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曼兮[1]2001年在《西方新闻写作技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新闻界对西方新闻写作技巧的借鉴意识由来已久,在当今信息传播全球化的环境中,这有着更为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西方新闻写作中的客观性技巧、讲故事的技巧和安排结构的技巧,其中涉及到对事实的运用、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对人情味的运用及对新闻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通过理论阐述和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分析,希望能对我们的新闻写作有一点点启发。
刘继忠[2]2003年在《试析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历程》文中研究表明近200年的我国新闻写作学术史,至今仍然没有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本论文就是尝试对我国厚实的新闻写作文献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勾勒我国新闻写作研究流变的过程。依据我国新闻写作研究发展的特点及相关社会背景,本研究把我国新闻写作研究史分为“拓荒期”、“发展期”、“党报本位期”、“改革年代”四个历史时期。然后分别重点论述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特点、现象、演变历程,并分析其相关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高度凝练我国新闻写作及研究的一般规律。“拓荒期”侧重于描述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萌生的特点,突出的新闻写作现象,及描述了我国新闻写作研究从西方新闻文化、传统文化、新闻研究中剥离的过程;“发展期”侧重于描述“阶级对立”对于新闻写作及研究的深刻影响,分析了英美新闻思想倾向的新闻写作研究的特点、现象,及国民党新闻写作的特点和基本走向和共产党新闻写作研究体系的形成。“党报本位” 时期则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及“党报本位”,论述了“党报本位”对新闻写作造成的各种研究特点,勾勒了“党报本位”的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蜕变过程;“改革年代”的新闻写作研究为本论文的重点,重点分析了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拨乱反正”,80年中后期我国传统新闻写作学的兴盛及90年代以后我国新闻写作学的深入发展叁个时期的新闻写作研究的特点、突出现象,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闻写作研究逐步走向学术兴盛的历程。本论文还分析了我国新闻写作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新闻写作研究流变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各个历史时期新闻写作研究呈现的特点、现象,高度提炼了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一般规律。详细勾勒了中国新闻写作研究的发展特点、规律、演变历程及其基本走向。最后,笔者凝练研究心得,依据新闻写作研究的基本历史事实,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写作理论体系提出了四点建议。
刘勇[3]2008年在《嬗变的轨迹》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叁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牛震[4]2012年在《文学写作手法在中西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出现了运用文学写作手法写作新闻报道的风潮。以美国为先驱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散文诗新闻"是最突出的代表。"新新闻主义"主要运用小说的写作技巧来书写新闻故事,"散文式新闻"却是借用文学性散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新闻报道。二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喻波[5]2010年在《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电视、广播的繁荣以及第四媒体的迅速兴起,对我国报纸产生巨大冲击,新闻进入“读题时代”。因此,要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站稳脚跟,争取读者,报纸新闻写作的创新已是迫在眉睫。新闻写作创新的一个方法就是将“新闻”与.“文学”嫁接起来,尝试充满文学气息的新闻写作。事实上,无论国内外,关于“新闻”能否与“文学”联姻的争论由来已久,相关的实践也在不断进行。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思潮,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在我国,许多记者,如萧乾、穆青等的新闻作品,也都是文学味十足。近年来,在我国诸多关于新闻美学方面的着作或论文中,也对新闻如何借鉴文学手法以增强耐读性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本文从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以达到创新这一角度出发,论证了新闻与文学“联姻”的可行性乃至必要性,认为积极借鉴文学手法是新闻写作创新的有效手段。并且,从新闻标题、消息导语、新闻背景、新闻通讯等方面具体探讨了新闻写作如何借鉴文学手法的问题,认为在新闻写作中,应该注重动词的提炼活用,可以适度引入散文笔调等。同时,本文还提出了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应坚持的一些原则,认为形式不能掩盖内容。就新闻工作者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创新进行探讨,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积极学习西方记者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把握好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在遵从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为广大受众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作品。
王欢妮[6]2006年在《新新闻主义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闻界的“叛逆者”,新新闻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十年辉煌的岁月,在20世纪70年代,它最终作为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整体,在人们的谴责声中分裂成一个个碎片,然后销声匿迹,基本退出了新闻界的历史舞台。 回眸世界新闻史,虽然新新闻主义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然而,不论它是作为一种新闻观念(Idea),还是作为一种报道方式(Newsreport),其出现、兴盛和衰落,都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对新新闻主义作一番理论层次的再挖掘,对丰富新闻学自身乃至对指导以后的新闻实践,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切入的,即从作为一种新闻思潮的新新闻主义和作为一种报道方式的新新闻主义,对它进行研究。对作为新闻思潮的新新闻主义,我们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新闻报道观念进行研究。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新新闻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内涵。对作为报道方式的新新闻主义,我们主要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的。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新新闻报道的主要特征、表现手法。此外,对新新闻主义的评价也是本文探讨的范围。
张雅杰[7]2014年在《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名记者,掌握写作技巧是写好新闻的关键条件。只有运用好新闻写作的技巧,写出的新闻稿件才会更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本文主要阐述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写作技巧,希望给记者的新闻写作带来一点帮助。
相玉明[8]2012年在《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写作技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产业无论是自身体制、经营模式、运作手段还是新闻制作手法都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发展不仅促进了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同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绝不能忽视媒体人在新闻娱乐化过程中,由于对娱乐化理解的偏差甚至过度娱乐化对社会和媒体本身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报纸产业作为大众媒体的第一平台,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市报的产生无疑是我国报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对整个大众媒体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本文将以都市报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入手,以求对新闻娱乐化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知和实质性的把握。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写作技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从概念、内涵、特点、表现等方面对都市报及其新闻娱乐化进行解析,为后文的开展做铺垫。第二部分,针对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写作,从文章写作过程中采集、构思、表达以及报纸排版四个方面展开,总结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应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增强其实用性、可读性、娱乐性的写作技巧。第叁部分,从新闻主体价值观的迷失;新闻写作受众需求的偏离;新闻媒体监测功能的弱化叁方面分析都市报过度娱乐化导致的不良影响,并从提升新闻写作主体的整体素质;培养新闻写作受众积极的能动作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媒体行为叁个方面积极探讨应对新闻过度娱乐化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从而希望媒体人能够合理运用新闻娱乐化写作技巧,并积极预防和应对新闻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都市报的健康发展。
马春娜[9]2006年在《中西新闻写作价值取向及表现技巧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新闻学是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植根于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分支之一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宗旨是比较中西新闻的写作现象,发现其写作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其不同的原因,研究其不同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效果,找出其互相区别的写作规律。 新闻价值是新闻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新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经常遇到的新闻业务问题。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西方新闻学者虽然没有给新闻价值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他们在谈论新闻价值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本文作者将从决定新闻价值的主体因素,客观条件尤其是五个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舆论导向,新闻职能等四个方面入手来比较中英文新闻在价值理论方面的异同。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新闻的表现技巧往往体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新闻技巧和报道手法的研究属于新闻的内涵和核心研究。新闻写作方法的比较需从内容和形式,从语言和思维以及表现手法应用等方面入手。
汪苏华[10]1996年在《西方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一 千方百计争时效》文中认为“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新闻只有24小时的生命。”——西方新闻界常用这类话语表达他们对新闻时效性的看法。西方记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影响其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见报(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离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其新闻价值越大;反之亦反。西方记者还认为:“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报纸、通讯社、时效就是金钱。”在这种新闻价值观和时间
参考文献:
[1]. 西方新闻写作技巧研究[D]. 武曼兮. 郑州大学. 2001
[2]. 试析我国新闻写作研究的历程[D]. 刘继忠. 华中科技大学. 2003
[3]. 嬗变的轨迹[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8
[4]. 文学写作手法在中西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 牛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研究[D]. 喻波. 湖南大学. 2010
[6]. 新新闻主义探析[D]. 王欢妮. 广西大学. 2006
[7]. 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之我见[J]. 张雅杰. 新闻世界. 2014
[8]. 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写作技巧研究[D]. 相玉明. 长春理工大学. 2012
[9]. 中西新闻写作价值取向及表现技巧比较[D]. 马春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06
[10]. 西方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一 千方百计争时效[J]. 汪苏华. 新闻叁昧.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