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源县中学校)
摘要:有道是“要成才,先成人”、“德才兼备才是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中已经规定了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良好品格等。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身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滋润学生,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有的后进生对教师的说理产生反感,听不进去,便需要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学生思想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生物学是一门充满辩证法的自然科学,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都是辩证的发生的。教材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极多。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深刻且广泛地影响着人类活动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是生物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化观点贯穿于生物教材体系的各个章节,体现在内容的不同侧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各生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等。在“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教学内容中,着重论述了有关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渗透,有益于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科学观。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从化学组成上说,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除病毒外,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是由C、H、O、N等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在生物体内,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又构成了各种化合物,由各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而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界最普通的化学元素所构成的,从而揭示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均统一于物质。 在美国,1991年,美国卫生福利部出版了《健康人民2000: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国家目标》,其中把性教育列为国民健康目标的一项重点内容,通过国家级法律文件对包括性教育在内加入到教育的内容中,希望从中培养学生全面的性健康认知能力,而在我国,相关的文件还很少。中学生物有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但教学中一闪而过甚至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现象却不少,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发生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学中除了教授人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外,还应通过如《中小学性教育知识》等电教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战胜性冲动。破处了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在高中生物绪论的教学时也可渗透德育教学.在讲生物学的发展史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例如:李时珍,童第周 等科学家的实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出发。结合课本内容,结合时代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切忌漫无边际,也不能空洞地说教。这一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课前认真备课,通过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实施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之,生物课堂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教学不仅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上,而且要深入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心灵,如果教材中有的章节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必须抓住,不能错过,而且要在备课时就把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步骤落实到教案里,同时也要善于利用课堂上随时出现的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偶发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
论文作者:孙银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教材论文; 生物论文; 生物体论文; 生物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