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工业升级问题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空洞化”问题的提出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制造业是台湾经济的主导部门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经济地位在长期内持续攀升。但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了,从1988年到1994年其产值年均增长率仅维持在3.65%,大大低于GDP年均增长率,导致制造业占GDP的份额在迅速下降,由1986年的39.4%下降到1994年的29%,仅八年时间骤降10.4个百分点。按照有关经济理论和发展经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地位经历由升转降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但台湾制造业降幅如此之快,即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也是罕见的。
如果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0年固定美元)表示经济的发展水平,美、日、德制造业的发展经历大体如下:1953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由最高峰开始下滑,该年度其人均GDP为10884美元;德国制造业占GDP比例较高,从1955年开始一直维持在40%以上,到1970年其人均GDP达到16582美元时开始趋降;日本1970年每人GDP达到13100美元时,制造业占GDP比重转趋下降。而台湾制造业占GDP比重在1987年开始由升趋降,该年度其人均GNP为5298美元(当年币值)。显然,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台湾制造业地位的下降相对来说要早于美、日、德三个经济发展国家;如果按照这三个国家的发展经验,台湾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应该在90年代上半期。
再以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速度看,台湾也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在1953年最高峰时为32.9%,此后在六十年代从28.6%缓降至27.4%,70年代保持在24—26%左右,到1988年代又下降至22%,其比重降低10多个百分点用了三十余年的时间。日本制造业比重在1970年最高时为35.9%,此后从1978年开始逐渐稳定在29%左右的水平,1988年的比重仍为29%,近二十年的制造业比重只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德国制造业比重在1970年时达到45.3%,此后逐渐下降到1990年的36.9%,此后由于东西德统一,东德的制造业水平较低,使其制造业比重在1992年迅速下降到26%,德国制造业比重降幅在10个百分点左右也用了二十年时间。而台湾制造业下降10余个百分点,仅仅只用了八年时间。
与产值比重下降的趋势相一致,制造业就业比重也在迅速下降。1987年,台湾制造业部门吸纳的就业人口达282.1万人,占全体就业人口的35.2%;此后制造业就业人口开始出现大量流失,许多工人转移到收入较高和工作环境较好的服务业部门,到1994年制造业人数下降到248.5万人,净流33.6万人,占全体就业人口的比重也相应下降至27.8%。
台湾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地走向相对式微,从近因来看,主要来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岛内经济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由于汇率大幅升值、劳力短缺及工资上涨、工业用地难以取得以及其他一系列非经济因素,使台湾制造业还未来得及进行结构的全面调整和技术升级,即迅速地失去传统竞争优势。由于工资成本上升,使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动生产力水平上升的成果被完全抵消,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裹足不前。而同时,亚太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台湾无论在工资成本和工业地价方面均显偏高。以1990年为例,台湾的工资成本在“四小龙”中仅略低于韩国,远远高于东南亚各国和祖国大陆;工业地价仅低于新加坡和香港,超出东南亚各国及祖国大陆的几倍乃至几百倍。对于台湾的大部分传统企业来说,与其在岛内通过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远不如将企业移向毗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得容易。这种岛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传统产业纷纷转移生产线,形成一波波企业外移潮。到1995年初,台湾赴东南亚及大陆投资的厂商约32478家,占台湾整个中小企业的3%,占制造业中小企业的15%以上。中小企业占台湾制造业企业的98%以上,大量中小企业的移走他乡,使台湾制造业中小企业家数从1990年开始出现净下降,1990年和1991年下降幅度均为0.6%,1992年增加1.3%,但到1993年和1994年又分别减少0.6%和0.8%。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下降更快,1990年减少4.2%;1991年和1992年降幅较缓,分别为0.9%和0.3%;1993年和1994年降幅又进一步加快,均下降了3.4%。
从长期原因看,制造业地位的下降是其技术进步较为缓慢所致。由于过去台湾长期过度依赖加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种较为简单的生产方式不利于技术的快速提高,产业附加价值较低。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购进零组件后加工装配,然后制成成品出口,设备简单,技术较低。外观上是生产,实质上靠技术设备创造的附加价值不大,主要靠零部件组装以及制成品的流通行销为主要营利重点。因此有的学者将台湾的这种生产方式称之为“商业性工业化”,产业“根浅”,很容易地搬走外移〔(1)〕。七十年代,台湾实施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策略,建立起资本密集型的中、上游钢铁、石化等产业部门,但这些部门主要是公营企业,而且其产品主要是供应下游加工出口产业,由于受到经营体制的约束和高度的政策保护,从事研究开发的意愿不高。台湾官方真正注重发展高附加价值产业起始于八十年初,当时将机械、资讯、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确定为策略性产业,予以优先发展;1980年并成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迈出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一步。但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努力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无法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传统产业大量出走后,短时间内填补传统产业遗留下的空缺,制造业经济地位的滑坡便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
制造业地位的迅速下降,引起岛内各界的疑虑,关于“产业空洞化”的问题也因应而生。一般论及的“产业空洞化”部门中制造业部门的衰退,尤其是就业人数方面的衰退。“产业空洞化”的发生将导致两大不利后果,一是由于生产力相对下降,制造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从而使进口大量增加,导致巨额贸易赤字;再是因制造业衰退而释出大量劳动力,导致社会失业面的扩大。
从目前台湾的情况来看,制造业虽然出现了衰退,但并没有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
第一,台湾制造业只是相对衰退而非绝对萎缩。从产值看,按1991年固定币值,制造业由1987年112353亿元新台币增加到1994年的184952亿元新台币,增长1.6倍。虽然企业家数因中小企业的大量移走呈现绝对下降,但新开工的资本额投入却一直增加,企业规模在逐渐扩大。1987年到1994年,制造业登记开工厂家数由10721家下降到7115家,相应的资本额却从3736万美元大幅增加到8568.3万美元,平均每家新登记开工工厂资本额由348.4万美元增加到1204.2万美元,扩大了近3.5倍。〔(2)〕
第二,台湾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虽然相对下降,但仍维持一定的竞争力。一项对台湾出口产品在美、日、欧共体等世界主要市场上比较利益变化趋势的研究显示,在1994年台湾制造业出口产品比重而言,未来具有高度比较利益的产品约占六成,这些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及电子器材、纺织业及金属制品等。〔(3)〕资讯电子等产品正取代传统纺织业、塑胶品成为新的出口主力,并在世界市场居有一席之地。
第三,台湾没有出现因制造业的相对衰退而导致出口的萎缩与贸易逆差。1987年到1994年,台湾出口额由398.6亿美元增加到930.5亿美元,增长2.3倍;同期进口额由241.8亿美元增加到853.5亿美元,增长3.5倍;对外贸易顺差相应由1986年的156.8亿美元下降到1994年的77亿美元。一方面,新兴工业产品正在成为出口的主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大量外移带动了台湾中间原料及机械设备对外移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这与“产业空洞化”的后果大相径庭。
第四,台湾没有因制造业相对式微而出现大量失业现象。资料显示,虽然制造业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就业人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净下降,但失业率反而有所下降,台湾失业率在1982年到1987年曾保持在2%以上,但到90年代初期下降到1.5%左右,制造业流出的劳动力基本上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目前台湾制造业面临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不得不依靠引进外籍劳工加以补充,1992年引进外籍劳工数目为8716人,1993年上升为69130人,1994年进一步达到174297人,1994年台湾引进的外籍劳工已超出了台湾的总失业人数。
总的来看,台湾制造业地位虽然相对式微,但并没有出现许多人曾担心的“产业空洞化”现象,这与台湾制造业在经济环境剧变后进行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制造业地位的快速下降也对总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由于制造业的低迷与增长率的迅速下降,使制造业不仅无法再充当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且因增长速度较低降低了总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制造品出口方面,虽然目前台湾有近六成的工业出口产品仍保持高度的比较优势,但同一项研究也指出,从长期看台湾这些具有高比较利益的产品却多数呈下降趋势,未来比较利益仍将持续上升的产品只占1994年制造业总出口值的17.75%,而占出口值将近50%的制造业产品其比较利益将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大部分制造产业都在面临着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
结构调整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产业环境发生剧变、竞争力被削弱、产品出口减缓、增长速度下降的情况下,摆在台湾制造业面前的只有二条路:一是企业倒闭或出走,导致“产业空洞化”的发生,制造业走向没落;二是在传统产业大量外移的情况下,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保持制造业的持续增长。台湾选择了后者,使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岛内生存环境的恶化与企业大量外移,导致传统劳力密集型制造业在岛内的生产处于停滞和萎缩之中。同时,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此消彼长态势,使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工业化水平也相应提高。1987年,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使台湾制造业进入重工业发展时期。此后,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的水平,而轻工业则停滞不前,到1994年重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提高到63.6%,而轻工业则相应下降到36.4%;重工业已经成为台湾制造业的主干。按照资本及技术的密集程度划分,则从1989年到1993年,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比重由54.1%提高到61.5%,其中资本密集型工业由26.6%上升至31.8%,技术密集型工业由27.5%上升至29.7%;同一时期劳力密集型产业相应由45.9%下降到38.5%。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幅度的提高,显示制造业正在逐渐走向产业升级之路。
制造业的上、中、下游产业也进入了快速的重新整合阶段,从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上、中、下游一贯制的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已被打破。在八十年代前半期,下游加工出口产业由于仍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而高速增长,并带动了中、上游产业较为快速的增长,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使其得到较快的发展。八十年后半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下游产业开始大量外移,但由于移往海外的下游产业仍然主要依靠岛内中上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和资本设备,因此增加了台湾原材料及资本设备的出口,台手提箱的外移带动了ABS塑胶的出口,制造鞋业的外移带动了PU皮及制鞋机械的出口,而成衣业的外移则带动了聚酯纤维、布料及纺织成衣机械的出口,中间材料占台湾出口结构比重相应由1986年的33.4%提升至1994年的54.7%,机械设备由10.8%提高到16.8%。与此同时,岛内需求的急速扩张推动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钢铁、水泥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如台湾平均每人钢铁需求量已仅次于新加坡而占世界第二位。由于外需与内需的加强,使台湾制造业中间产业仍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出口持续畅旺,带动了生产迅速扩张,成为制造业增长的主动力。九十年代初,台湾制造业原来的上、中、下游一贯体系已不存在,下游产业主要转移到东南亚及祖国大陆,中游产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制造业的主干,这种转变意味着台湾产业经过优胜劣汰在向高结构水平发展,正在融入亚太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台湾制造业的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1989年,劳力密集型产品占台湾工业品出口值的45%,但到1993年已下降到34.69%;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相应由55%上升至65.1%,成为台湾工业品出口的主力;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由14.6%上升至17.5%,技术密集型产品由40.4%上升至47.6%。〔(4)〕如果将工业品出口结构与制造业生产结构变化相比较,可以发现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于其在岛内的生产比重,因此台湾资本密集产品的增加主要以岛内市场为主,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以出口为主。
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台湾制造业生产方式也发生变化。由于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劳力的缺乏,留在岛内的企业或投资他业,或加大资本投入,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1989年制造业自动化设备价值占总机械设备购入价值的比重为54.5%;但到1993年这个比重已提高到63%。〔(5)〕以每个制造业就业人员相应拥有的固定资本形成额来看,1987年台湾制造业就业人员为282.1万人,当年固定资本形成毛额为2209.5亿元新台币,人均7.8万元新台币;而1994年,制造业就业人员下降248.5万人,固资本形成毛额则上升至3349.3亿元新台币,人均13.5万元新台币。以资本劳动比(资本存量与总工时的比率)的增长情况看,1981—1985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但到1986—1990年迅速提高到9.5%,1991—1993年间为9.0%,〔(6)〕资本劳动比增长速度加快,意味着制造业生产方式在迅速走向资本深化。
制造业结构重组与生产方式的资本深化,使产品附加价值率持续提高。在八十年代前半期,台湾制造业加工技术进步较慢,附加价值率增长幅度不大,1981年台湾制造业平均每单位中间投入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为0.3334(元),1985年略增加到0.3765,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1%。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制造业在内外压力下加强技术改进,附加价值率相应提升,到1992年增至0.5202元,年均增长率提高到4.7%。
一般认为,越是加工技术先进、加工层次深的制造行业,其附加价值率也应越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附加价值率理应高于劳力密集型产业。但从台湾的情况看却并非如此,出乎人们的意外。主要为劳力密集型产业的非耐久性消费品工业,其附加价值率在1981年到1985年间略低于资本及耐久性消费品工业,高于中间品工业;但到1992年,非耐久性消费品工业的附加价值却大于资本及耐久性消费品工业,低于中间品工业。非耐久性消费品工业附加价值率提高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制造加工技术的提高,同时也得益于象饮料及烟草业这类通过专卖而保持高附加价值率的行业。中间品工业附加价值率在八十年中期以后迅速提高,主要是因为该类工业属于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的加速汰换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同时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后国际原油及其他重要初级原料价格持续下滑,加上新台币持续升值、关税大幅降低,导致进口原料成本剧降,附加价值率因此迅速上升。资本及耐久性消费品的附加价值率在1981年一度居制造业之冠,但由于增长十分缓慢,到1992年已退居到制造业各类产业的末席。之所以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主要在于台湾技术研发能力不足,象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零件严重依赖日、美等发达国家,生产利润的相当部分转移到进口国手中,使其附加价值率难以提高。因此,加强研究发展,提高技术能力是台湾制造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研究发展与工业升级
研究发展(R&D)对于台湾工业升级的意义无疑越来越重要。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制造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的贡献。1986至1990年,制造业年均增长率7.0个百分点,其中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的贡献分别为3.8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劳动投入的贡献则为负值;1991年到1993年,制造业年均增长率降至4.1个百分点,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后劲不足所致。当然,此处所指的技术进步,其包涵的内容比较广泛,凡劳动与资本投入无法解释的增长因素均归因于技术进步;但研究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无疑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从长期看,随着生产方式进一步向资本集约发展,报酬递减规律将使资本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趋减。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如果经济增长大部分的增长因素是依赖资本投入而实现扩张的,必然会因经济规模日渐扩大,而导致同样的投入得到的产出呈现递减,反过来说即是同样的产出需要越来越多的投入。从台湾的边际资本产出比率看,1986年台湾每1元新台币产出需要1.74元资本投入,但到1994年每1元产出需要的资本投入即增加到3.97元。〔(8)〕七十年代台湾的“十大建设计划”,当时总投资为二千亿元新台币,造就了十年间两位数的增长率;而九十年代的“六年国建计划”投资总额达到八兆多亿元新台币,却只能以7%的增长率为发展目标,而实际上连这个目标也未能实现。因此今后台湾制造业要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提高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出的效率,即增加每单位投入得到的产出,这是台湾制造业获得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
由于过去台湾在大力发展加工出口产业时期不太注重在研究发展上的投入,科技进步主要依靠引进而非自身的研发活动,导致台湾的总体研究发展基本较弱,水平较低。八十年代以后虽然台湾官方开始注重和加强研究发展,在研究发展投入方面增加较快,但仍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也比不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韩国。
整体研发水平不高,必然影响到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企业对研究发展活动的重视程度加强,1989年到1993年,制造业企业研究发展经费占营业额的比重平均由0.63%提高到0.86%(1992年曾达到0.94%),其中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厂商平均达到5—6%的高水平;研究发展人员占工厂员工人数的比例,由1.93%上升到2.42%,新 竹科学工业园区中的厂商,几乎有一半是海外学人回台湾创设的,各公司的总经理中博士、硕士、学士各占三分之一,大大高出其他行业的平均素质。从各行业分布情况看,重工业的研究发展提高较快,轻工业则变动不大,某些行业甚至出现衰退。很明显,研发活动在台湾传统产业中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尽管如此,台湾制造业的研发水平还是无法与美、日甚至韩国相比。企业投入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平均比重,美国在1988年为4.8%,日本为3.3%,韩国在1989年为2.1%,都远远超过台湾。台湾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之所以偏低,与台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有密切关系。台湾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占台湾企业总数的98%以上的中小企业是台湾外销的主力军,曾为台湾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是其最大的优点,但在科技研发活动方面,却因为规模小、资金有限、科技研发的风险高及中小企业多从事的是技术简单的劳力密集型产业,是一个薄弱环节。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一项新的重要高技术往往意味着高资本。仅以高科技的半导体产业为例,在1987年开发1M(百万位元)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约需7千万美元,1989年开发4MDRAM增加到1.5亿美元,1994年开发16M DRAM则需要3.5亿美元以上,最大的英特尔(Intel)公司年营业额近80亿美元,只要以其中的5%投入研发,就是4亿美元,这数字比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厂商联华电子公司的年营业额还多1亿美元。因此,以台湾目前的企业规模结构,显然难以在研发活动上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抗衡。
由于企业投入研发足,使台湾产业技术的水平与规模受到极大限制。目前台湾产业技术大多停留在对生产制程、产品的改进等较低阶段,技术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厂商六成以上的技术依赖引进。目前台湾厂商技术引进的方式大多以签订技术指导或技术训练的合作契约为主,引进的技术项目主要是以代工生产(OEM)方式承续发达国家的加工技术,关键性技术引进困难,所引进的技术质与量均不高,且经常雷同。而且,由于岛内厂商研发能力普遍不足即便引进一些先进技术,有些也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做到技术“生根”。随着台湾制造业结构层次的提高,今后对产业技术的需求将逐渐以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制程的关键技术为主,鉴于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关键技术不可能继续依赖大量引进,必须加强技术的自主性。
既然民间企业研究发展能力不足,官方在研究活动便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在产业技术方面,官方主要通过财团法人研究机构,以科技专案计划的形式,开发关键技术,再公开移转民间企业投入生产。在有关研究机构中,工业技术研究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约有一半的厂商与工研院建立了合作开发、技术移转、技术服务等技术关系。
客观而言,在台湾企业研究发展薄弱的情况下,官方介入科技研发活动、聚集社会资源推动科技进步是十分必要的。但经由官方推动的科技计划或重点项目,与企业进行的科技研发活动相比,很难完全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不可避免的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目前台湾的科技研发活动,采取“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兼顾的规划方式,先由集中产、官、学界参加的“科技会议”做出结论,然后由官方依此颁布“科技计划”或科技研究项目,委托工业技术研究院及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研发,最后将技术扩散到企业。这种方式,较之前单纯的“由上而下”离市场更近了一步,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台湾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协助地区产业技术的提高、技术发展的市场导向、促使技术发展或引进扩散到企业等方面,做的都很不够;再是研究人员未与企业形成共同利益与风险,在工作的主动性方面显然不及私营企业的科研人员,等等。这些弊端,影响到官方主导的科技项目的最终落实程度,使一些研究成果不符民间需要。
台湾工业升级的策略,一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自动化改造。高科技产业是工业升级策略的重中之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可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科技产业尤其是资讯电子产业发展较快,正在逐步象过去的纺织、塑胶业那样成为制造业新的主导产业。从长期看,由于台湾拥有相对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尤其在资讯电子产业方面具备较好的技术基础和迅速、准时交货的特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将是台湾未来具有国际比较利益的领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凭借;而且由于资讯、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有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但一项研究也指出,从目前情况看,虽然资讯电子产业的发展相当引人注目,但还没能够象过去的纺织、塑胶业那样全面带动岛内相关产业或整体经济的发展,而是一枝独秀,对岛内其他产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度都比较低。因此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是电子产业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象纺织、塑胶等传统产业却继续滑坡,重化工业的增长也远不及电子产业。
所以形成上述局面,一方面在于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深度不够,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依赖进口,生产主要集中在下游加工装配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上、中、下游生产体系,因此导致科技产业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均较低;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升级速度有待提高,目前岛内一些传统产业由于升级缓慢,在生产领域利用资讯、电子技术的速度滞后;台湾的资讯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但岛内资讯化的程度却是十分落后,1993年台湾平均每人用在资讯服务上的金额不及美国的11%、日本的18%、新加坡与新西兰的21%,出现“生产旺盛、使用不足”的现象。当然,这种情况也处在变化之中,如资讯业的繁荣,正带动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科技产业正在呈现由下游向中、上游延伸的势头,如果假以时日,台湾在产业技术的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凭借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将会逐步脱胎换骨,形成一个以科技产业为主干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这对今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刘进庆,“台湾经济体质总体检”,载《台湾经验再定位》,第74页;
②.(台)《“经济部”编印,《国内外经济统计指标速报》,1995年10月;
③.叶律言“未来台湾出口产品比较利益变化趋势分析”(台)《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18卷第12期,1995年12月;
④.(台)“经济日报社”编印《经济年鉴,1994》,第276页;
⑤.赵文章,“近年来我国产业升级成效简析”(台)《今日经济》,1994年11月;
⑥、⑦.“经建会综合计划处”,“台湾制造业结构之变迁”,《自由中国之工业》,1995年9月;
⑧.《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5》,P.63。
标签:台湾经济论文; 资本密集型产业论文; 产品附加价值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台企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传统制造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