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中等职业学校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对“复合”的内涵给予恰当的定位,并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在课程设置上,才能适应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旺盛的活力。
一、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培养方向不同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并存的子系统,《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其区别不仅是实施部门的不同,更是培养方向的不同。在推行“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如果职业学校只围绕某一上岗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组织教学内容,有意或无意地降低学历证书的“含金量”,把职业学校教育混同于职业培训,不但自我否定了职业学校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使学校丧失生命力,而且难以承担职业学校教育主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人才需求的重任。
有些职业学校的校长,常常为三个月培训与三年学习取得相同的上岗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而耿耿于怀。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除了推行“双证书”制度的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上没有明确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培养方向的区别。
其实,《职业教育法》十分明确地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它职业性培训”,其培训内容非常具体地指向某一职业、某一岗位,其培养方向是使学生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必备知识、技术和能力”。简言之,职业培训是单一工种(岗位)培训,以掌握适应于一个工种甚至是一个工种的一个技术等级需要的专项技能为标志。
如果说,以往的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单一工种(岗位)人才就能满足社会需要,那末,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职业学校教育必须把自己的培养方向定位于既掌握多种技能,又有转岗和继续学习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区别于职业培训,才能使两类职业教育都充满活力。
二、掌握多种技能才能在择业时占据主动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市场求职,而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是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法则,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业竞争能力强,而且容易在双向选择中占据主动。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是“磕头作揖求婆家”、“门当户对找婆家”,还是“居高临下选婆家”,是检验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求”、“找”、“选”意味着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地位。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学生能否掌握多种技能,是否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职业学校毕业生应掌握的多种技能,可分为通用技能和专项技能两类。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专项技能将成为21世纪劳动者的通用技能。例如,汽车驾驶原来是从事司机职业的必备专项技能,在一个不长的历史阶段中,已逐渐成为多种职业所需要的通用技能之一。一个有汽车驾驶证的文秘专业毕业生或制冷维修专业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就强得多。有关部门也把汽车驾驶证分为职业和非职业两种,培训和考核标准也有了区别。又如,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字录入成为一种专项技能,并为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劳动部门为此专门制定了初、中、高级的技术等级标准。然而,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的普及,文字录入成为越来越多的职业的必备通用技能之一。再如,能否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之一。北京市旅游局规定涉外星级饭店招收的新职工,必须持有“三证”:学历证书、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市旅游局颁发的外语水平测试证书。1996年,北京市商委开始组织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外语水平测试。上海市旅游局制定的外语水平测试标准已对众多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国家旅游局已开始编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外语测试标准和相应教材。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外语应用必将成为许多职业的必备能力之一。
就专项技能而言,职业学校教育不但应该与职业培训一样,强化某一专项技能,使毕业生具有上岗能力,而且应该发挥学制较长的优势,使学生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项技能。譬如,职业学校宣传专业绝不能以取得烹饪师的技术等级证书为唯一目标,而应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既能烹调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又掌握面点师的技术,还能在餐厅中摆台服务。一名持有烹饪、面点、服务三种证书的毕业生,择业时的主动性就强得多。
三、具有转岗能力才能适应市场需要
职业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在毕业时占据择业的主动地位,而且要使学生在上岗以后还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深化改革,从业者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调节下的劳动力流动形成的,劳动者合理流动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机制,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合理流动,既符合用人单位的利益,也符合劳动者的利益。某些劳动者在流动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失业,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才能缩短或取消失业阶段。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今社会热点之一,再就业难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下岗职工的就业观念和转岗能力是重要因素。
职业学校不仅应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更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在校时得到上岗前的强化培训,更要使学生在就业后具有转岗的坚实基础。这也是职业学校教育区别于职业培训的重要标志之一。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培养方向不同,绝不能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再就业难的新生劳动力。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的转岗能力,不仅应该体现在掌握多种通用技能、单项技能方面,而且应该体现在掌握一类职业共同的专业理论方面,并能在这些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已掌握的技能迁移到新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中去。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当具有在一类相关的职业群中转岗,而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的水平。
四、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有继续学习的基础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有继续学习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的职业不断诞生,原有职业不断淘汰,一些保留下来的传统职业的内涵也不断有所变化。因此,职业学校必须为毕业生奠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从终生教育的观点看,学生经过基础教育进入职业学校,意味着定向教育的开始,不能成为接受教育的终点,而应该成为终生教育中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定向教育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学校教育是定向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奠定针对一个类群职业继续学习的基础。如果说,职业培训是针对一个职业(岗位)的定向教育,那么,职业学校教育是针对一群相关职业的定向教育,既使针对一个职业,也应该为学生在这一职业中不断晋升奠定基础。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继续学习,应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非学历教育,包括在岗培训、转岗培训、转业培训等等。对于多数职业学校毕业生而言,从职业学校毕业意味着学校教育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继续学习的结束,在他们今后的一生中,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另一类是学历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身都会对学历产生新的需求,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高等职教、成人高教、自考等途径取得高一级学历。职业学校一方面应面对全体学生,为他们今后参加非学历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为他们今后取得高一级学历扫除部分障碍。
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保证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基础,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才能使复合型人才及其相应内涵落在实处,才能使职业学校教育适应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课程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就当前而言,首先应从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入手,抓住课程改革的龙头。
职业学校的传统课程为单科分段式,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课三段组成。课程设计者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往往强调“文化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技能课服务”,而技能又往往对准某一职业(工种)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这种由前苏联引进的课程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劳动者职业变换率的提高和各种职业内涵更新速度的加快,单科分段式课程表现出明显的缺陷。近年来相继引进的双元制、MES、CBE等课程模式,打破了学科体系,强调职业分析和能力本位,强化技能训练,让人耳目一新。而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完全套用这些模式却有一定困难。CBE是高中后职业教育,MES更适用于定向性极强的职业培训。根据我国国情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方向的实际,探索既能继承学科课程优势,又能借鉴能力本位课程思路的课程模式,应得到充分重视。集群式模块课程即为按此思路推出的一种课程模式。
就课程结构而言,集群式模块课程分为“宽基础、活模块”两阶段。“宽基础”既重视继续学习的基础和转岗能力的培养,也安排了通用技能的训练;既继承学科课程的优点,在数学、语文、英语以及基础专业课中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借鉴了职业分析的思路去集合一群相关职业共同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活模块”注重职业资格导向,不但要使学生得到针对性强的单项技能训练,而且要学习与此职业直接相关的专业理论;不但要求学生必修围绕一种单项技能形成组织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选修其它模块以掌握多种单项技能提供了可能。
就课程标准而言,集群式模块课程根据职业学校生源参差不齐的特点,制定了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标准和适用于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较高标准。确定“宽基础”基本标准的原则,是让学生具有非学历教育继续学习的基础和在较窄范围内转岗的可能;而较高标准是为学生进入高等职教或成人高教扫除部分障碍,并可在较宽范围内转岗。确定“活模块”基本标准的原则,是让学生掌握从事一种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而较高标准是通过多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单项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
总之,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方向,恰当定位“复合”内涵,强化课程改革的力度,才能面对21世纪对新生劳动力需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