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生论文,英语学习论文,策略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90年代学习策略开始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在我国,很多语言学家也致力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文秋芳(1995)对学习成功者和学习不成功者进行的对比研究,王初明、元鲁霞对学习策略的差异所做的研究,王蔷进行的词汇策略研究等。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对初中生方面的研究文献则很少。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基于此认识,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初中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首先明确学习策略的概念以及分类,然后详细阐述研究过程,更好地为初中外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从而提高初中外语教学质量。 一、英语学习策略的界定 由于人们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角度不同,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文秋芳(1995)认为,根据自己的观念,为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行动或方法,即英语学习策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根据我国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指出,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育部,2012:21)。 二、调查对象与工具 调查对象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共311名。学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85分以上为优等生,60分以上为中等生,60分以下为学困生。 本次调查采用的测量工具是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7—9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评价表》(教育部,2001:40)。每个项目后均有1—5五个数字按照使用情况从低到高排列。笔者调查的初中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共25道小题,分为四大类:1—13小题为认知策略,14—20小题为调控策略,21—23小题交际策略,24—25小题为资源策略。要求接受调查的学生根据自己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确定选项。 按照Oxford(2008)提出的测量标准,每种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被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具体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如下: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4.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经多重比较发现,3类英语水平的学生的交际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在0.01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均由中困学生之间和优困学生之间的差异所致。每种策略的方差分析,6、5、17、22存在显著差异。1、5、7、10、12、21、24、25的显著差异均由中困学生之间和优困学生之间的差异所致。在优中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学生在各项策略的使用情况分别为:认知策略平均值M为3.4,调控策略为3.4,交际策略为2.9,资源策略为3.5。由此可见,学生的调控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最多,使用交际策略最少。所有策略的使用均小于4,未达到“经常使用”和“总是使用”,说明该校初二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还缺乏一定的教师指导。 四、教学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的培养 研究显示,优困生和中困生在交际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Corder(1978)认为,交际策略是说话人在表达意义时因语言知识不足,面对表达困难所运用的一套系统化的技巧。Larsen Freeman和Long(1991)认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交际策略是保持对话畅通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他们通过使用交际策略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于语言知识的缺乏,必然会遇到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因此交际策略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一些语言学家和研究者也意识到,语言的研究应更注重交际策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发展。教师对学生交际策略的培养要隐含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活动设计时要给学生留有使用交际策略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有使用交际策略的需求。活动所要使用的语言知识要稍高于他们已有的知识,在遇到语言困难时,鼓励学生通过使用交际策略继续完成交际活动。例如在学习购物话题时,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A和B两人购物,A为售货员,B为顾客,教师给扮演售货员的学生一些商品的图片,其中包括一张或两张图片,学生不知道其英语名称,要求他们使用其他方法(交际策略)表达需要购买的物品。 活动要求B学生通过借助于手势和词汇释义,同义词以及近义词等来进行表述。 再如,可以使用猜词游戏。A和B两名学生,教师向A学生出示卡片(nurse),要求A学生在不说出该单词的前提下,表述其含义,B学生猜词。 A:...er...I can't remember the word for the person who takes care of the patients...what do you call her?...The woman in white...What's the word...? B:Nurse? A:That's it! 学生在对话中通过寻求帮助,建立一定的语言情境,获得需要的内容。 Gumperz(1982)认为,文化差异也是交际中要注意的问题,适切的交际要符合文化的要求。大部分教师受条件的限制体验不到真实的文化,但是必须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把中西文化的差异渗透到教学当中,同时,通过英语角、文化墙、英语俱乐部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 《课标(2011年版)》指出,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使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教育部,2012:21)。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和学困生在使用该项策略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初中阶段,由于学生语言水平有限,可供他们使用的资源相对较少,一些优秀学生其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积极性较高,他们可以自主去寻找学习资源,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其动机不足,知识欠缺,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可供他们学习的报纸、杂志和音像制品等。为了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所推荐的内容设置一些任务。如每周布置学生阅读一个英语故事或观看一个小动画等,完成后填写卡片,内容包括故事或动画的名称,从中学到的词汇,你喜欢的句子,并对故事或动画作出自己的评价。然后把卡片贴到教室的文化墙上,供学生之间分享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从七年级伊始就要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好习惯。首先,帮助学生选择一本合适的词典,鉴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所选词典应该是双解版本,即要有英文释义,也要有中文释义,释义要浅显易懂;要有丰富的例句。例句所用语言真实,自然,难度符合学生的水平;要有音标,词性的标注,要有词的曲折变化,词语的相关搭配等。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词典的使用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除了布置一些需要查阅辞典完成的作业之外,课堂上,把查词典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培养他们正确有效地使用辞典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它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摈弃一些不合理的坏毛病。有些学困生之所以成绩较差,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学习目标,自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调整过程中,确保目标的合理。 (三)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调控 《课标(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5,8)。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学习策略,也可以开设专门的策略指导、强化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策略,学习就会变成一个主动构建和探索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预习和复习是学习活动中很重要的两个环节。有效的预习和复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教学中缺乏这两个环节的内容是非常普遍的。究其原因,与教师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的教师对预习和复习环节没有要求,因而学生疏于预习和复习。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每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需要教师在最初阶段能做到:预习复习内容适量;坚持每天检查;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 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前留预习作业,作业可以是语言知识方面的,如单词和语法的先学,也可以是语言技能方面的,如阅读语篇或者做听力练习,还可以是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等,第二天教师上课前5—10分钟根据预习内容进行小测验,完成小组任务或讨论问题等。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和检查预习作业。值得注意的是预习任务要与新授内容相关,否则的话,学生会认为预习没有用(Tarr,2001)。 复习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经常复习的学生比不复习的学生成绩要好,如果学生课后不复习,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在24小时之后就会丢失。经常复习有助于知识由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课后复习有利于对所学内容巩固,理解和消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复习制度,培养课后复习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困生与中等生、优等生学习的差异主要在于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方义桂,2010),所以我们还应把对学生的策略指导和培养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通过对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初中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交际策略使用频率较低,缺乏一定的策略指导,由此,笔者提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培养其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标签:英语论文; 学习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