭氏的后人还有姻亲关系。但商场无父子,更无亲戚,两家的竞争,自永安加盟香港百货业起,就从未平息过。双方都不甘示弱,欲称雄香港(中档)百货业。

鉴于香港豪客愈来愈多,一直主营中档(商品)、兼营高档的先施、永安,增大销售高档的力量。凡在先施能买着的高档商品,永安亦应有尽有。在市场定位上,两家打了个平手——皆顺应了消费潮流。

两家的竞争,最触目惊心的要数价格大战。先施的周年减价,商品在减价日以原价9折出售,少数商品甚至减至2折。其时先施顾客盈门,人头攒动。捷足先登者,竟可以3500港元购得原价2、3万港元一套的意大利真皮沙发,以500港元买到一台1200港元的日本画王彩电。

先施出血大甩卖,不怕蚀老本?

其实,像这种“货真价昂”的商品大贱卖,数量很少,但产生的广告效应却十分轰动。同时,顾客既已来之,未捞到“大便宜”,“小便宜”也不会放过,总会买走一些9折的商品。卖家可趁机处理掉换季或过时的商品,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回笼。

先施风生水起,永安亦不甘寂寞,见招拆招,推出购物入账卡。顾客申请入账咭(卡),使可在永安“赊账”购物,不必付规金。入账咭比银行信用咭有个优势,即可在每日打烊前4小时,凭咭在总店购买减价商品。每年在永安总店分店购物达一定金额,另可获公司的一份馈赠。目前,持永安入帐咭者有8万人,这是一批稳固的熟客,皆是信誉好的高收入者,购买力不可小觑。

先施、永安除经营传统的百货业外,还积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这点上,永安的步伐比先施大得多,由于扩张过速,基础欠牢,曾一度遭郑裕彤的新世界的狙击。郭家竭力击退新世界,但也元气大伤。

1989年,永安为摆脱困境,将永安百货的4成股权售予日资西友百货集团。永安百货自此走出家族经营的“樊篱”,结合日本零售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店容焕然一新。家族曾有人担心引进日资是“引狼入室 ”,这份担忧事实证明是多余的,1992年,永安的营业额,是固守家族式经营的先施的6倍。

在70年代前,香港的百货业基本是华资的天下,除先施、永安,还有大新、中国、裕华、大华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它们之间竞争激烈,现在他们更面临强大的对手——日本百货业。

1960年11月,首家日本百货公司——大丸百货在铜锣湾开业,华资大股东是张祝珊家族的张玉良。“顾客是上帝”在日本商界执行得最彻底,加之日货价廉物美,大丸百货业绩不俗,引起日本同业的竞相效尤。

70年代中期起,松扳屋、伊势丹、东急、吉之岛、三越等日本百货公司,纷纷来港开设大型商店。1985年初,八百伴在沙田开设17万平方英尺的大型商场;同年5月,位于铜锣湾地铁车站的13万平方英尺的上盖建筑内,崇光百货在地铁通车之日隆重开幕。

华资百货业经营的商品,一直分两大类,先施、永安等以西洋货为主:中国、裕华等则是清一色国货,则兼有东西方之特点,过去香港百货业一直轻日货,这造成了日资百货公司偌大的生存空间。

日本百货业的服务世界一流,日资财力雄厚,日货声誉日盛,种种优势,不但东风压倒西风,连港风也给东风吹得声势锐减。香港拥有9家分店的大大百货,在日资的冲击下,难以维系,两次被汇丰银行接管,最后还是被清盘。新加坡的侨资吉利市百货,亦不堪日资的逼迫而宣告停业。

目前,香港日资百货的营业额,已占同业的6成。

香港的行内人士均表示,日资强劲,市场饱和(有大小百货店1万多家),如还有谁在港开业,等于慢性自杀。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香港或境外的商人,在港开设百货店。

超市崛起

超级市场,早在30年代就在美国出现,而香港直至60年代末才出现首家超级市场。个中的原因,是香港劳务成本低廉,百货公司有能力雇用大批售货员。

超级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架由顾客自选;二是场地大,市场外还有宽阔的停车场。在寸士寸金的香港,超级市场一般不可能占有宽阔的场地,市场外,更难寻停车的泊位。尽管如此,超级市场仍倍受买卖双方的青睐。对业主来说,可省去日益高昂的劳务费,省下的这笔钱,可摊薄商品售价,惠及顾客;对顾客而言,选购方便,价格相对百货公司便宜,一次性结算,所需商品往往可一次购齐。

香港的超级市场,有综合性的,亦有专门性的。均货色齐全,安排紧凑,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同时,香港超市网点多,不必像欧美那样驱车购物,弥补了没有停车场的缺陷。

据1991年的资料,香港超级市场共有891家。最大的是英资怡和系置地集团牛奶公司的惠康,惠康首间超市在1970年开业,到1991年已有167间。第二大的是和记黄埔集团屈臣氏属下的百佳,百佳超市成立于1973年,到1991年也有155间,直逼惠康。和黄原是英资,70年代末为华资长实集团收购。另外,屈臣氏自己拥有60多间超市;万宁药房拥有50多间;中国对外贸易部所属的华润集团,1984年涉足超级市场,到现在已发展到30余间。

超级市场的篷勃发展,对传统的百货业构成极大的威胁,在80年代末,超市的营业额已占全港零售业的一半;到现在,急速递增到70%。超市的崛起,引起百货业的极大恐慌,百货业纷纷效仿超市,尽可能采取开架自选。

香港的超市,80年代出现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便利商店。便利商店最初也是诞生于美国,营业时间是早晨7时至晚上11时,招牌一律有“7-Eleven”的字样。香港的便利商店也皆有这样的招牌,但营业时间大大延长,是24小时全天候服务。

香港是不夜城,有上夜班者,更有过夜生活者。便利店的夜间营业,是专为这些人提供眼务的。超市有各种便利食品供顾客选择,速冻蒸饺、馒头、烧卖、汤包;糕点、面包、饼干等即食品;牛奶、咖啡、果汁等饮料。店里有微波炉,供顾客温热食用。

这种通宵便利的超市,通常面积较小,不求货色齐全,是靠“方便、清洁、快捷”来招徕顾客,深受顾客欢迎。

便利店以怡和集团最多,它的招牌标志是“7-Eleven”,目前拥有近300间。其中的一半由怡和直营;另一半为特许经营,由公司外的业主向便利店集团申请特许权,按协议缴纳费用,门面及内部装饰必须统一。

香港超市历史较短,它与传统的百货业一样,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同业间竞争之激烈,自不待言。

店辅遍市

除了大中型的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外,香港的中小店铺比比皆是。它们通常分两大类:专门店与士多。

专门店是销售某一品种或某一类型的商店。如专卖家电、时装、鞋类、珠宝、钟表、厨房用品、运动器材等等。同一类型的商店,又可分多种,如时装类,可分男装、女装、童装;可分棉布服装、针织服装、呢绒服装、皮类服装、毛织服装。

有的专门店,专到只卖某一公司的单一产品;也有的是专为特殊顾客服务的,如肥佬服装、大码鞋袜,等等。

专门店,有同一店内高中低档商品同时上架;有的专走高中低中的某一档次路线。

专门店是百货公司与超级市场的补充,这些零售业的“大佬”虽货色齐全,但某一类商品,却不如专门店的类别或品牌齐全。

1992年8月的《资本家》杂志介绍,为“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连卡佛于1980年开始设立销售个别名牌商品的专门店。迄今旗下的高级时装和皮鞋专门店共有43间,经营、代理的名牌,包括Eseada、Mondi、Bruno、Magli、GoldPfeil、Hugo-Boss和Mikimoto珠饰等。”

老牌百货公司连卡佛经营专门店,可见专门店对综合性零售商店的冲击有多大。在百货公司,商品门类及品牌多如牛毛,销售势头很好的商品都会给湮没掉。在专门店,某一类商品,某一种品牌,能够充分突出,其优势不可低估。

专门店的装修摆设,或典雅,或新潮,或古朴,在内地游客的目光中,家家都称得上精品店。专门店的冷气开得很足,店门敞开,店内依然凉爽宜人。百货公司与超级市场均是明码买价。专门店,有的是明码实价,有的是议价。不过,议价能够还低的价,幅度很小。

专门店通常是独门独店。从70年代起,香港出现购物中心(又叫购物城)。购物中心设在大厦的底层至二三层,用巨型玻璃隔成许多单独的小间,每一间即是一家专门店。

购物中心是传统综合商店及专门店的结合物。从整个中心来看,各类商品应有尽有;而单独一间,又相当专门化。购物中心,少部分由某集团独资经营,大部分是把铺位租赁给专门店业主。

目前香港的大型购物中心有30余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出租大厦物业,大都会采取购物中心的形式。

香港数量最多的店铺大概数士多,士多是英文Store的音译名,即中国人指的小杂货店。这是一种遍布大街小巷的零售店,多是夫妻店、父子店,小本经营,出售中低档小百货及食品。士多铺位较狭小,不讲究装饰,只求实用——根据所处的位置及客源销售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

香港零售业,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即小摊档及流动商贩。

据港府1988年统计,香港持牌小商贩有2.23万名,无牌小贩1.6万名。持牌小商贩集中在政府指定的露天市场或菜市场多有简易的带棚摊档。无牌小贩则四处流动,被人们称为“走鬼”。走鬼多在早晨8时前、晚上9时后做生意,这时当值的警员很少,大有可趁之机。

小商贩的销售商品分两大类:一类是日用小百货;一类是日常蔬菜、肉食、瓜果。

女人街、男人街是销售小百货的集中地。女人街是卖女士服饰用品的,如中区利源东西街、北角马宝道、旺角西洋菜街。男人街在油麻地庙街,专卖男士服装用品。女人街、男人街的商品均是低档货或冒牌货,价格低廉。它们的顾客,多是香港低收入者和内地游客。

小商贩提供了香港9成的蔬菜、肉食、瓜果。价格比超级市场的便宜,品种也多。它们的销售对象就不仅仅是升斗小民,富裕家庭及酒楼食肆,都必须依赖他们。

这也是香港的零售业跨入现代化,而古老的商贩依然活跃的重要因素。

现代经营

连锁店经营,在香港有百余年历史,一户大商家,在香港开设几个分号。然而,现代观念的连锁店经营,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专家预测,未来的零售业,将是连锁店的天下。

连锁店的优势,首先,依傍集团的财力,增设分店将网点布及全港,可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源;其次,一家商号创出牌子,就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再增设分店,就可借统一商号的光,为了便于顾客识别,集团要求所有的连锁店,采用统一的招牌标志、门面装修及店内摆设;再次,经营连锁店,可节省开支,集中进货,能获得更低的进价,连锁店做广告,可同时使各分店受惠。

独家店往往缺乏这些优势,近年来,不少业主把自己的店加盟到相应的连锁店集团。

现在,绝大部分知名的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专门店等,都是以连锁店的形式经营的。如百货业的先施、永安、裕华、中国;超级市场中的惠康、百佳、便利、屈臣氏、华润;专门店的周大福、周生生、英皇、佐丹奴,等等。

现代化经营的另一个特点,是电脑化、自动化。超级市场收银台,全部是电脑操作,快捷方便,顾客一目了然,准确性极高(商品外包装全部印有条码)。超级市场还配有闭路电视,除了收银台,场内几乎见不到店员,采用电视监控。自动化售货,目前只限于饮料食品类的少数商品,因销量大,可为业主节省一笔可观的人工开支。

斗奇斗法

从整体来说,香港的零售业处有序状态。

香港的零售业开放价格,若是连锁店,所有的店价格都是统一的。在实行议价的专门店,同一品牌的商品,各家店(哪怕隔海的港岛与九龙)的价格,也大体一致。店老板均这般感叹:除去铺位租金和其他开支,已经利薄如纸。香港商品过剩,店铺饱和,想牟取暴利几乎不可能。靠漫天高价宰客是行不通的。香港的同业,不怕对手卖高价,就怕对手压价。

零售业的竞争,价格是首选武器。亦是同业最敏感的问题。

行业间竟价,行业与行业竞价。在纷纷的价格战中,大型集团间的竞争影响最大,波及整个零售业。

惠康、百佳是香港最大的超市集团,也是“不共戴天”的两大冤家。它们从双方并存那一天起,就欲做超市领袖,独霸香江。1984年春节前夕,双方就在传媒猛做广告,燃起大减价战火。双方减价幅度不算大,但时间确是破纪录的,一直延续到初厦。惠康、百佳在这一时期,顾客盈门,而其他超级市场顾客锐减,营业额均下降20-30%。惠康、百佳有强大的财团为后盾,而中小型超市集团马上捉襟见肘,陷入财政危机中。两强相争,还波及整个零售业,中小业主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一鸡死,一鸡鸣”,本是商界竞争的正常现象,可这一时期,“死鸡”多于“鸣鸡”!

各报刊登商界政界权威人士的讲话,他们纷纷指出这是一种恶性竞争行为,破坏了零售业的合理结构,形成大型集团的垄断,不利香港零售业的发展。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惠康、百佳才鸣金收兵,熄灭战火。焦头烂额的中小业主才缓过气来,超市两强付出的代价不菲,都已初步达到垄断的目的。

笔者接触的多位店老板都这样说:不减价就晤掂(办不下去)。

此话的确不假,在香港的大街,触目皆是商店大减价的标语。“清货大减价”、“换季大甩卖”、“周年庆祝减价大酬宾”、“移民加拿大一次性清货减价”、“租约期满大减价”、“铺位拆迁五折销售”,令人眼花撩乱,真假难辨。更有的用耸人听闻之词:“大出血”、“跳楼价”、“减到半送你”、“减到你笑出门”、“减到君再来”。

减价是真是假,只有天知地知业主知。

一位店主道:“天天出血,月月跳楼,还会有谁敢做生意?”——一语道破天机,也可见在激烈的竞争中赚钱不易。

在香港做生意,非得殚精竭虑。1994年,屈臣氏超市连锁集团隆重推出“免费购物日”。免费购物,比减价购物更具魅力。屈臣氏在电视、报章大张旗鼓宣传,闹得沸沸扬扬,男女老少心往而神驰之。全港家喻户晓后,屈臣氏通过媒介,划定一段时期的购物日,顾客留下单据,一个月后参与抽签,命中率为1/30。幸运者,可享受免费购物一天。

港人好赌,一时憧憬者纷至沓来,屈臣氏营业额大增。购物者中,有不少是游客,呆不了几天就要打道回府,无缘参与抽签,为屈臣氏省下一笔不菲的开销。中签的香港居民,自然可享受到免费购物,不过,享受的免费有一个限度。说到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赢者仍是屈臣氏这个大庄家。

近两年,好些个购物中心,推出“一元起周六大拍卖”。拍卖之物,小至文具盒,大至彩电音响,统统是一港元的底价。如此,货主岂不要亏得卖衬衫裤头?”

这正是货主的精明之处。拍卖采用拍卖行竟价落槌形式,必会形成热闹的场面。说是说一港元起价,某件商品的正价多少,人们都有个底。价值数干港元的商品,从一港元起,往上竞价,一般都能接近正价的水平而落锤。如果一台5000港元的彩电,顾客的最后竟价仅2000港元,势必使货主大亏。结果就有神秘的第三者参与竞价,抬价不成,第三者就买下——不用说,这个第三者,就是货主线上的人。

香港商品价格的悬殊,体现在店铺档次与季节差异上。旺铺贵于青光墟(露天市场),季尾比季头相对便宜。香港政府设有一间半官方机构——消费委员会。顾客若遇欺诈、瞒骗情况,可向消委投诉,只要证据确凿,消委可代顾客退换或索赔。情节严重者,消委还会在传媒予以曝光。

在香港,很少发生宰客的现象。即使有,被宰的也是境外游客,尤其是法律意识淡薄的内地游客。

宰客非经商的正途,一旦被消委或传媒抓住,这家店的信誉就算毁了。

一位资深财经人士指出:减价也不是做生意的正途,关键是要提高软件水平。一是前文所述的价格问题;二是商店的服务态度,无论买与不买,店家均笑脸迎送。店家让顾客“随意看”,几乎难见诱惑式的推销。三是大商场设有儿童乐园,大人可把小孩寄放在乐园玩耍,自己放心去购物。

香港这个购物天堂,可谓强手如林,谁都想在这里掌有一席之地,所以,香港零售业销售的争霸,至今犹酣。

标签:;  ;  ;  ;  ;  ;  ;  ;  

香港的零售业争夺战仍在激烈进行_连卡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