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润物无声论文_种寅秋

语文课堂需要润物无声论文_种寅秋

——从文本出发的启发式教学

种寅秋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西校) 277000

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伊始就把学习目标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的推动之下,这种在讲课之前先用一张幻灯片以1、2、3的形式罗列出本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然后请一名或全体学生把这些目标读一遍,以“我们首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导入课堂内容的教学模式,开始风靡于各所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和各科教学之中,以至于有些教师会因为此环节的缺失而被完全或部分否定。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已成为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标志,成为学校领导和专家评委评课的标准,当然也成为了教师们抛砖引玉的第一场“独白”。

他们将“教学目标”中“教学”二字转换成“学习”二字,于是乎,这些原本指导教师如何教学的“教学目标”转眼间成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学习目标”。且不说这一张幻灯片能否真正起到学生学习的指明灯作用,即使仅仅是流于形式,对于某些科目而言这或许并无大碍,而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其杀伤力不可小觑。

孩子的精神世界最初是由童话和寓言故事一点一滴填充起来的。我们总是会在讲完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之后,才告诉孩子这则故事的寓意如何如何。有没有一则寓言在讲故事之前就先告诉孩子,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诉他们这其中蕴含了某某道理呢?而语文课堂的主题就是这一个个故事,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而不是我们在讲故事之前就告诉他们!

所谓真正的习得,都应该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主动思考的结果,尤其是对于语文这一内涵和外延都无比丰富的学科,更是如此。这一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当中最为明显。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为例:

这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领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

如果我们在课堂伊始,便将这一教学目标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出示给学生,我们的课堂该如何进行?我们的重点要如何讲解,难点要如何突破?我们已经把重难点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告诉学生了,同时也把读完这篇小说后应有的收获直接告诉学生了!那么课堂的任务就只剩下一点:直奔主题,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之后稍作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有的教师还会在下课之前问学生诸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之类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出示完目标之后,学生就可以异口同声地说出标准答案。那么我们所谓的启发式教育在哪里?

若在课堂伊始不将此目标出示给学生,我们可以以任何一种适合这篇课文的启发式教学,引领学生由“一头雾水”到“恍然大悟”,把他们脑海中那一个个雾水般的问号转变成一个个顿悟似的叹号,让学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去懂得这篇课文能使他们得到什么。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最首要的教学目标。

又比如这是一篇小说,有些教师开始就会向学生说明小说这一文体,然后告知学生小说有三要素,分别是人物、环境和情节,于是整个有血有肉满含情感的故事就被机械地分解成这三个毫无感情色彩的部分去讲解。首先从人物出发开始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接着“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划分出相关的故事情节”……这些与文本内容毫无瓜葛的知识和问题,从一开始就已经使学生距文本于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了,如何才能把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拉回文本之中呢?而文本才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开启学生精神世界之门的钥匙,脱离了文本的语文课堂,就像是在修建一座空中楼阁。

我们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扎根于文本之内。如,从课题《最后一课》入手,逐层深入地启发提问:“这是最后一堂什么课?”学生会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紧接着:“这是谁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呢?”学生会说“哈默尔先生和小弗朗茨”。如此,小说的主人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出来了。同样的提问目的,只有教师始终从文本本身出发,教师的语言始终在文本之中,学生才会脱离课堂的束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中去。

对于本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我们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了解本文的作者都德及其写作背景,通常的做法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作者都德……”,然后幻灯片出示都德的有关介绍,让学生读。师问:“那么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的呢?”随即出示背景资料,让学生读,然后再进入文本的学习。

要想使学生至始至终都不知不觉地停留在文本中,我们可以紧承上面的两个问题,“哈默尔先生和小弗朗茨都是法国人,为什么他们却是最后一次上法语课呢?”

学生很快会找到第十六段哈默尔先生在上课之前说的一段话:“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从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小学里,只准教德文了……新教师马上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文课”。

我们继续乘胜追击:“柏林是哪里,为什么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省只准教德文呢?”

结合前文的“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两年来那些坏消息,吃败仗啦,抽壮丁啦,征用物资啦,还有普鲁士司令部的命令啦”,从而引出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国土给德军。此时再出示相关的背景资料,就是从文本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储备之上,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扩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应该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最好诠释,也是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途径,更是学生需要的最佳习得方式,它比明确学习任务与学习目的更重要!

论文作者:种寅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需要润物无声论文_种寅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