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修与保养,保持最佳的生产作业状态,保障其正常运转,避免过早报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因此,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机械设备;清洗;维护;保养
现代化机械设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的不同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复杂情况,这些因素交互发生作用,很容易过早的损坏或者淘汰部分机械设备,进而会给相关的部门,比如生产及工程部门带去严重损失。机械完好性以及利用率等一些直观的标准是传统的考核指标,并没有重视经济效益。事实上,我们在评价机械设备的维护质量时,应该更加看重机械的“寿命周期费用”,即设备的原始费用与使用费用的总和。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可借助维护保养和修理等方法提高使用周期,进而减少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1工程机械故障诊断及维护技术的行业特点
1.1目的明确
诊断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机械运行状况、检查故障部位、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制定经济有效的维修方案。
1.2交叉性强
诊断及维修涉及摩擦学、材料学、力学、化学等多种学科;需采用焊接、铸造、车、钳、锻、镀等多种工艺手段;要掌握维修理论,机构学及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知识。
1.3工作环境恶劣,实践性强
一切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都必须以机械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处理结果很快得到实践验证。
2机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勃然发展,形成蔚然之势。但始终难以做到零故障和损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早发现,防患于未然。故障维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且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定期维修不可能预防所有设备的随机故障,虽可以保证不会出现严重的设备损坏,但是要耗费一定检修时间,同时又造成金钱浪费,导致“过剩维修”。定期监测设备工作状态,及时排查有故障征兆的设备,在设备失效前检测和诊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意外停机,避免过剩维修,使维修成本降到最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安装调试时,一些部件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工程生产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一些大型高速旋转设备,久而久之,零部件出现磨损,经常会出现故障,导致生产活动的中断,遭受的严重经济损失。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一些维护和保养设备的工人没有精熟的操作技术,或者维护与保养过程中操作不当,没有做好记录等等,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3机械设备的区域维护
为了保证机械正常运转,要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制定不同的维护措施,并采取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还需充分考虑在不同的工作条件,机械设备的损耗情况,确保在日常的检查中就可以及时规避机械设备故障,减少生产消耗和经济损失。区域维护是为生产服务,更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造经济价值。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值班维修人员对负责区城内的设备主动巡整一次安装调试水平和精度,并作出详细记录,存档备查。对于一些精密设备,要注意工作环境,如灰尘、腐蚀、温湿、震动等,维护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各项性能正常。设备在运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故障,要立即停止并检修。设备的润滑油料、擦拭材料和清洗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且必须化验合格,不能随便替代使用。若机械设备长时间停歇,要定期进行擦拭、润滑和空运转。设备的附件由专用柜架搁量,相应地保持高度清洁,防止锈蚀,不得外借或作其它用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润滑是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正确地润滑设备能有效减少摩擦和零部件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生产效率。维护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设备渗油、漏油问题,重点维修严重漏油设备,勘察一般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为治理合格。
此外,尤为重要的是全面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设备的维护人员要在上岗前,充分了解和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和设备的性能,同时要参考工程的实际情况,检查并维护机械设备。还要定期参加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获得专业知识,从理论到实际进行全面的学习,既要具备日常维护检修的技能,也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状况。项目管理部门或领导层应采取奖金和责任挂钩制,谁使用谁维护,谁维护保养效果好,给予表扬和奖励。这种考核制度一旦建立,将很大程度上对机械设备维护起到积极作用。于此同时,工程管理部门每季度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成绩突出的员工颁发考核评级证书,并实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鼓励维修保养人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4保养的具体原则和要求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大幅度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原件的磨损和损坏,降低机械维修成本,保证生产的安全,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常规保养。机械保养的原则是“养修并重,预防为主”。保养人员必须按机械保养的规程和类别做好保养工作,尽职尽责。保养工作一定要切实保证工作质量,按规定内容和要求逐项进行检查,不得懈怠,更不允许出现漏保或不保。与此同时保养项目及疑难问题都需作好工作记录,疑难问题上报本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处理。保养人员和有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相互检查等。资产管理部门有必要实施监督、检查,了解各机械保养的情况,并制定奖惩制度。
保养作业的内容为防腐、防锈、清洁、润滑等等,主要是通过例行保养或定期保养制进行保养,保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为确保机械的使用寿命能延长,采取周期性保养策略。例行保养是由专业的机械操作人员独立完成,具体的操作是在运行之前以及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比如清洗,对关键的零部件进行检测,避免零件的脱落及损坏,并填写保养相关记录的表格,操作班组班长检查监督。
例行保养可分为两级,一级保养要求对机械实施整体的清洁和润滑作业,如发现有安全隐患的零件,及时更换调整,保持机械最完好技术状况。二级保养包含一级保养的作业内容,但以检查与调整为核心原则,尤其要保持机械各部分和精密零件的完好性。此外也要注意其他保养。如换季保养,既因季节而更换更加适用的油料,及早预防冻裂的措施等。对目前存在的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以便日后的追踪。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施工规模日益庞大,现代的机械设备也日趋大型化、连续化、机电一体化,其性能与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设备故障的诊断也更为复杂。靠传统的填写值班日志等人工或半自动化的方法来维护机械设备既落后,又不客观,虽然可以有类似黑匣子之类的自动数据记录器,但也只能做事后分析。而且这种陈旧的设备维护模式,无论是数据的可靠性或实时性,还是设备的维护质量均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停机多,检修时间长,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机械已成为工程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帮手。但要使机械设备在使用寿命期限内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最大生产效能,却并非易事。而与此同时,在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层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从维修和保养两方面考虑如何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亓伟,许彦斌.浅析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中的维护保养对策[J].清洗世界,2019,35(01):28-29.
[2]阳稀明.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中远程故障诊断及维护[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9):131-132.
[3]潘涵,殷俊.基于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204.
[4]刘志国.机械设备安装调试[J].民营科技,2017(01):65.
论文作者:李明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机械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人员论文; 漏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