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如果说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集大成的重要历史地位,那么这种集大成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济思想上,恰似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济思想,主要有经济改革、经济开放和经济发展三大方面②。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作一概括研究。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统筹兼顾发展。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统筹兼顾发展,主要表现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新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等几个方面。当然,这些方面的以人为本本质及其规律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充分地演绎和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过程。

一、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想

1.党的十六大之前我们党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和丰富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发展道路。其基本内涵,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③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首先精辟论述的。虽然我们党在十六大还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但是这一论述乃是科学发展观的萌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个过程中,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述也不断完善和具体。

2003年7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前夕,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促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④这既是对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作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基本思想的细化。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分配关系尚未理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忽视职工利益等不良现象,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自此,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思想,尤其针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强调和贯彻落实的越来越坚决,内容越来越详尽。

2003年11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⑤2004年3月,胡锦涛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⑥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目标。”⑦这就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高度,对我国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体制、人力、科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9月,就“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⑧问题,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交代。”⑨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坚持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⑩2006年8月,胡锦涛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问题,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角度,重申了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9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向国际社会表明:“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1)。

2.党的十七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的完善和实施的部署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重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使我国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关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内涵,作出了更为具体的部署:

——对于“科技含量高”,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对于“经济效益好”,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确定下来。

——对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指出这“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从而使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把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化、生活化了。

——关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等。

这些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渗透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论述和部署,既有战略高度,又有机制建构;既可具体操作,又“全面系统可持续”。

二、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具体形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具体内容,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在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或具体形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2)(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建议”第二部分,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分,在论述“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里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方针。第一,提出它是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第二,强调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指导方针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定位,就把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想具体化了。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居首要地位以及其意义

无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申和深化,一直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首要地位。由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基于国情的固有、本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农村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过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实践化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之一,构成五个“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首要内容,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走向一元化这个必然趋势的客观要求。

3.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是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或者说,统筹好城乡发展关系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因为倘若没有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格局,离开了城市的支持,仅仅靠农村的自我发展,是很难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性伟大任务的。

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内容绝非仅仅一个城乡关系可以完全概括,农村还有农村内在的一系列复杂经济关系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农村产业内部有农、林、牧、渔行业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协调发展规律,各产业内部各有其种或养与加工、营销、储藏、运输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结构中工、商、建、运、服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规律,更有农村人口、劳动力以及农村科技人员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规律,等等。这些城乡之间和农村内在复杂经济关系以及其发展规律,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才可能全方位地深刻把握,并到位地正确处理好。

4.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的各种具体形态

上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复杂关系,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有一系列具体表现形态,统筹城乡关系只是其中一种。

第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区域发展”。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发展总目标、总原则等宏观战略上必须一盘棋。例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等等,不能各省、市、县等地各行其是,必须全国统一。其次,全国东、中、西地区、各省乃至各市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点、自然资源禀赋等差异大,各省或各市的城市对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差异大,这一基本的国情、省情、市情,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持续推进,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即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相互促进,避免相互掣肘;保障全面发展,避免顾此失彼;保障协调推进,避免“单兵突进”。这些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顺利和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农村肩负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别责任。“自然”主要在农村。在农村工业大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城市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农村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不仅当前至关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对外经济关系的处理。就拿农产品而言,虽然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但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其总产值和总产量对于国际农产品的供需有不可小觑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中国13亿人的粮油不能自给,全球粮油价格必然猛涨。何况,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2010年已比2001年增长了203.6%,进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19亿美元(13)。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是必然的。因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而且越来越重要。

第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上述各种复杂经济关系处理中的共性,是必须统筹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这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竭动力的根本所在。

第六,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14)

第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坚持以农民为本。广大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利益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三、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的基本思想

1.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现状和目标的思想

城镇化程度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发展观关于我国新城镇化的现状、目标和历史地位的思想,用中央领导同志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稳步发展,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15)。正确把握新城镇化的现状,加快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关键是把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的一系列基本思想落实到位。

2.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规律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新城镇化,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城镇化。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新城镇化,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尤其工业化水平及其发展速度所决定的自然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以自己为原点和龙头向外扩张,周边乡村人口持续不断地向城镇转移积聚,逐渐形成日趋富裕繁华的城市群落和“经济圈”。对于农民来说,城镇化虽然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但这种身份转换绝不是单纯“转户口”,而是工业化在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转化中,由于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而不得不进行的身份转换。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正常情况下,只有当城市群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时,才有“城镇化”的需求市场。那种不顾甚至脱离工业化水平的先城镇化,再工业化的过度追求“城镇化率”的现象,违背了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无异于揠苗助长。城镇化的这些一般规律,也就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质的城镇化。除此之外,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的基本思想,具体演化为我国城镇化的一系列新特征。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新城镇化特征

第一,新城镇化的以人为本性质。我国的城镇化新在既有城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中国特色。一般特征,即遵循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特色,即坚持以人为本。即我国的城镇化立足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现代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

第二,新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性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基于国情,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特有发展规律。那种脱离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味地盲目照搬外国“城镇化率”“成功经验”,主张向外国高城镇化率硬靠拢的现象,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第三,新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质。即我国的城镇化必须做到“全面”——城镇功能不可残缺,城乡建设必须统筹兼顾。我国的城镇化目标不只是发展和建设城镇本身,还同时包括建设好城镇周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好乡村经济,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并进;“协调”——城镇和乡村社区设施都要配套,统筹城乡的管理机制要健全,城乡共荣的功能“协调”;“可持续”——城镇和乡村规划、设计要“瞻前顾后”,既利于当代发展,又利于代际平等,给后人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生态空间。

第四,新城镇化的“统筹兼顾”性质。我国新城镇化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着重处理好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其次要处理好大中小城镇建设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还要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城镇化的规模、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应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城镇化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等等。

科学发展观关于新城镇化的基本思想十分丰富,要充分挖掘、认识,并切实用之于推进新城镇化。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城镇化道路,将有效地加快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一元转化的历史进程,在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深远的历史作用。

四、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想

1.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和要求的权威观点

基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世情和党情,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想,集中表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又是战略举措,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绝不仅仅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16)(17)。对此,胡锦涛强调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并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意义上,要求“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18)

2.科学发展观关于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关于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想,具体主要表现在转变的形势、转变的方向调整和转变的内容及时间要求几个方面。在转变的形势认识上,可以概括为“三个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在转变的方向调整上,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向”: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转变的内容和时间要求上,可以概括为“八个加快”,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9)。

3.科学发展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历史使命的基本思想

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状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述基本思想具有非常大的紧迫性。目前,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背离了科学发展观而出现相当严重的不可持续性后果。一个突出表现,是GDP至上的集约式乃至粗放式高碳经济居主导地位,民生导向的生态文明低碳循环经济(20)在全国经济发展方式中占比甚微。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仅资源环境承载力将超极限,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劳动者的积极性)将降低,还有导致人天矛盾、劳资矛盾激化的可能,甚至还有导致新中国60多年的举世瞩目成就付之东流的严重后果。

从世界各国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态势和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关系规律(21)看,具有同样的紧迫性。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共有两次转变,即粗放式向集约式和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第一次转变,即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诞生了工业文明以物为本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高碳市场经济。虽然工业文明以物为本高碳市场经济曾一度带来人类发展的突飞猛进,但代价十分巨大。以物为本的金钱至上发展理念,人彻底异化为物的奴隶(22),导致了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再次表明:人类潜藏着或在蕴蓄着葬送已有文明的可能性(23)。因而,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世界各国对非循环式经济的指责越来越严厉,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越来越有紧迫感和共识性。

这里需要深思也值得深思的是,在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中,中国落伍的历史教训——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被西方列强肆意侵掠了一个多世纪(1840-1949年)。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第二次转变,即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的当下,中国还能落伍吗?不仅不能再落伍,而且是加快发展的一次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纪性历史机遇。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最为重要的,就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粗放式向循环式跨越转变。从其意义的重大深远看,可以定位为我国第二次跨越卡夫丁峡谷。也就是说,如果说第一次在社会制度上跨越资本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确立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地位,那么这次跨越经济发展方式的卡夫丁峡谷,就应是全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战略举措。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抓住这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

在当下,深刻把握抓住这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集约式发展与高碳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运用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眼光洞察这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球可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经济变革;以政治眼光洞察这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24)的重大意义;以立足人的发展的历史眼光洞察这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的异化-复归历史本质、金钱至上的物本发展理念向人本回归的深刻历史内涵;坚持并不断发展完善“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25),借鉴世界各国推进发展方式第二次转变的先进经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五、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思想

1.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意义的基本思想

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观关于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想,基于当今国情、世情,意义重大。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基本国情中,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基本世情中,最为重要的是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代,技术立国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核心技术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杀手锏。在这样的国内外情势下,要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从整体上振兴民族经济,就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不下决心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在相当多的现代产业中缺乏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严峻局面,也就改变不了我国许多领域的国际“打工仔”地位。也就是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意义非常大。

2.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目的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决定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性上看,自主创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当然,就国际竞争中我国某种产业或行业来说,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某个企业来说,可以在一定阶段上,在某些项目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目的,但这仅是局部、阶段性的目的。这些“目的”相对于最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来说,也只是手段。着眼全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就必须始终牢记自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路径的基本思想

实现自主创新,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是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思想中,抓住自主创新关键——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好教育立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须知技术立国的技术不是一般的技术,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花钱买不来关键技术,更买不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新中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或教训。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怀揣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愿望,积极与外资合作。结果,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没换来,市场却没有了!这个沉痛教训必须吸取。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需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获得,唯一可靠路径是自主创新。那种寄希望从国际资本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国际资本垄断集团攫取全球财富的性质所决定,基于国际剩余价值规律,更基于他们视社会主义为攫取全球财富的最大障碍的敌对性质(26)。关键技术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取得,唯一可靠路径是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自主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的关键是教育。一个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乃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人才,主要靠自己培养。我国拥有的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国际一流乃至领先的技术以及相关人才,靠的是自力更生,既不是靠买,更不是靠引进。为此,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思想,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大举措,必须认真实施。

4.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规律的基本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思想,要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科技创新的可持续长效机制。首先在体制机制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做到自主创新理念的确立与普及、鼓励创新环境的营造和维护、法规政策体系的完善与落实、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及其组织形式的完善与创新等等方面,形成相互支持、一举数得的可持续长效机制。其次在把握自主创新规律上,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把自主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才的自主培养与对外引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保障与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激励等方面统筹兼顾起来,以形成高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合力。对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明确的要求和部署。胡锦涛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17页。

②详见程恩富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该书作为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③《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1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第34页,第37页,第36页,第39页,第39页,第41页,第43页。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求是》2005年第20期。

(13)转引自马志刚:《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与启示——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北京]《经济日报》2012年9月29日。

(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求是》2007年第21期。

(15)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求是》2010年第11期。

(16)托马斯·弗里德曼:“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转引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北京]《人民日报》2010年3月1日。

(17)参阅程言君、王鑫:《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基础和历史使命》,[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杨圣明、李存煜、程言君:《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北京]《管理学刊》2011年第4期。

(18)(19)《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光明日报》2010年2月4日;程言君、王鑫:《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基础和历史使命》,[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20)生态文明低碳循环经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高碳市场经济而言的经济形态,其历史本质指向人的异化复归和人的全面发展,其经济特征是资源循环利用并使废弃物排放最终趋零,其技术基础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高度发展。程言君、王鑫:《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规律基础和历史使命》,[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21)人类文明历史形态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文明历史形态沿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轨道循序质变升华是一般规律。所谓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关系规律,即三者相互适应的规律,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各有与之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这一规律用关系式表示即:农业文明-粗放式-低碳自然经济,工业文明-集约式-高碳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循环式-低碳循环经济。程言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动因和历史方位的文明形态视角研究》,[上海]《海派经济学》2008年第3期。

(22)由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是人的奴隶,到人是物的奴隶(“人不再是人的奴隶,而变成物的奴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94-95页),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垄断制度决定的必然。具体表现为雇佣工人异化为资本增值的奴隶,资本家异化为剩余价值规律的奴隶——人格化的资本。程言君:《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基础》,[上海]《海派经济学》2012年第3期。

(23)“按现在的发展模式走下去,要不了多少年,全部地球资源就要为现阶段的人类文明所耗竭,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总崩溃。”根源在哪里?金钱至上。《关于21世纪生存的温哥华宣言》:“利己主义是千万人与其同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缺乏和谐的首要原因。”陶伯华:《大飞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574页。

(24)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北京]《人民日报》2010年3月1日。

(25)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三种历史形态,即“公平初步型”、“公主私辅型”和“公优充分型”。程言君、王鑫:《坚持和完善“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时代内涵》,[北京]《管理学刊》2012年第4期。

(26)程言君、王鑫:《坚持和完善“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的时代内涵》,[北京]《管理学刊》2012年第4期。

标签:;  ;  ;  ;  ;  ;  ;  ;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