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环境下用Delphi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曹磊[1](2021)在《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均突破一万亿斤,粮食的安全存储问题也随之而来。粮食在存储时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虫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粮食的霉变和虫害。每年我国都会因为粮食的霉变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开发一款粮库测控系统至关重要。我国现有的粮库测控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感器技术落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不高、扩展性差、缺少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有些还需大量布线等。为此,本文基于Lo Ra无线通信技术给出一种集测量、控制、管理于一体的粮库测控系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粮库管理软件设计。主要包含粮库信息设置、粮情检测、设备控制、报警处理等功能。粮库信息设置包含对用户信息、储粮信息以及粮库信息的管理;粮情检测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方式;报警处理仅当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时会触发;粮情显示通过立体图、折线图和报表三种方式展示温湿度数据;设备控制通过可视化界面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设备。2、测控硬件设计。测控板选用STM32F103作为主控芯片,数据采集模块基于Cortex-M3微控制器实现粮仓的温湿度检测;设备控制模块通过ULN2803A芯片调节电流驱动继电器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无线传输模块是基于E32-TTL-100无线模块实现数据和指令的无线传输。3、无线通信设计。采用Lo Ra技术实现实现无线通信,采用线性调制扩频的方式,增强信号的接收强度和灵敏度,增大通信距离。并且Lo Ra节点工作电流低,能耗小,电池不易损坏。本系统通过拟定数据包格式,基于E32-TTL-100无线模块的布设实现粮库一对多的无线通信,其信号稳定,传输速度快。本文分别从粮库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再分别到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对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等展开详细和完整的描述,并对系统进行安装测试与总体性能分析。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多次测试和优化后,上位机和下位机在一公里的范围内,通信信号稳定,极少出现数据丢包,数据收发错误情况。硬件电路板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电流输出稳定,工作一切正常。图[70]表[14]参[43]
胡佑蓉[2](2020)在《基于WinUSB与Named Pipe的遗留系统驱动升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而硬件设备更新速度较慢。由于原有的硬件驱动不适应新的操作系统,而导致原始版本的软件系统不再在新的操作系统适用,遗留下来的软件系统就成为了遗留系统。在软硬件协同开发中,当软件不能适用于新的操作系统时,用户想在新的操作系统使用原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这时传统的遗留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了。但原来的系统包含了大量的领域知识和关键信息,若丢弃重新开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若重新使用户购买新的设备,又比较昂贵,且旧的硬件设备搁置会造成浪费。最好的方式是对遗留系统再次开发,怎样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使系统能够尽快发布并投入使用,是遗留系统再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现需要在原有遗留系统的基础上,修改很少的遗留代码,不用更换硬件设备,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使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能够在新的操作系统跑起来。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了用户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采用WinUSB和Named pipe技术作为中间件来代替原有的驱动,实现对遗留代码的改造,从而使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成功通信。本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用户需求,围绕高分辨扫描电致发光显微成像系统的遗留代码进行分析,分析遗留系统再工程的解决方案。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多种技术方案,对比多种方案来选择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本文对遗留系统的业务逻辑进行封装,可以尽快的发布原系统且不改变原有功能,以C/S模型进行讨论,分析了可能遇到的性能和并发问题,最终提出了WinUSB和Named pipe技术作为中间件来代替原有的驱动,实现对遗留代码的改造。第三部分讲述WinUSB驱动的特点、设计和实现细节,以及介绍命名管道特点和命名管道通信机制,以及命名管道服务器的实现细节。第四部分:分别对WinUSB和命名管道服务器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并对GUI进行了测试,将原始的实验数据与使用WinUSB和命名管道服务器作为新驱动的遗留系统得到的实验数据对比,得出以WinUSB和Named pipe技术作为中间件来代替原有的驱动,实现驱动升级是有效的,且降低了原有系统的耦合性,增加了遗留系统的可持续性。
张翔[3](2019)在《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人工检测已不能满足工件大规模的生产需求,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工件的自动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工业视觉检测凭借其具有非接触、可靠性强、检测精度高等优势,正逐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本文针对视觉智能检测线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外视觉检测平台的设计实例,参考相关的电气设计标准,搭建了一套视觉智能检测线传输与控制系统试验平台。该检测线系统是一套集机械设计、电气设计、PLC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OPC过程化通信、运行优化算法于一体的综合性试验平台。该平台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应多种结构相近的小型产品的柔性化在线检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对现有检测线系统的不足与局限性分析,分别对系统硬件传输平台与控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经对比论证,确定了系统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搭建了一套循环传输检测平台,并实现其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循环传输平台由倍速线模块、辊筒转弯线模块和气动模块组成,实现待测工件底板的在线循环传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为控制器及传感器选型、电机变频调速设计、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控制柜设计调试和上位机硬件组态,该部分为实现系统的控制要求提供了硬件支持。完成控制系统整体软件的开发。系统软件包括PLC控制程序、人机交互界面软件和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PLC程序通过STEP7编程软件开发,满足了检测线的整体运行控制要求;人机交互界面基于WinCC组态软件进行开发,实现了用户管理、动态显示、故障报警、配方管理等功能;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运用OPC技术于VS2013环境下开发,可完成人机界面与视觉处理信息的集成。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进行现场调试,系统运行平稳、人机交互良好、实时通讯强,有效满足了设计要求。最后,通过不同条件下检测线的运行试验,分析了待测工件底板的运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检测节拍最优与电机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的运行效率优化算法。选取不同的测试用例进行实验,三个测试用例的检测节拍分别提高了15.67%、30.26%、22.29%,并减少了电机运行能耗。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优化效果,实现了智能化的目标。
邵明杰[4](2018)在《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文中研究表明固态金属剪切连接技术是新型无头轧制工艺的关键,参数对轧制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线监测温度、行程和力等参数对保证剪切连接过程的安全实施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固态金属剪切连接工艺,提出了基于PLC和Kingview(组态王)的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中间坯连接技术和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影响连接区质量的因素,确立了剪切温度、压下量、剪切力和侧向力为被测动态参数;采用PLC为下位机主控单元,组态王为上位机监测系统设计软件,建立了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上位机显示的一体化监测系统;硬件设计是根据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原理进行设计,实现了主控单元设计、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设计;通过STEP 7-Micro/WIN SMART设计PLC中程序,实现了传感器对现场模拟量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上位机监测系统软件具有现场数据实时记录和显示、超限报警、趋势分析、数据库查询、报表打印等重要功能。针对尺寸为200mm×43.5mm×29mm的Q345钢,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实验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关键参数的范围。并通过在线监测实验,对实测参数和数据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关键参数的超限报警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现场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可对剪切连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该项技术投入实际生产也有一定的帮助。
刘喜荣[5](2013)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材料试验机作为一种精密测试设备,对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的老式材料试验机不能满足强实时性、可扩展性、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自动测试的可靠性等性能要求。针对WE型液压万能试验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计算机测试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提高材料试验机的测量和控制精度,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处理数据,具有测量精度高、方便数据读取和存储、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的优点。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以PC机为上位机,负责发出控制命令、接收数据和管理工作;以AVR单片机为核心构成下位机,负责测控命令的具体执行。上、下位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联系。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上位机软件可分为数据发送与接收、数据显示与打印、数据存储、下位机控制等几个功能模块。以Delphi为开发工具开发上位机软件。使用图形显示组件实现下位机上传数据的实时图像显示。使用Delphi中的数据库组件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将采集数据及时地存入数据库中,能够有效地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下位机硬件系统由AVR单片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引伸计、油泵电机、键盘控制电路及液晶显示电路组成。下位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初始化模块、主程序模块、串口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码显示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和控制输出模块。以AVR单片机集成软件开发平台为工具,设计了各模块的程序流程及程序代码。基于Proteus软件对下位机硬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上、下位机通过串口通信,联合对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了过程控制的分散,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上位机实现管理、操作和显示的高度集中,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该控制系统的完成,对旧设备进行了改造和重新利用,既满足了现代化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程珊蓉[6](2012)在《大气黑碳气溶胶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黑碳气溶胶(Black Carbon Aerosol,简称BC)作为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和生物质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不定型碳质。黑碳气溶胶不仅能降低大气能见度,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气候效应,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长期连续地监测黑碳气溶胶是十分必要的。本黑碳气溶胶监测系统使用光学衰减法对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硬件部分选用MSP430单片机,软件部分选用Delphi7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平台。本文依据黑碳气溶胶浓度监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和实际要求,设计了基于串口通信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监测软件系统。选择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Delphi7编写界面软件,采用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以Windows XP为界面操作平台,以模块化程序设计为主要思路,对传统光学衰减法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由电压值转换成浓度值的反演计算算法,通过自定制通信协议实现串口通信,并通过结合Delphi控件和相关Pascal语言设计了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监测系统的界面操作软件。本文设计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监测界面软件包括浓度监测主界面、系统设置界面、系统测试界面、安装滤纸界面和串口设置界面。通过对本软件系统进行综合测试,本系统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读取与显示等处理,实现了对下位机中各功能模块进行控制操作,能够满足对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进行实时监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实时监测大气黑碳气溶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刘智慧[7](2010)在《用ComPort实现PC机和伺服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文中提出为了实现一个伺服控制器的上位机(工控机)与下位机(MCU)间的串口通信,采用Delphi编写图形用户界面,利用ComPort控件库进行编程,降低了编程难度和工作量。文中给出了部分关键代码,最后给出了实例程序和演示结果。实验证明此方案可行,满足了系统的要求。
朱微微[8](2008)在《基于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上位机监控设计与系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纺织、化工、食品、水处理等行业中普遍使用了大量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来完成工业现场流程的监控和自动化。随着工厂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如何对这些节点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针对目前传感器网络协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该协议由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其中在链路层中引入了帧类型和非破坏性逐位仲裁机制,显示区分事件、主从通讯、节点识别等消息及它们的优先级;而在应用层中引入了事件/动作模型,提供了一种独立于开发者和使用者、又具备扩展性的应用协议。在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如何实现上位机的实时监控和设置。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与设计一个自定义轻量级的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使其能满足传感器网络节点存储资源少、计算简单、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2、通过APRO控件实现网络串口通信,在此基础上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的监控和设置,包括总线复位、读取从节点表、设置节点通道状态、配置事件和动作信息以及读取下位机数据等。3、优化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实现有关数据的采集、解析、安全、保存、刷新、显示和备份等功能。4、完成实时监控组件的设计,使得该组件与传感器节点一一对应,实时显示节点运行状态和数据等。5、设计与实现一个上位机监控系统。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在通信协议中引入事件/动作模型,将节点抽象为多个通道组成的对象,每个通道上定义了一些事件源和动作,通过节点事件和动作配置,从而减轻了主机的负担,提高了网络的响应速度。支持客户/服务器、发布方/接受方、源点/收点等多种通信模式,以及多线程和中断的数据访问方式,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组网的灵活性。引入了快速CRC和辅助信息相结合的校验方法,提高了采集数据的精度,并且实现了简单的故障诊断和错误处理机制。支持自定义参数的设置,满足不同开发商的需求。
万峻竹[9](2008)在《基于电机控制平台的DSP与计算机通讯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由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开发一套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控制算法的研究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于控制系统的各个细节。而使用一种适当的运动控制系统开发平台将极大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本文在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的基础上,应用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的控制方法,借助于TMS320F240高速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电机控制专用外围设备,设计开发了一套针对全数字同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实验平台的通信系统。该实验平台控制策略采用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电压、电流或速度等状态量的采集,利用DSP运行软件控制算法产生PWM去实现变频控制。平台的上位机为PC机,通过RS-232与下位机相连,利用RS-232的特点自行设计了通信协议;下位机为DSP开发板,通过在DSP中编写汇编程序实现电机的控制方法。上位机除了能实时查看波形,了解电机的运行状况,还可以对下位机进行变量修改等控制,在该平台上进行电机的控制研究。并建立原始数据库,管理电机的参数和数据。上位机主程序框架用Delphi7.0建立。原始数据库用其自带的Paradox数捻库建立,用于现场设备参数的存储和程序中的数据传递。程序界面包括原始数据查询界面、动态曲线显示界面、用户登录界面、电机控制界面。界面设计使用了多种控件,如:编辑框、按钮、计时器等。串口通信通过封装的MScomm控件实现,完成执行串口控制,包括启动停止、参数的读写、动态曲线等操作。数据查询界面和添加新记录界面的控件变量与数据库中对应字段相关联,实现电机控制过程中的参数、数据的传送和存储。该平台提供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可以使电机控制的研究者快速实现控制系统,验证控制算法,提高算法研究和系统开发的效率。
谢树京[10](2007)在《基于80C196KC的单片机控制系统ISP及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通常进行单片机的实验或开发时,编程器是必不可少的。仿真、调试完的程序需要借助编程器烧录到单片机内部或外接的程序存储器中。普通的编程器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对于一般的单片机爱好者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在开发过程中,程序每改动一次就要拔插电路板上的编程芯片,也比较麻烦。在人工气候室课题中,系统调试,校正温度传感器和更换下位机LCD时,经常要修改控制程序。由于80C196KC单片机无在系统编程(ISP)功能,因此,每次修改程序都要专门的擦除和编程设备改写程序存储器M27C256中的程序。这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也影响系统可靠性。因此实现在线维护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课题——人工气候智能控制系统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串口通信方式的80C196KC系统的在系统编程技术,并对通信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在系统编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条件,从应用场合着手,分析了在系统编程的优越性。接着探讨了模糊逻辑智能控制算法和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算法及它们与在系统编程技术的结合点,进一步说明了在系统编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在系统编程技术,并结合人工气候智能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套基于80C196KC单片机在系统编程技术的实现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此方案上位机软件、下位机程序;上、下位机通信模块硬件、协议、可靠性以及系统的调试、运行情况。本系统设计简单,实现容易,可靠性较好,为人工气候智能控制系统及类似控制系统ISP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条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Win环境下用Delphi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环境下用Delphi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粮库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粮库测控系统功能需求 |
2.1.1 粮仓类型 |
2.1.2 技术指标 |
2.1.3 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硬件结构设计 |
2.2.2 软件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库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设计 |
3.1.1 传感器选型 |
3.1.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3.1.3 外围电路设计 |
3.2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3.2.1 通信方式选择 |
3.2.2 LoRa技术介绍 |
3.2.3 E32-TTL-100 无线模块 |
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1 温湿度传感器布置 |
3.3.2 DS18B20 温度检测 |
3.3.3 AM2301 温湿度检测 |
3.4 设备控制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库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相关技术介绍 |
4.1.1 体系架构 |
4.1.2 Delphi开发环境 |
4.1.3 Access数据库 |
4.2 无线通讯协议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功能实现 |
4.4.1 软件注册 |
4.4.2 系统登录和权限设置 |
4.4.3 粮库信息设置 |
4.4.4 粮情监测 |
4.4.5 粮情显示 |
4.4.6 通风管理 |
4.4.7 报警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安装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硬件安装测试 |
5.2 系统软件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WinUSB与Named Pipe的遗留系统驱动升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遗留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1.4 论文的章节结构 |
第二章 遗留系统分析与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遗留系统的构件提取 |
2.2.1 软件重用 |
2.2.2 遗留系统的构件提取 |
2.3 方案研究与选择 |
2.3.1 驱动开发对比 |
2.3.2 IPC方式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inUSB和Named Pipe的基础研究 |
3.1 WinUSB的基础研究 |
3.1.1 WinUSB的简介 |
3.1.2 WinUSB设备文件操作 |
3.1.3 数据传输的实现 |
3.1.4 驱动安装及相应处理 |
3.2 命名管道的通信机制 |
3.2.1 命名管道的通信模式 |
3.2.2 命名管道的实例 |
3.2.3 命名管道的特点 |
3.2.4 命名管道在C/S结构中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inUSB和Named Pipe异构通信机制 |
4.1 异构驱动通信方式 |
4.2 命名管道结合驱动方法的系统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和测试 |
5.1 编码 |
5.1.1 编码和测试环境 |
5.1.2 WinUSB的实现 |
5.1.3 命名管道服务器的实现 |
5.2 可执行组件 |
5.3 驱动升级应用测试 |
5.3.1 单元测试 |
5.3.2 回归测试 |
5.3.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 |
6.1 实验待测数据 |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检测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检测线传输方案设计 |
2.1.1 矩形循环回路 |
2.1.2 环形循环回路 |
2.1.3 方案比较与确定 |
2.2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方案总体设计与规划 |
2.2.2 方案验证与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输与控制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3.1 循环输送模块设计 |
3.1.1 倍速线模块设计 |
3.1.2 转弯线模块设计 |
3.2 气动模块设计 |
3.2.1 顶升与阻挡部分结构设计 |
3.2.2 气路总体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3 气路元件选型 |
3.3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硬件选型 |
3.3.1 主控制器选型 |
3.3.2 现场传感器选型 |
3.3.3 电机变频调速设计 |
3.3.4 电气控制线路与控制柜设计 |
3.4 上位机硬件组态 |
3.5 硬件系统总体安装调试 |
3.5.1 硬件系统的安装 |
3.5.2 控制模块与传感器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测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下位机PLC控制程序设计 |
4.1.1 控制程序功能划分 |
4.1.2 主控程序设计 |
4.1.3 工位子模块设计 |
4.1.4 PLC控制程序调试 |
4.2 上位机Win CC组态监控软件设计 |
4.2.1 监控软件架构设计 |
4.2.2 项目组态与通信建立 |
4.2.3 过程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4.2.4 联合仿真与调试 |
4.3 视觉处理软件通信客户端开发 |
4.3.1 基于OPC技术的通信界面设计 |
4.3.2 基于C/S模型的客户端程序设计 |
4.3.3 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测试 |
4.4 检测线系统总体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运行效率优化算法 |
5.1 工装板循环运行影响参数测试试验 |
5.1.1 转弯线模块运行测试 |
5.1.2 倍速线模块运行测试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检测效率最优的运行优化算法设计 |
5.2.1 工装板行走速度拟合 |
5.2.2 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 |
5.3 算法运行效果评定 |
5.3.1 检测线运行时间优化效果 |
5.3.2 检测线电机运行能耗优化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1.1 内容总结 |
6.1.2 论文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4)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间坯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在线监测系统内容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 |
2.1 系统软件监测对象 |
2.2 主控单元和监测系统设计软件 |
2.2.1 主控单元 |
2.2.2 监测系统设计软件 |
2.3 系统功能和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功能 |
2.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下位机设计 |
3.1 主控单元设计 |
3.1.1 PLC选型 |
3.1.2 模拟量输入模块 |
3.2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2.1 传感器选择原则 |
3.2.2 剪切温度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3 压下量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4 剪切力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2.5 侧向力测量及传感器选型 |
3.3 编程环境 |
3.4 对PLC进行组态 |
3.4.1 对通信组态 |
3.4.2 对模拟量输入组态 |
3.5 PLC程序设计 |
3.5.1 PLC程序构成 |
3.5.2 PLC程序仿真调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功能需求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上位机软件与下位机通信建立 |
4.2.2 定义上位机软件工程变量 |
4.2.3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
4.2.4 编写上位机软件命令语言 |
4.3 组态王与数据库通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参数确定及在线监测实验 |
5.1 参数确定 |
5.1.1 需确定的关键参数 |
5.1.2 有限元分析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在线监测系统试验 |
5.2.1 实验平台搭建 |
5.2.2 实验监测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概述 |
2.2 系统介绍 |
2.3 功能模块分析 |
2.3.1 上位机功能分析 |
2.3.2 下位机功能分析 |
2.4 非功能性需求描述 |
第3章 总体设计方案 |
3.1 上位机总体设计 |
3.1.1 上位机软件基础 |
3.1.2 上位机软件总体结构 |
3.2 下位机总体设计 |
3.2.1 AVR单片机基础 |
3.2.2 下位机硬件总体设计 |
3.2.3 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 |
3.2.4 下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位机测试软件的详细设计 |
4.1 数据发送与接收 |
4.1.1 Delphi平台下开发数据通信程序的常用方法 |
4.1.2 TComm组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
4.1.3 TComm组件的应用 |
4.2 数据显示与打印 |
4.2.1 常用实时曲线的绘制方法 |
4.2.2 Iocomp Software简介 |
4.2.3 Iocomp控件的应用 |
4.3 数据存储 |
4.3.1 数据库的一般概念 |
4.3.2 数据库的选择 |
4.3.3 Delphi与数据库的连接 |
4.3.4 软件编写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位机软硬件系统详细设计 |
5.1 下位机硬件系统详细设计 |
5.1.1 压力传感器 |
5.1.2 引伸计 |
5.1.3 位移传感器 |
5.1.4 电源模块 |
5.1.5 数据采集模块 |
5.1.6 输出控制模块 |
5.1.7 串口通信模块 |
5.1.8 硬件抗干扰设计 |
5.2 下位机软件系统详细设计 |
5.2.1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5.2.2 串口通讯模块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调试及实验 |
6.1 Proteus软件基础 |
6.2 单片机Proteus仿真 |
6.3 系统调试 |
6.3.1 创建与导入源文件 |
6.3.2 软件调试菜单 |
6.3.3 串口调试 |
6.4 运行结果分析 |
6.4.1 下位机数据采集及显示 |
6.4.2 上位机实时数据显示 |
6.4.3 上位机数据存储 |
6.4.4 上位机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大气黑碳气溶胶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黑碳气溶胶检测方法分析与研究 |
2.1 几种黑碳浓度检测法的分析与比较 |
2.2 粒子光吸收理论 |
2.3 黑碳气溶胶检测研究新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
3.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3 系统的模块构建及流程图 |
3.3.1 系统的模块划分 |
3.3.2 系统流程图 |
3.4 系统的界面布局 |
3.4.1 界面设计原则 |
3.4.2 系统界面的设计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系统的具体模块设计 |
4.1 系统设置模块 |
4.2 系统测试模块 |
4.2.1 串口测试 |
4.2.2 流量测试 |
4.2.3 光源测试 |
4.3 串口通信模块 |
4.3.1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方式选择与设计 |
4.3.2 Delphi软件串口通信方式选择与设计 |
4.3.3 自定制通信协议 |
4.3.4 串口通信子界面布局设计 |
4.4 安装滤纸模块 |
4.5 数据处理显示模块 |
4.5.1 电压—浓度反演计算 |
4.5.2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4.5.3 实时数据监测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库的选择与设计 |
5.1 数据库的选择与需求分析 |
5.1.1 数据库的选择 |
5.1.2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5.2 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 |
5.3 数据库的具体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 |
(7)用ComPort实现PC机和伺服控制器的串行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 串行通信控件库ComPort |
1.1 ComPort提供的对串口进行操作的方式 |
1.2 ComPort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 |
1.3 用ComPort读串口数据的方式 |
2 串行通信的实现 |
2.1 串口设置 |
2.2 读取下位机的数据 |
2.3 向下位机发送数据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8)基于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上位机监控设计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系统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系统框架 |
1.4 论文大纲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OBSNP协议 |
2.1 物理层 |
2.2 链路层 |
2.2.1 帧格式 |
2.2.2 多种通讯模式 |
2.2.3 非破坏性逐位仲裁机制 |
2.3 应用层 |
2.3.1 帧格式 |
2.3.2 事件/动作模型 |
2.3.3 通道及操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通信与监控设置 |
3.1 协议帧编码 |
3.1.1 下行帧 |
3.1.2 上行帧 |
3.1.3 特殊帧 |
3.2 程序设计方法 |
3.2.1 嵌入式汇编语言 |
3.2.2 Win32 API函数 |
3.2.3 第三方控件 |
3.3 APRO实现串口通信 |
3.3.1 常用属性 |
3.3.2 常用方法和事件 |
3.3.3 串口通信具体实现 |
3.3 监控设置 |
3.3.1 组帧和送帧 |
3.3.2 接收帧和帧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 数据采集 |
4.1.1 流量控制 |
4.1.2 采集过程 |
4.2 数据安全 |
4.2.1 快速CRC校验 |
4.2.2 差错控制 |
4.3 数据处理 |
4.3.1 错误处理 |
4.3.2 数据保存 |
4.3.3 数据导出和备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显示与监控组件 |
5.1 树型列表框 |
5.1.1 节点控件关系 |
5.1.2 设计思路 |
5.2 监控组件 |
5.2.1 设计思路 |
5.2.2 属性设置 |
5.2.3 鼠标图形变化 |
5.2.4 监控组件可变性 |
5.2.5 数据实时显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开发与设计 |
6.1 关键技术 |
6.1.1 数据库设计 |
6.1.2 线程程序技术 |
6.1.3 报表打印技术 |
6.1.4 组合查询技术 |
6.1.5 数据约束技术 |
6.1.6 异常处理机制 |
6.2 上位机监控系统 |
6.2.1 软件开发平台 |
6.2.2 总体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电机控制平台的DSP与计算机通讯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串口通信在工业控制中的发展与应用 |
1.1.1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
1.1.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
1.1.3 端口技术的应用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任务和研究手段 |
1.3.1 监控软件的开发环境 |
1.3.2 数据库模块的开发 |
第二章 通信接口及协议 |
2.1 通信接口 |
2.1.1 数据发送 |
2.1.2 通信的种类 |
2.1.3 常见接口简介 |
2.2 通信协议 |
2.2.1 ISO的OSI参考模型 |
2.2.2 串行通信协议 |
2.2.3 RS-232协议标准 |
2.2.4 工作模式和数据流量 |
2.2.5 数据安全和校验 |
第三章 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
3.1 上位机开发工具的选择 |
3.2 编制串口通信程序的方法 |
3.3 Delphi环境下串口通信实现方法 |
3.4 使用控件Mscomm实现上位机串口通信 |
3.4.1 Mscomm控件的常用属性与事件 |
3.4.2 选择串口通信工作方式 |
3.4.3 使用MSComm控件串口编程的基本流程 |
3.4.4 串行通信中字节的传送方法 |
3.5 上位机程序开发 |
3.5.1 建立程序的主界面 |
3.5.2 实时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
3.5.3 实时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
第四章 电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的总体设计 |
4.1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4.2 DSP的结构和特点 |
4.3 串行通信接口模块 |
4.3.1 SCI模块的结构 |
4.3.2 多处理器异步通信模式 |
4.3.3 SCI多处理器通信 |
4.3.4 SCI波特率计算 |
4.4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5 DSP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速度检测模块 |
5.2 电流检测模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80C196KC的单片机控制系统ISP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在系统编程的基本概念 |
1.3 在系统编程的原理 |
1.4 在系统编程的应用 |
1.4.1 在系统编程的应用条件及场合 |
1.4.2 在系统编程的优点 |
1.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智能控制与系统编程 |
2.1 模糊控制 |
2.1.1 模糊控制原理 |
2.1.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模糊控制器设计 |
2.1.3 模糊控制器的静态特性 |
2.1.4 模糊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
2.1.5 模糊控制系统的在线学习方法 |
2.2 人工神经网络 |
2.2.1 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过程 |
2.2.2 神经网络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
2.2.3 神经网络模型及 BP学习算法 |
2.2.4 神经网络控制结构 |
2.2.5 神经网络 PID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80C196KC在系统编程方法研究 |
3.1 单片机在系统编程技术 |
3.1.1 支持JTAG技术的单片机 |
3.1.2 内部带flash支持在系统编程的单片机 |
3.1.3 外接 PSD支持在系统编程的单片机 |
3.1.4 通用的嵌入式系统 ISP方案 |
3.2 80C196KC在系统编程设计方案 |
3.2.1 CPU模块 |
3.2.2 存储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在系统编程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与功能分析 |
4.2 上位机软件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
4.2.1 串行通信方案 |
4.2.2 本系统的通信方案 |
4.2.3 软件设计框图 |
4.2.4 程序代码的实现 |
4.3 差错校验与通信可靠性性能分析 |
4.3.1 差错控制方法 |
4.3.2 检错编码 |
4.3.3 本系统差错控制流程图 |
4.3.4 本系统差错控制程序代码实现 |
4.4 上位机软件运行界面及使用说明 |
4.4.1 上位机软件运行界面 |
4.4.2 上位机软件使用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SP通信模块硬件与下位机软件设计 |
5.1 系统通信协议 |
5.2 串口通信模块的设计 |
5.2.1 上位机接口部分 |
5.2.2 下位机接口部分 |
5.3 下位机程序设计与实现 |
5.3.1 下位机程序开发环境 |
5.3.2 程序设计框图 |
5.3.2 程序的代码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SP系统调试 |
6.1 系统调试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6.2 系统可靠性研究 |
6.3 ISP系统的应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Win环境下用Delphi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磊.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基于WinUSB与Named Pipe的遗留系统驱动升级方法研究[D]. 胡佑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3]视觉智能检测线硬件平台与控制系统研究[D]. 张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固态金属剪切连接监测系统设计及关键参数确定[D]. 邵明杰. 河北科技大学, 2018
- [5]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喜荣. 山东大学, 2013(05)
- [6]大气黑碳气溶胶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D]. 程珊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7)
- [7]用ComPort实现PC机和伺服控制器的串行通信[J]. 刘智慧. 电子设计工程, 2010(09)
- [8]基于单总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上位机监控设计与系统实现[D]. 朱微微. 浙江工商大学, 2008(01)
- [9]基于电机控制平台的DSP与计算机通讯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 万峻竹.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3)
- [10]基于80C196KC的单片机控制系统ISP及可靠性研究[D]. 谢树京. 中南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