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26670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了民族的腾飞、为了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以体现,否则,创新能力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的创新才能。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语文常识,了解作品、作家的情况,引导学生接触网络文学,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文字资料,浏览文学网络,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知的新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总是能很快地接受新观念。组织学生从社会上、生活中、家庭中、同学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展开讨论,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这样在向学生注入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辩论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更新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搜集或自我创造一些散文和诗歌,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开展诗歌和散文的朗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二、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营造自由思维氛围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充满灵性的“离经叛道”。所有这些都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望,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创意中。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吗?”“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敢于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此外,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持之以恒,就培养了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好习惯以及自己动手、动口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深究兴趣,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己也要创新意识,要善于捕捉创新信息,发掘学生潜藏的创新诱因,把握创新时机进行创新教学。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想象和幻想是创新之母。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关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和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压抑,老师也始终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学生有了大胆想象的广阔思维空间,我们老师就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思考,充分地调动学生大胆想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时也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进行探索思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的逆向思维,标新立异时,要准确提示内涵,要合乎情理,不能违背事理,不能随意求异,随意逆向,不能脱离实际,使自己的见解既有独到之处,不落俗套,具有时代感,又在情理之中。
五、注重课外阅读,发展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增加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学生课内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向课外延伸迁移运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可以通过阅读在学生间开展演讲会、辩论赛、读书报告会等,可以创办文学社,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试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
因此,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奋斗,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大胆的探索实践,激发他们大胆创新的热情,培养其独特性和正确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对学生们“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为“创新世纪”的辉煌创造出千千万万创新型的人才,为现代化服务。
论文作者:董伟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