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危险基因_麦当劳论文

麦当劳危险基因_麦当劳论文

麦当劳的危险基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麦当劳论文,基因论文,危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春刚过,在北京广安门内大街不知道是中国第几家麦当劳餐厅,记者要了一只贴有全球标志的“巨无霸”,随后与一群嬉笑的儿童一起轻松落坐。就像这只汉堡的名字那样,麦当劳早已不是一类商品,一块商标,一种资本扩张和价值取向,而是弥漫于政治、文化和信仰之间的气息。

此刻,美国纽约商标咨询公司正把世界10强名牌的标识贴上“麦大叔”的前额。如此荣耀就连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迪斯尼都望尘莫及。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记者斯蒂夫·乔治甚至开玩笑说:仅就"M"这个符号,它已无“新闻”可言。然而,调侃似乎刚过不久,就有新闻出现在大洋的彼岸。2001年12月15日,发生在中国西安开元商城的一声爆炸,再度把麦当劳卷入各式各样的猜测之中。或许正验证了美国FBO的一个分析:麦当劳开到哪里,哪里就有示威,哪里就有抗议,哪里就有炸弹。如同有鲜花自然也会有警犬那样始终处于矛盾之间。

《中国商界》之所以在事隔数月后才梳理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是我们在观察爆炸背后的同时,似乎有必要得出这样一个提醒:我们在关注企业利润的同时有没有必要更多关注公共安全?关注商业暴力的预防?因为血腥往往就发生在人群拥挤的消费场所。

兵马俑的武士保护不了“麦大叔”

这起爆炸如果发生在外国任何一座城市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因为类似镜头我们早已习惯于电视图像的感观。况且,这里毕竟是兵马俑主人秦始皇的故乡。

然而,就像一个怪异的棋手常常违背逻辑出手那样。距新年不到半个月,座落在西安市钟楼附近的麦当劳突发爆炸,正在该店用餐的27名顾客被气浪灼伤。一名男子当场毙命,另一名男子在送往医院一小时后宣布不治。警方后来认定,那位当场毙命的男子有可能就是这起“自杀性爆炸”的元凶,在他的衣兜里,揣着一张从重庆亡命到西安的火车票。显然,那只自制的“炸弹瓶子”是奔着公共场所去的。今天,犯罪分子的阴暗心理虽已无法揣摸,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选择在麦当劳实施破坏的背后,很可能是对社会报复的一种变态。

无独有偶,就在麦当劳事件发生后的第八天,青岛家乐福商场也出现爆炸。由于当日是周末,给正在购物的消费者带来极度恐慌,加上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现场的保安人员几乎无法控制局面。同是两个商业巨子,同是两个外资企业,这两起相隔不久的爆炸案说明,恐怖事件不仅危害着全球的公共安全,也对中国商业机构的防暴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我们的商业防范体系在突发事件中怎么会如此惊慌失措?”一位姓张的男子后来在回忆西安麦当劳事件时说。当时餐厅一片混乱,没有一个工作人员能镇定下来出面疏散顾客。即使事发的两个月后,当记者询问一位叫商华均的员工时她仍心有余悸。因为这样的事情大家从未经历过,当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是好。后来,从当地一家报纸的记者在现场拍摄的照片看到,麦当劳当时场面的确非常混乱。无论是员工还是顾客都不知道是应该离开现场还是应该继续留在现场不动,完全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反应。

公安部治安局的麻殿奎事后认为,麦当劳、家乐福相继发生爆炸告诉我们,商业安全问题已迫切地提到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案头,必须在预防方面做好细致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消费场所,企业有必要向员工灌输应付突发事件的常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保安人员得到专业化的培训和训练。这样才能保持防患于未然。

那么,为什么暴力事件总是光顾麦当劳?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场所,麦当劳的公共安全问题为什么一年比一年凸现?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

种种迹象表明麦当劳是“牺牲品”

实际上、麦当劳只不过是商业托拉斯的一种牺牲品。在热那亚西方八国峰会期间,这个“巨无霸”就曾遭到反全球化示威者的冲击。由于麦当劳惊人的开店速度和全球连锁式的模式,自然成了许多反西方文化者的借口。从1999年起,麦当劳的麻烦就连绵不断,它在世界各地遭受的暴力和袭击已不下五次。就在这个快餐巨人倍受牵连之际,美国本土的一些业界专家也开始反思。全美最大的快餐连锁业杂志《快餐国家》说,如今的快餐食品不仅对我们的经济、文化及传统价值观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还成为测量国家政策走向的“晴雨表”。这样的负担不得不让跨国公司考虑在海外投资的安全问题。这家杂志的经理人道格拉斯·琼担忧地表示,“你总不能让美国政府为麦当劳在海外配备警员和防弹玻璃吧?”

一些极端组织动员之所以把攻击美国和北约的目标选择在麦当劳身上,一是这个巨无霸深深烙着美国文化的印记,二是他们认为麦当劳推行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只不过麦当劳是个形象代言人而已;三是麦当劳在美国本土得到大量政府补贴也使它成为世界劳工组织的众矢之的。“各种矛盾就是这样聚焦在‘麦大叔’身上的,特别是9·11事件后”。全美零售协会副主席费舍尔也承认这一点。

当然,麦当劳不断全球化、垄断化的进程也表明,它的行为注定要替自己付出沉重代价。让我们从一组数字分析,1948年开始,这家快餐“巨天霸”已在世界各地的119个国家开设了2.75万家分店,平均以每17小时开办1家的速度对外扩张。资料还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3至9岁的儿童中有90%熟悉M标识,有87%对麦当劳食品有心理依赖。

而在我们身边,麦当劳的触角也不断影响着中国的消费群体,并在年轻一代中逐步形成文化的趋同。仅以西安麦当劳为例,这家一次接待顾客能力只有500位的餐厅,开业当天顾客人数竟达2000位,营业额甚至超过了100万元。这一破天荒的数字,不但打破了中国快餐业单店的销售纪录,还形成了麦当劳首次进入中国西部的轰动效应。为了让开业不至于出现混乱,店方甚至请警方出面维持排队秩序。“在这样失去常态的情况下,即使不发生这起爆炸,其它安全问题也值得店方考虑。”中国政法大学的林逵教授说。

买卖事小安全事大

麦当劳在中国的爆炸虽然只属一起个案,况且按照公安机关的分析和推理,犯罪嫌疑人也只是一种低智高报复行为,但留给商业机构的教训是异常深刻的。

上海市商委的林晓吉说,目前,国内的大型商业设施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常只为消防设施留下投资空间而对建立安全防范体系却存在模糊认识。比如,企业很舍得花钱去买昂贵的商用设备,但不一定愿意去修一条紧急疏散人群的通道。

“消费场所的公共安全实际是全社会安全的重要部分。”公安部的一位专家说。从现阶段看,我们的银行安全防范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但大型商场、旅游景点、娱乐设施的公共安全不容乐观,主要漏洞有:一、设计中没有考虑人群在突发事件时的疏散问题;二、保安人员、商场员工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三、判断突发事件的走向和处理过程中的心理素质较差。

今年1月,济南市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消防演习,结果所有实战都天衣无缝,惟独在人员疏散方面出现死角。最后“火”是灭了但“人”却没救出来。这件较为典型的事情告诉我们,从一种人道主义出发,无论是遇到哪一类突发事件,都必须以保证生命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基础。

实际上,根据麦当劳餐厅爆炸的事后分析,提前预留出安全出口有利于紧急避险。这种设施不一定只针对饭店和写字楼比如普尔马特这样的大型仓储式购物中心。除了要有正常的安全通道外,还应该让相关人员经常性地演练预案。这样发生突发事件才不至于混乱。另外,青岛家乐福爆炸案当时的现场在二楼,两位保安发现装有土炸弹的货车后,慌乱中竟将它推向底层的车库。专家认为,这样的处置是不明智的。如果炸弹在车库引燃汽油爆炸,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如西安麦当劳餐厅,爆炸物用一只饮料瓶制成,中间安装了机械表计时装置,然后以旧报纸伪装现场。事后警方认为,如果餐厅中有保安人员穿着便衣巡视,就有可能提前发现这一爆炸物,因为根据推算,从炸弹的放置到引爆将近15分钟,而正是这个关键时段,往往是突发事件撤离、疏散的最佳时机。

公安部治安局的麻殿奎最后概括性地说,商业场所的公共安全遭到破坏后,必须按以下几个紧急步骤展开应对:一是拨打警方和急救中心的电话;二是积极疏散人群离开现场;三是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并劝说群众不要围观。或许这三个ABC能成为每个消费者应对公共安全挑战的一种常备心理。

标签:;  

麦当劳危险基因_麦当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