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城市的核心是创建生态工业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工业体系论文,核心论文,城市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家创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湛江市的市区和廉江市(县)作为第二批生态示范区。笔者参加了这一规划和建设,发现生态工业是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的重要支柱,创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生态经济城市目标的核心。
城市生态系统及经济系统的失衡是当今区域性或世界性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引起了学者和政府的广泛重视。各地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甚至“生态县”、“生态省”等。但这些生态区域的建设多数还是按传统观念从“过程末端治理”(end of pipe)入手,而且并不十分理解“生态城市”的真正内涵,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等措施上,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比较彻底解决城市污染和有效保护生态的对策还是“从源头开始预防污染”,从工业设计和工艺流程开始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1 生态经济城市的核心是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1.1 生态经济城市的意义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的中心,城市人口、工业、市场、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集中给人类提供了高效率的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信息来源。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是根据人类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人类)与环境系统在城市这个特定空间的组合,是一个规模庞大、组成及结构十分复杂、功能综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工业及经济活动过度集中于城市,使占较小国土面积的城市地区,进行着大量的资源利用、物质运转、能量流动、产品消费等活动,耗用大量自然资源,产生大量的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引起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起来。这些全球性的城市问题实质上属于“生态危机”,是城市发生和发展导致城市生态关系失调的具体表现。城市的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视。英国城市理论学者霍华德提出了建立“花园城市”的模式——“一个摆脱了烟雾,周围尽是牧场、森林和花园的田园诗歌般的城市”。“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芒福德提出“有机秩序”,即城市与自然界有机体一样,必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积极的平衡关系,城市发展必须满足个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钱学森以生态效益为目标提出了“山水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1997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组织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的宪章,提出了通过城市规划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
可见,生态城市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解决城市危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积极策略。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承载力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对城市规划和工商业布局进行“生态式”建设,构建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等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从而保证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
1.2 生态经济城市的核心是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在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中,其中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活动又是以工业为主体,所以,生态工业是生态经济城市的核心,生态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构建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和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
生态工业的基本内涵是实现污染治理与原先独立生产方式的“一体化”,不仅要求充分利用输入的原料资源,而且要求对“废物”进行再利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工艺的“废物”是另一个工艺的“原料”,一个企业的“废物”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从而在工业系统内部实现物质充分利用和能量的循环,从而产生极少的“废物”,以使一个地区的总体资源增值。
工业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济系统,从农业系统和环境系统(采矿业)分离和发展起来的。故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工业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②工业要回归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关系,排出的废渣、废液、废气等物质和能量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和自净力;③工业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相互协调,各个部门及环节之间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要相互协调。由于集约和再循环使用,系统内各个不同的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当今城市环境危机是工业污染造成的。传统工业追求的经济平衡是靠不断输入和输出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的,给环境留下了大量的“三废”及其有毒物质,极大地破坏了工业所在区域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对“三废”及其有毒物质进行处理,这种“减少污染”实际上是“转移污染”、“分散污染”。这种对工业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处理的“末端治理”不仅增加了治理污染的成本和生产成本,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必须“从源头开始预防污染”,即建立“生态工业”体系。
2 生态工业的规划实践
2.1 生态工业的内容
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生产工艺体系,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其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资源,充分发挥物质的最大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简单地说就是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生产工艺来生产清洁的产品。其方法是把一个产业、一个行业或整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利用现代科技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工艺链与生态链的连接和组合,采用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出多层次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和建立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工业企业群和产业群。使区域产业或企业逐步实现“物质最佳循环”、“能量最大利用”、“信息快捷传递”;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2.1.1 闭路循环
这就是让进入一定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循环,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类企业的资源来源,做到零污染排放。1993年,“生态工业园区”概念诞生就是以此为理念,现在全球已有30多个这样的生态工业园区。
2.1.2 “废料”的资源化
这要求充分利用每一道工序的废料,把它当作另外一个工业部门的原料,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不仅仅是要求政府或企业想方设法处理垃圾,而是建立以“废料”为资源的企业或一系列产业。
2.1.3 改进工艺设计
采用适用的技术经济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减少“消耗性污染”。如食品及其添加剂,矿物燃料的消耗都会产生污染。这就要求改良原料,采用能够预防或防止各种消耗性废物排放的原材料,替代或禁用那些有毒材料。
2.1.4 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这是指用同样的物质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提高资源的生产率,比如通讯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信函的往来。这要求依据功能需要来设计产品,努力在生产、使用、维护、修理、回收及最终弃置的过程中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2.1.5 能源脱碳
含碳矿物能源物质会产生温室效应、烟雾、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合理的方法就是逐渐减少含碳较多的能源物质,采用非矿物燃料,比如,用石油代替煤炭,天然气代替石油,更多使用太阳能、氢气、地热、核能等能源形式,最后用生物能代替化学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2 生态工业的规划与设计
生态工业体系由区域环境资源状况和工业发展的沿革决定,可以是各种形式或模式。但基本原则就是使工业系统符合生态学原则、经济学原则和生态经济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原则:①以提高区域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局部的功能和局部的效益都应当服从总体的功能和效益;②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率较高;③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注重有机能的投入,保持系统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④产品的清洁生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⑤系统的抗逆性不断提高;⑥生态合理,技术可行,经济有效,社会效果优良。
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具体的生态工业规划和设计中,可以将整个系统分散成若干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工业生产子系统和成员社会子系统等。生态工业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立和完善生态工艺。生态工艺不单纯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改造生产过程,而且要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淘汰老工艺,建立新工艺,综合利用资源,实行物料的闭路循环和多级利用的方法,对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直至销售的全过程实施生态式经营管理。②改进能源的利用方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煤炭、石油,改善煤炭燃烧工艺,探索和创建新的燃烧工艺在生态工艺建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通过降低总能耗、提高热利用率等途径实现。③实现“三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工业企业可以采用增加新工艺环节,将企业排放的有价值的“废物”回收,变为新的资源重新利用。④规划建设污染物净化的设施项目。对生态工艺不能利用或不能完全利用的废弃物,必须进行净化处理。与一般净化相比,生态工业的净化工艺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一个资源回收过程。⑤设计和实施绿化工程。植物是生态工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污染物质的净化者和监测者,同时还发挥着绿化、美化等社会效益。因此,在生态工业设计时,把“花园式企业”、“清洁文明工厂”作为生态工业的主要内容,使绿化营造的人工植物群落成为生态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工业企业实现生态工业目标的重要环节。⑥建立完整的环境监测系统。在生态工业设计和实施中,还要对工业“三废”、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气象等环境质量以及动植物进行制度化监测,为生态工业设计方案的优化和信息反馈提供准确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