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主要开展小康社会的建设,其中关键之一就是创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满足城乡一体化下的要求,确保小城镇能够适应城市发展形势,是实现小城镇准确定位和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推动城镇化进程,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任务,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央总体思路,我们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意义、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了系列探究。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我国最初在三十年前就展开了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城镇为主体,城镇规划一定要满足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协调。在社会的发展下,小城镇规划建设成果有所成效,城市布局建设被人们愈加重视。然而,其理论与规划还有待完善。这篇文章我们从城镇规划的理论指导分析,全面落实新时代的城镇规划工作。
1.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1.1能够提高乡镇政府部门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然而还是存在着不和谐的情况,如资金投入不合理、环保监管不足等,既会影响人们对小城镇建设的看法,还会制约我国城乡和谐发展。通常来说,领导的关注会影响工作运行,小城镇建设也同样适用。在小城镇规划建设期间,市领导的足够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城镇的建设,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
1.2实现“三农”的需要
调整城镇经济落后的局面,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带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力建设新农村,把以往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到现代农业经济,突破以往的乡村观念,向城市社会转变。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提下,农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更多的劳动力,这时就需要把剩余劳动力带领到第二、三产业发展。新农村的发展,也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机遇条件,为劳动力专业提供了就业领域和渠道,延伸了农业发展空间。在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对农村劳动力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所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挥人口资源优势、达到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共处的关键措施。
2、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市间的项目,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并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1998年我国出台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并且,从1998年推行乡镇大合并措施,随之乡镇数量大规模减少。并且,全国省市推行大领域的小城镇规划来促进社会主义小城镇的建设。对于科学发展观,其中提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握协调兼顾的原则,确保各城镇都要顺应这一要求。然而小城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2.1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能力不足
当前很多小城镇采用的工程规划仍然是传统方式的方案举措,小城镇建设布局没有协调统一,各个地区的建设方案自成体系、自由随意,受传统思维影响,村镇工程布局、规格模式千篇一律,设计模板相似,无法展现自身特色。另外,在政府实施整改后,要按照标准采取严格监管,当前只有部分小城镇工程建设方案达到了要求,其他的还在规划的制定期间,其中绝大多数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划措施,较多操作项目仅仅在总体宏观政策下进行,管理模式不具体,遇到精细的技术环节就难以实现。
2.2基础设施配置不足,违章控制措施不全面
小城镇建设工程设施配置不足。由于规划制定不健全、经费、观念意识以及产业等原因的制约,如今,我国无数个乡镇当中,绝大多数乡镇至今都没有特设的环保配置,以及很多对于污染整治上通常是在无人监察的状态,因此加深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程度。小城镇区域缺乏相关的排水供暖设施,大多地区的基础设施缺乏合理的保养修护,使得污水排放、垃圾遍地、下水道堵塞以及环境条件差等情况较多出现。所以,当地政府必须逐渐改善和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范围,才可以确实达到城乡地区的建设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小城镇的规模偏小
规模小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小城镇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一定的规模,然而与预期目标还要较大差距。小城镇规模小就使得发展空间有限,辐射范围小,导致城镇经济受到影响,城镇功能难以发挥效果,进而小城镇发展潜力受限,阻碍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并且小城镇规模小使得资源难以集中,限制其对周边经济产生的辐射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农民负担。
2.4小城镇资金不足
资金是小城镇建设最关键的,其中涉及到很多基础设施、文教体育、社区等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小城镇投融资体系较广泛,然而最关键的还是政府资金支持,较多地区的投资渠道还是传统的投资形式。如集资建镇、以地生财等。
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小城镇发展与建设思路
3.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工作人员要意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下,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政府为人民创造的福利,是人们都乐于接受和支持的,相关建设部门要加大力度的对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广,特别是调整幅度大,改善效果好的地区,要加以表扬鼓励,积极引导农民加以参与,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3.2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工程
小城镇在实施建设工程管理期间,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准确了解当地的习俗和人文环境,从实际出发,合理的进行小城镇工程建设。在项目开展期间,操作计划、项目工期、完工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在小城镇工程开展期间针对区域具体情况对规划管理采取整改措施,提高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任务的质量水平。
3.3提高对资金的投入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要依照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小城镇建设工程管理经费,推动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任务的顺利开展。小城镇方面要针对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招商引资等途径,制定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投资商争取部分福利,进而引进相关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经费,促进小城镇建设工程管理任务的正常开展。
3.4严格按照标准,对小城镇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管理
在小城镇建设工程管理任务实施期间,务必不能选用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承包商,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不能运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低劣材料。在进行小城镇建设工程之前,要采取具体的调查研究,明确适宜的项目图纸和建设方案,严格按照标准,对小城镇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管理,要落实到工程实施期间的每一个阶段,按照施工责任标准,促进小城镇建设工程科学合理的实现目标任务。
要目光长远、切实利民。小城镇建设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鼠目寸光,仅仅看到眼前利益。要从百姓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能够真正利民惠民的项目工程,对这类工程要足够重视,让百姓享受到利益,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人们和谐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对小城镇建设更支持。
4.总结
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要进行科学全局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小城镇的长足建设发展。对于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建设的合理划定,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有着关键作用。在对城乡一体化的落实中,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数量来科学制定,并要顾全当地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全面建设发展,促进小城镇的高效、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延龙,张丽敏,李艳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4(6):90-92.
[2]黄红玉.新时期县域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外建筑,2010(8):120-122.
[3]贺海龙.新型城镇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49-349.
论文作者:李春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 城乡论文; 城镇论文; 工程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在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