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局势若干紧迫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紧迫论文,局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昭示于世,已经5年多了。其经济,在持续衰退中开始呈现微弱的起伏回升迹象;其政治,在各派势力频繁较量中逐渐形成相对平稳的局面;其外交,在综合国力陡降中凭借核武库仍保持多极世界格局的一席之地。俄罗斯的曲折历程、复杂形势和微妙前景,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特殊关注。跨进期望值甚高的1997年,俄罗斯面临着诸多紧追问题,正如叶利钦总统所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改善人们的生活,把整个社会团结和联合起来”。
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人们记忆犹新,俄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专家们曾经预测,1996年俄经济将停止下降,且有所恢复,会达到2%左右的增长,成为“转折性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结果并非如此。俄经济部长亚辛甚至说,1996年是俄“改革开始以来最糟的一年”。
去年俄经济确有某些积极方面,例如:通货膨胀率从1995年的131%降为22%;人均月工资提高到80万卢布,比前一年增长60%;进出口总额增长9%,顺差300亿美元;去年11月还首次顺利发行10亿美元的5年期欧洲债券;粮食产量超过6930万吨,增长9%;引进外资稍有起色,至去年10月,吸引外资总额为120亿美元和3万多亿卢布(5618卢布合1美元,下同)。
然而,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举其大者:1、1996年俄国内生产总值为2256万亿卢布,下降6%(1995年下降4%);工业产值下降5%,农业产值下降7%(全国89个地区只有3个地区的农业企业盈利)。2、从事非法经营的“影子经济”占国内总产值的1/4(非官方统计占40%)。3、两极分化加剧,据全俄生活水平中心主任年初公布,1/4的居民(注:约合37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2万卢布。其中特别贫困者占11%,月收入不超过21.9万卢布,仅够勉强糊口。另据报道,10%最富有者拥有货币总收入的34%,10%最贫穷者仅拥有2.6%。失业人数加上企业停产或半停产造成的“休闲人员”,共有500多万人。4、至去年底,全国拖欠工资数额高达60多万亿卢布。
俄经济如此糟糕,原因多种多样。诸如结构调整缓慢,重工业优先与轻工业滞后积弊难改;“影子经济”狂獗,政府束手无策;与原苏联其他成员国经济联系未得到应有恢复;各派政治力量醉心于争权,无力抓经济。此外,“三番五次搞选举”,增加经济沉重负担;国债增多,财政状况恶化;等等。据俄总理称,“令人头痛的”税收不足、缺乏纳税纪律,是发不出退休金、工资和补贴的主要原因。凡此种种,有的是难以根治的痼疾,有的是形势逼迫使然,有的则是明知而故犯。
俄经济目前被称作“新停滞时期”。当局声言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尽快改变局面,使俄在世界经济中“占据应有地位”。为此,拟定了1997——2000年经济发展纲要,提出今年经济增长2%;到本世纪末,年增长率不低于5%,年通货膨胀率不超过6—8%;要求简化税收制度,在降低企业负担情况下增加税收收入;争取到本世纪末吸引外资200亿美元;等等。俄政府总理称,1997年将是俄经济“真正转变”的一年。对此,人们拭目以待,主要担心患病的总统“难以作出重要经济决定,经济政策可能放任自流”。俄经济危机毕竟是转轨过程中亦即发展中的问题,复兴尚需时日,但面向新世纪的经济转折曙光已依稀可见。
总统健康令人忧虑
人所共知,国家元首的健康状况关系全局,更何况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叶利钦于去年11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今年初又因肺炎住进医院。心脏手术奇迹般地获得成功,可是,作为握有巨大权力、左右国家命运的总统,他能否在数年任期内始终葆有必备的充沛精力去承担和解决繁重国务,不免令人疑虑。叶利钦总统在位,是俄政局保持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可以设想,一旦他身体不支,那么问鼎总统宝座、导致政局动荡的权力之争,则势所难免。
叶利钦深知这一切。他于去年心脏手术前夕,曾建议设立一个隶属总统的协商委员会,以便及时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其组成构想曾遭到国家杜马主席的抵制。随着总统病情变化,尤其是手术之后,斗争加剧,舆论迭起,说即使叶利钦象医生预言的那样康复,俄“也不大可能有一个全日工作的领导人”。反对派运筹总统竞选,盛传俄进入“后叶利钦时代”。
活跃在俄政坛的列别德、亚夫林斯基和久加诺夫等人,纷纷提出叶利钦应该辞职。列别德表现最为突出。少壮气盛的列氏,曾为叶利钦连任总统立下汗马功劳,叶有意回报,委以安全事务重任,为其负责处理车臣危机提供了资本。他争当副总统和法定接班人未果,被解职后,在军队和民众中的威望反而看长。他“自我感觉极好”,准备建党,踌躇满志地声称:“我想当总统,我也一定能当总统”。
策动总统下台最积极的政权机构,是国家杜马。新年伊始,它几番讨论“叶利钦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决议草案(有些议员还主张弹劾总统),虽未获通过,却作为基础保留下来。议会上下两院和政府许多负责人一再提出,国家杜马无权通过因健康原因而解除俄联邦总统职务的决定,说这不符合宪法,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后果,可能被认为是企图“篡权”。国家杜马主席也表示,“这多半不具有议会文件的形式”,将是对总统的建议。然而,斗争不会至此罢休。
酝酿修改宪法是准备叶利钦总统下台的又一信号。俄现行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极大权力,故被称作“总统宪法”。确切地说,是“叶利钦总统宪法”。因为它是在俄转轨初期,适应政治斗争需要,有悖“民主政治”,3年前叶利钦执意搞成的。今后无论谁继任总统,都很难再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如今各派(包括叶利钦的坚定支持者、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出于自身利弊考虑,普遍主张修改宪法,增大议会权力,意在防范叶利钦之后。如果议会两院找到共同语言,修宪问题可能被提上日程。叶利钦总统发言人表示不赞成,说修改宪法“有可能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危险”。修宪问题既然与总统健康状况密切关联,看来少不了还要争执。
车臣地位仍带问号
俄联邦的车臣问题,是在苏联解体的总背景下,由于这个自治共和国的分裂主义势力谋求彻底独立而酿成的一场战祸。俄联邦中央与车臣当局的根本分歧在于:前者认定车臣共和国是俄联邦的一个主体单位,允许通过谈判协商赋予它较多的自主权,但不得脱离俄联邦;后者则谋求政治上的彻底独立。俄各派在此问题上立场一致,认为俄联邦领土完整不能作交易,车臣冲突是内政,无任何自决可言。
为了和平解决车臣危机,叶利钦总统曾采取果断措施:去年9月上旬开始从车臣全部撤军;11月俄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车臣联合政府总理马斯哈多夫签署哈萨维尔尤特协议,确定5年后即2001年在车臣境内就其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对此,俄国家杜马持有异议,曾通过一项决议草案,指责这两项行动“是继续向车臣民族主义势力单方面让步,不符合宪法有关保障俄联邦领土完整、国防和安全的条款”,要求总统“重新考虑”。
经各方协同努力,车臣共和国总统选举于今年1月27日如期顺利举行。所有总统候选人无例外地都发表关于车臣共和国终将独立的声明,其中马斯哈多夫称,他一旦获胜,就马上开始同莫斯科谈判讨论双方关系的前景和正式承认车臣独立的问题。俄总理却认为,这类声明不过是为自己捞好处的竞选手段,“不必当真”。马斯哈多夫当选后,叶利钦总统在贺信中说:这次民主选举“是在政治解决俄罗斯联邦和车臣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关系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显然是为车臣地位定性。可是,马斯哈多夫却明白无误地宣称,他打算“用政治办法取得车臣的完全独立”。车臣当局还邀请世界各国领导人参加总统就任仪式。对此,俄联邦外交部作出强烈反应,指出:在2001年确定车臣共和国地位之前,外国在避开俄当局情况下对车臣采取任何官方举动,都将被视为不友好行为,并将导致俄联邦采取对应措施。这些情况预示,尽管“温和的”马斯哈多夫被称作俄联邦当局“比较满意的”车臣总统人选,不主张诉诸武力谋求独立,但也不免继续制造麻烦。
现时还看不出俄联邦处理与车臣关系的具体方案,可信的是,双方可能首先签署一项“特殊经济关系”协定。鉴于有约在先,况且车臣内部主张争取尽可能大的自决权而不改变其联邦主体地位的力量甚大,车臣仍需借助俄联邦预算恢复经济,加之俄各派政治力量都反对车臣独立,国际社会也普遍不支持车臣独立(当然仍有国家要把车臣问题作为压俄在全球外交方面让步的一个筹码),所以2001年前俄车关系将大体保持“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那样的关系”。尽管如此,车臣问题依然棘手,即使留在俄联邦,也不会平静。5年后将复如何,要看俄罗斯经济复兴的吸引力程度和车臣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总之,也还带有问号。
俄白统一并非易举
独联体形成5年多来,在经济合作和共同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体化程度并不尽人意。面对内部严重经济困难和外部受到北约东扩威逼,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提出了彼此组成统一国家的问题,叶利钦将俄白“邦联”模式称作是独联体一体化的最高模式。叶利钦年初住院期间曾致函卢卡申科,建议加快两国的统一。俄议会上下两院均表示支持。尽管在独联体内“曲高和寡”,却体现了这两个国家试图以榜样来追求的长远目标。
卢卡申科本人是当年白俄罗斯议会中唯一投票反对苏联解体的议员。如今他积极呼吁“推动俄白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加强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至于两国统一的模式,起初他并未提出明确主张。针对国内强烈的反对呼声,他在今年1月22日提出了与俄建立“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的三项原则,即:白俄罗斯“不会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省加入某个国家,我们希望平等合作”;白俄罗斯公民任何时候都不会在别的热点地区作战:“联盟应当是互利的”。同日晚,其国防部长宣称,俄白军队不会合并成统一的军队,但两个兄弟国家的军队和军事部门的协作应当更加深入。俄外长随即作出反应,表示对卢卡申科总统向俄方提出的一体化进程三原则“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同时又说,双边关系不能只以一些经济或政治问题为依据,“这样的关系只能在国家性质、意图和前景都非常接近的国家间存在”。这一番原则性对话,仍不足以说明两国究竟如何统一。
俄白是两个主权国家。白俄罗斯的反对派坚决反对两国统一,俄罗斯也有舆论提出这样的问题:宣布统一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统一国家,还是限于建立两国联盟?为什么不搞两国经济合作,而是将两国经济统一成一个经济体系,从而“为俄罗斯居民制造额外的困难”呢?俄总统委员会成员卡拉加诺夫认为,与白俄罗斯一体化虽然在近期内可能给俄经济造成负担,但从长远看,肯定会带来战略上的好处:打破俄罗斯在欧洲的孤立。俄政界不少人认为,俄白统一可能会造成俄国内新的政治局面;如果建立俄罗斯—白俄罗斯联邦,俄整个政治权力布局将不可避免地改变。总之,俄白统一还在酝酿之中,道路曲折,并非易举。
北约东扩难以对付
如何对付北约东扩,乃是当前俄对外关系中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北约组织原系冷战的产物,在其对立物华约组织解散、华约的核心苏联解体之后,本无继续存在之必要。然而,北约特别是美国,却以“填补安全真空”、“构筑全欧大厦”等为由,利用俄的暂时困难,制定了向东扩展的时间表,今年7月马德里北约特别首脑会议将接纳一批新成员——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企图保留旧的集团对抗体制,显然是冷战政策的继续。如今箭在弦上,引满待发,将俄逼到墙角于是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斗争达到白热化。
俄举国上下、各派政治力量同声反对北约东扩,国家杜马还成立了有156名议员组成的“反北约议员团”。事态表明,要北约放弃东扩计划,已不可能;而北约全然不理睬俄的态度,亦难办到,因为没有俄参与的欧洲持久和平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不久前德国总理科尔、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法国总统希拉克接踵访俄,俄总理亦于2月初访问美国,并为3月叶利钦与克林顿会晤作准备。围绕北约东扩的各种谈判还将继续,症结在于如何协调彼此的条件和要价。俄主张签署一个使它今后仍能对全欧安全进程产生影响的文件,而北约对文件的性质和条款存在分歧;俄要求对北约有可能威胁俄国家安全的任何行动拥有否决权,而北约不想给俄以任何否决权;俄要求协议一旦签署,就应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包括保障俄安全的内容,而北约坚持签署一个只规定合作总则和不需要议会批准的宪章。
美国对北约东扩最为起劲,西欧各国特别是法国,从自身利益考虑,主张重视俄的大国地位和边界安全需要,不再使欧洲出现新的分裂。法国总统希拉克最近建议就北约与俄关系问题召开法、英、德、美、俄五国会议,俄立即表示支持,认为这样的会议“应当取得各方均能接受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美持反对态度,美其名曰“北约组织各成员国,无论大小,其看法均应得到重视”。北约其他某些成员国也表示不赞成。但美国副国务卿约翰·科恩布卢姆表示,北约东扩必须以俄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为此正在研究一种“互相磋商机制”。
俄反对北约东扩,态度坚决。它通过各种渠道一再严正指出:北约东扩没有道理,它将迫使俄增加军费和扩充军备,导致修改常规武器条约,迫使俄开始更新常规武器,恢复中程轰炸机的生产;俄将不会批准俄美国两国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北约东扩将使美俄之间本来得到控制或解决的其他紧张关系更加恶化;俄还将加快独联体军事一体化进程,等等。
同时,俄策略灵活,力图变被动为主动。俄一直主张欧安组织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此抗衡北约;现又表示愿意加盟北约理事会,使其由“16+1”变为“17”。2月上旬访美的俄总理称,如果莫斯科的利益得到考虑并且北约改变性质,“不排除就俄罗斯和北约的相互关系签署某种量大的、有约束力文件的可能”。看来,俄目前不管是在财政上还是政治上,都无力迫使北约改变东扩计划;俄也很难指望在独联体国家塔什干条约基础上建立一个军事联盟。俄《消息报》甚至认为,北约东扩是莫斯科“政策不力的结果”。另据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制定机构中也出现对北约东扩感到不安的迹象。
总之,双方即使找到暂时妥协办法,围绕北约东扩的斗争依然是旷日持久的。
(1997年2月10日定稿)
标签:北约东扩论文; 车臣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俄罗斯总统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