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生产滑坡成因及可持续发展构想_棉花论文

我国棉花生产滑坡成因及可持续发展构想_棉花论文

我国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与持续性发展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性论文,棉花论文,滑坡论文,原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出现下滑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0~1997年全国棉田面积平均为5516.3千公顷,总产平均为438.0万吨,单产(每亩,下同)平均为53.1公斤, 波幅分别为14.7%、15.1%和8.7%。90年代初我国棉田面积和产量均在80 年代基础上稳定发展,1990~1992年全国棉田面积稳定增加至6302.7千公顷,总产489.7万吨,尤其是1991年创棉花生产历史第二个丰收年, 单产也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但是,此后的几年除了1994年棉田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以外,其它年份都较上年有所下降,尤其是1995年以来出现了连续滑坡,1997年已接近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1998年有可能继续滑坡。棉花总产只有1994~1995年分别比上年有所增加,其它年份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997年已降至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单产除了1995年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外,其它年份平均不足53公斤。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近年来棉花生产滑坡原因分析

(一)比较效益下降是棉花生产下滑的关键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植棉比较效益好,农民植棉积极性空前高涨。棉田面积、棉花产量和皮棉单产都迅速提高,分别由1978年的4867千公顷、216.7万吨和28.5 公斤上升至1984年的历史最高峰6923千公顷、625.8万吨和60.3公斤。 据山东省典型调查,1984~1985年种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每个劳动工日纯收入分别是4.8元、4.1元、5元、6.5元。正是由于植棉效益较好,1984年山东全省棉田面积高达1660千公顷,总产量超过172万吨, 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同时也创下了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历史最好水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植棉政策的调整和生产资料成本的上升,种棉花与种其它作物相比效益明显降低。1992~1994年,种小麦、玉米、花生每个劳动工日的纯收入与种棉花相比分别高出70%、1倍、2.1倍。此外,种小麦、玉米可以一年两作,实际收益更比棉花高得多。1995年每亩棉花的总成本是花生的1.78倍,减税后纯收益只有花生的一半;苹果生产总成本大约是棉花的1.66倍,减税后纯收益是棉花的5.19倍;蔬菜生产总成本是棉花的2.07倍,减税后纯收益是棉花的5.99倍。由于植棉比较效益的下降,山东省1992~1995年均植棉面积只有100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比1984年减少了2/3以上。

新疆的情况与山东省不同,种棉花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种植其它经济作物。以1994年为例,每亩棉花的净产值约为小麦的8倍、 油料作物的5倍、甜菜的3倍。因此,近几年新疆的棉花生产发展很快, 1989 ~1994年植棉面积每年增加约66千公顷,产量每年增加101万公斤, 单产每年增加4.3公斤。1995年全区的棉田面积已达742千公顷,单产达89公斤,总产为99.4万吨。

(二)棉种质量差是制约棉花生产的毒瘤

棉种是棉花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差是导致单产低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对棉花品种的质量问题重视不够,对种子缺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一地多种且种子混杂严重。表1 是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91~1995年连续5 年对冀鲁豫三省棉花品种质量的抽验或委托性检验的结果。

表1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对冀鲁豫3省棉种检验情况

监督性检验 委托性检验仲裁性检验

年度样品数 合格率

样品数 合格率样品数 合格率

(个) (%) (个)(%)

(个) (%)

1991

6 83.3 338 81.4_ _

1992 _

_ 47 40.4_ _

1993 37 51.4 140 7.8 70

1994 22 68.2 275 19.3 6 16.7

1995 _

_ 168 17.9 40

资料来源:《中国棉花》1997年第11期。

由表1 可知, 1992 年以来冀鲁豫三省的棉花种子质量很不理想。1993年的监督性检验合格率只有51.4%,1994年的监督性检验合格率也只有68.2%;而委托性检验的合格率更低,1993年7.8%, 1994年19.3%,1995年19.7%。另据介绍:1991年、1993年和1994年3 次对该区原种质量进行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3.3%、63.6%和0, 质量是一年不如一年。由于棉花种子质量差,播种后出苗不齐,缺苗断垄严重,有的甚至导致农户绝收或几乎绝收,严重损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给整个棉花生产带来隐患。以山东省为例:1994年籽棉衣分率普遍只有32%左右,比80年代下降了5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就可使单产减少10公斤左右。

(三)病虫害是棉花减产的客观原因

自然灾害(尤其是病虫害)是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以山东省菏泽地区为例,1992~1994年因虫害造成的减产损失每年都在三成以上。1995年虫灾虽轻,但8月下旬近20 天的阴雨又使全区的棉花减产20%以上。1992~1995年4年累计植棉面积995千公顷,因受灾造成的绝产面积达23%,平均单产只有36.5公斤,降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近年虫害逐渐向新疆棉区转移,1996年新疆有16千公顷棉田因棉铃虫危害而绝收。

(四)布局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

从70年代开始,我国棉花生产布局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后,棉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相对合理的利用,基本实现了棉花集中种植,显著提高了棉花生产水平。但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棉区比重过大也将对全国的棉花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70年代全国棉花生产布局以长江流域为重点,10年中棉花产量较上年减产的年份就有7年, 国内棉花资源供不应求,年均进口50万吨左右才能满足消费。80年代全国棉区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调整,10年中棉花产量较上年减产的年份有4年,但年际间产量波动在10%以上的达7年,在20%以上的有5年,超过30%的有2年,不仅波动频繁而且波幅大。 这个时期先是棉花资源供大于求,刺激了棉纺企业的发展,各地的“小棉纺厂”迅速发展起来,1985~1990年全国棉纺生产能力年均增加300万锭以上, 棉花消费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和一些地方对棉花政策作了调整,影响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导致棉花生产滑坡,接着出现供不应求的。90年代前几年,全国棉花总产在1991年创历史第二个丰收年后,连续滑坡。尽管长江流域棉花生产较为稳定,新疆棉区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黄河流域棉区占全国棉田面积比重过大,尤其是冀鲁豫三省棉田面积减少太多,加之单产水平低,全国棉花供不应求的矛盾十分突出。1993年下半年,尤其是12月中、下旬以后棉花市场秩序出现了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在棉花中掺假使假、虚高等级来谋取暴利,导致不少纺织企业损失惨重。

(五)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也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长期以来, 我国棉花生产主要依靠增加面积为基础的外延式增长,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内含式增长极为有限。据专家估计,我国棉花生产中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只有40%~45%,而美国农业增产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则达81%,其它发达国家也有70%~80%;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我国仅为30%~40%,发达国家则为60%左右。一些地方在行政机构和财政体制改革后,直接为农民服务的乡(镇)农技站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营创收上,使得原本很薄弱的一线科技力量变得更弱,技术推广工作严重滞后,棉农得不到必要的科技指导;也有一些地方尽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技术推广,但由于推广体系不甚完善,棉农整体植棉水平的提高并不显著。

三、持续性发展棉花生产的构想

依据国务院《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到2000年我国棉花总产量要达到525万吨。现在距2000年只有2年多时间,实现525 万吨的目标,出路何在?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增加播种面积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提高棉价,又受相关企业及国家财力的限制,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棉价接近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为了增强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近期国家已决定将现行的统一定价改为市场指导价。今后发展棉花生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只有主要依靠科技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包括有关高校)要把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

(一)合理调整生产布局

当前应对全国棉花生产布局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几大棉区棉花生产得到相对均衡发展。

首先,要稳定长江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也是我国粮食高产区,粮棉争地较突出。该区自80年代以来植棉面积基本稳定在2000千公顷左右,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已超过65公斤。本区今后仍应将棉田面积稳定在2000千公顷上下,主攻单产,力争达到总产195万吨, 占全国总产的37%左右。

其次,要稳步发展新疆棉区。新疆棉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人工灌溉,具有棉花生长发育的优越条件,同时可开垦的宜棉荒地比其它棉区多,加之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扶持和高度重视,更是促进棉花发展的有利条件。1995年,全区种植棉花74.3千公顷,总产为92.5万吨,平均单产已达89公斤。到 2000 年,全疆的植棉面积要发展到1000千公顷,单产达100公斤,总产1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左右。

第三,要恢复黄河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特别是冀鲁豫三省自然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植棉,而且有悠久的植棉历史。90年代以来,三省的植棉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度减少,1995年三省的植棉面积为2370千公顷,1996年降至1670千公顷,下降了29.5%。植棉面积的锐减导致棉花产量的减少,1984年三省的棉花产量在全国的总产量中占58%,1995年降至33%,1997年已下降到20%左右。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棉花仍是该区农民重要的经济作物。该区经过限产压锭后纱锭仍有1000万支左右,一旦棉花生产滑坡,对于这样一个用棉大区,单纯靠省外调进或进口是不现实的。根据全国棉花布局合理性的要求,本区应该逐步恢复棉花种植规模,到2000年该区棉花总产应恢复到150万吨左右,占到全国总产的28%左右;目前该区的单产水平较低,到2000年如果单产能提高到50公斤,总面积要恢复到2000千公顷;如果单产能达到60公斤,总面积只要恢复到1700千公顷。

(二)选育、推广优良的棉花品种

优良的棉花品种是提高单产的基础,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良种占增产份额的20%~30%。美国研究认为,近20多年来因新品种推广应用,棉花单产每年提高0.72公斤。我国的生产实践也证明,在促进棉花生产的科技因素中,作用最明显的是优良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江苏省大丰市1992年因种子混杂退化,衣分率只有32%。为改进棉种质量,棉麻公司在全省19个良种厂中选定泗阳良种厂作为供种基地,1993年引种示范,1994年推广种植。据农业部门的棉花生育指标测定,自1993年起,大丰县的棉花衣分率平均每年增长近2个百分点,1997年比1992 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铃重增加了0.53克,单株结桃增加了1.45个,每年仅使用良种提高衣分一项,就使农民增加收入8000万元。

我国应高度重视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依据“种子工程”计划,实行种子生产的实体化。改变现行一省有几十家“种子场”的局面,选择技术条件好的地方建立较大规模的良繁基地,组建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在种子的研究培育上,要集中农业、科研、供销等部门综合优势,联合攻关,强化科技开发,搞好种子的提纯复壮、繁育,使我国的棉花良种面积、大田品种纯度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应建立规范的良种加工厂,推广脱绒包衣技术,扩大统一供种的范围和数量,将当前的统一供种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在推广统一供种的同时,还要加速培育纤维品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产良种,以及对棉铃虫、黄萎病具有过硬抗性的优良品种。最终达到“品种区域化、种子优良化、加工机械化和质量标准化”的目标。

(三)推广适用的高产植棉技术

育苗移栽与地膜覆盖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一大特点。育苗移栽是克服粮棉两熟栽培的矛盾、争取粮棉双丰收的关键措施。移栽棉比直播棉一般增产20%左右。目前全国育苗移栽棉田面积只占40%左右。地膜覆盖棉具有增温保墒效应,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1995年江苏省在大约6000公顷棉田上进行了移栽地膜棉示范,结果表明:移栽地膜棉单产比露地移栽棉增产13.1%~16.5%。移栽地膜棉的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的比例在83%~90%,售棉品级和衣分分别比露地移栽棉高0.1~1.0级和1~2个百分点,每公顷产值比露地移栽棉高1830~4020元。然而我国地膜覆盖棉田只占36%左右,其中,在新疆棉区已基本普及。近几年新疆棉花生产发展与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密切相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是经多年试验和广泛实践证明适合国情、农情和棉情的植棉技术措施,应大力推广。先是根据情况实现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的基本普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双膜”栽培和“宽膜”栽培。此外,合理密植、化学调控,适合于各棉区的模式化栽培,也都具备一定的增产效果,各棉区应认真总结,因地制宜推广。

(四)加大力度,综合防治病虫害

棉花能否增产与病虫危害轻重有很大关系,我国目前因病虫害每年损失10%~15%的棉花产量。前几年,冀鲁豫棉区遭受棉铃虫的侵袭,造成严重危害,棉农谈虫色变。近来棉铃虫又开始向新疆棉区转移。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品种、用药、防治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积极采用和研究新的防治技术,各棉区应根据具体生态特点采取适用的综合防治体系:长江流域棉区应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兼并的综合防治体系;黄河流域棉区推行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新疆棉区应以保护利用天敌自然控制和生物防治有机结合的防治体系。经过努力如果使病虫害损失率被控制在10%以内,全国的棉花产量每年就可以增加20万吨左右。

(五)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科学施肥是棉花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农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农作物单位面积施用化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但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利用率是60%左右。今后我国棉田要增施有机肥, 经济施用氮肥和根据需要增施磷肥、钾肥。改进施肥技术,大力推广化肥深施和棉杆还田,由经验施肥改为配方施肥。

(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和棉农培训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90年代以来,全国有一些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资金费用实行了“断奶”、“断粮”,到1993年底全国30%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0%的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被停拨事业费,迫使农业技术人员另谋生存之路。此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致使大量农技人员流失。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之比为1∶100,我国仅为1∶ 1200,平均10000亩耕田不足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中国是农业大国, 要想成为农业强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可有可无。首先,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其次,应尽快建立并完善各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尤其是乡、村两级;第三,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技术职称的晋升要制度化;第四,农技推广经费要绝对保证;第五,深化农技推广工作的体制改革,在保证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待遇的同时,把农技推广成效与奖金挂钩,或农技人员与棉农联营,互惠互利,以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最终要靠有文化、懂科学的农民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要实现棉花生产从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逐渐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增产增收,就必须提高棉农的文化科技素质。通过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造就有文化、懂科学的现代农民;通过开展各种短期、中期或长期培训,使棉农掌握更多的先进的、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

标签:;  ;  ;  ;  ;  ;  

我国棉花生产滑坡成因及可持续发展构想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