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有效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材料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历史高考材料分析题显得难度较大,考生容易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材料分析题并非直接摘抄原文原句,既要注意各段材料之间的关系,又要注意解答时的专业术语运用,考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才能解答。为此,高考历史材料题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调答题时要“表明观点”
答题时没有表明观点是许多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没有表明观点,答材料分析题时必然泛泛而谈,不肯定也不否定,不赞成也不反对,笼统含糊,不能切中要害,失分就成为必然。
例如,一道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材料题,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此题,不少学生回答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会加快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等;但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如随着更多的境外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最后却没有表明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类,或忘记了表明态度,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明态度。又比如,一道有关几则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的题,要求考生回答“应如何理解‘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回答时许多学生都在“三民主义”的理解上大做文章,说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民权主义就是要建立“中华民国”,民生主义就是要平均地权等。但直到结束,最后也没有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态度。
再如,某材料题提供了以下材料:“(材料一)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据《环球时报》2005年8月24日报道:1992年,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打算将这天定为全球纪念日,没想到这个提议遭到了许多墨西哥人的反对。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还于当天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不仅如此,许多土著居民坚决反对人们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每到10月12日,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鉴于印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材料后的问题是:“你觉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利大还是弊大?”回答中,有不少学生把答案写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出现了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同时又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给许多国家、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说了一大段,却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阅卷教师无法得知考生的观点,得分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解答材料题时一定要表明态度,决不含糊,以切中要害取得应有的分数。为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不妨挑出些典型例子让学生判断失分原因,归纳结论,以提升对解答材料题的能力。
二、强调答案不能“散”“缺”“乱”“虚”
学生在高考答题过程中,不注意表明自己的观点,答案往往会有“散”“缺”“乱”“虚”等问题,以致丢分严重。“散”是有损材料题得分的典型情况,是学生在应考中常犯的毛病。主要表现为:答案要点不清晰,形散神散;没有切中要害,题目只要求答几个关键词,学生却把它复杂化,写成一大段,写来写去,最后反而没有抓住最传神的词,从而影响了得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拿不准应该答哪几个字,生怕答错了一分都没有;相反,如果多写一些,总会更好看,而且也更容易挨上答案的边,给阅卷教师的印象也会更好。殊不知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缺”是指考生的答案不完整,丢三落四。每道高考试题都经过了专家的精心设计,以准确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有些材料题设计的问题是要求依据材料作答,而有些则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如果考生没有把题目审清楚,很容易造成答案不完整,缺这缺那,轻易失分。
“乱”是指答案逻辑不顺畅,给人一种东拼西凑、东拉西扯的感觉。特别是对题目没有太多把握,对材料也没有看懂时,答案也会表现出这些特征,没有逻辑性。一看到这种情形,阅卷教师就知道该考生对题目没有把握,只是胡乱作答,给的分自然也就很低。
“虚”是指考生在答题时,分析不深入,言之无物。常常表现为答案泛泛而谈,没能击中要害。这种情况出现,通常是考生平时没有注意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答题时只把现象重新叙述一番,几乎等于没有作答。有的考生平时没有注意学科专业术语,答题时没有使用,自然很难言中要害,分析不深入,即使答出来的东西挨上了边,也没有分量,更不够精辟。
例如,某材料题提供了以下材料:“(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题后的问题是“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要答好该题,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即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后这一段时间。如果答案内容超过了这一时间段,写成随着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强,民国后期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破产;随着侵略的加强,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到学习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等等,这样的回答对应的时间段明显不对。而说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强,按其思路下一句应写自然经济出现解体加快的局面,考生却把笔锋转向写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答案很混乱,答案中没有写到关键性内容,有明显的“乱”“缺”现象。其实要答好这一问,一方面要注意时间段,一方面要注意层面,即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层面,答成:经济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政治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引进自然科学,兴办新式学堂。如此解答,才符合要求。
三、强调解答时的几个有效“步骤”
材料分析题虽然很难做,但只要掌握了几个有效的步骤,解答好材料题也不是很难的事。
1.学会做记号
带着问题读材料时,学会围绕问题在材料中每一个独立意思的地方做记号,最简便的方法是打上一个勾。就像一个探险者第一次到达一片原始森林一样,为了在后面答题时不至于迷路,边读边做记号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尤其现在是电子阅卷,题卷不会交到阅卷场,考生可尽管放心地在上面做记号。
2.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相关处
材料题的材料、问题都体现一个“新”字,材料都不是来源于课本;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字叙述(文言文、现代文),还有数字表格、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地图、实物图、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要求考生在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还要能准确地解读、分析、评价图表所反映的内容;等等。但不管多新,总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如能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就能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所以考试时考生既要联系教材,更要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有的问题中,材料只是一个信号,一个提示,正确回答需要考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系统的基础知识。
3.关注设问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间的关系也有玄机。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每一设问逐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甚至下一设问是上一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答案。若考生能借助并把握其微妙关系引导思维方向,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由此表明,材料分析题虽难,但总会有解题的突破口,出题是让学生解的。
4.按问作答,依分定值
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的,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上。还有,答题时要关注分值,一般来说,高考材料题的分值的多少决定答题文字的多少,基本上是一分一个要点,不要在同一个要点上多浪费笔墨。同时,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实事求是,一方面不要拘泥于课本,材料仅以教材知识为背景依托,答案一般在教材中没有或没有现成的文字表述;另一方面要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因为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带有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拨开云雾,去伪存真,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例如,有这么一道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之后的问题是:“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要正确回答该题,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到双方的不同点。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显然双方评价事物的立足点有所不同。然后根据以上发现,在材料上做上记号,如材料一中“打破”“否定”“触动”“一大跃进”等几个词应该被做上记号;再就要注意前后两个问题的关联,其实前后两个问题是因果关系,再看看给的分值,再来确定答几点。如此,不难作出正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