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昱[1]2003年在《入世后中国纺织业出口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与进口国,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汇平衡至关重要。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防范对象之一,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各种限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纺织业迎来良好的机遇和发展前景的同时,面对的挑战则是严峻和现实的。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探讨,研究分析了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加入WTO与中国纺织业的前景、及将会受到的积极影响和面临的挑战,以竞争优势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在纺织业的竞争由国内局部竞争转向全球性全方位竞争的前提下,中国纺织业应如何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迎接面临的挑战,在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创造竞争优势,使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完成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李丽娜[2]2007年在《入世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法律规制》文中提出纺织品贸易历来是我国民族工业的支柱。入世后,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关于纺织品配额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相关条款,从2005年1月1日起,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国将取消对中国配额限制,对相应产品中国将不再实施配额许可证管理,这意味着世界纺织品的贸易将实现完全自由化。但同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与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不相符的有关规定,使我国已成为纺织品出口受限国别最多、受限产品范围最广、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由于我国在纺织行业方面的立法缺陷使得上述情况日益严重。目前,针对欧美一些国家不合理地利用一些国际贸易制度对我国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实施歧视性政策的事实,只强调权利的行使而没有确立相应的约束机制,由此导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特别是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为更好地应对欧美对华的纺织品特保措施和纺织品贸易摩擦,制定一套健全的纺织品贸易制度更是势在必行。为从法律上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本文试分析了中国入世时到入世后的纺织行业现状和面临的贸易困境,并针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现在遭遇的各种贸易纠纷、摩擦、各种贸易壁垒和特保措施,从法律角度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探讨了怎样才能合理地利用WTO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对我国的纺织品贸易进行合理的规制和保护。
籍红娜[3]2005年在《加入WTO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及政府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自199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品市场逐步由内向型封闭型向外向开放型市场转变。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更是与国际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首先,中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其次,中国已进入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之列,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中最大的供应国。再次,中国纺织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日益提高。因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中国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更具有深刻意义的2005年1月1日,配额的全部取消,为进一步扩大纺织品出口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使中国纺织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实现。全面取消进口纺织品配额,意味着147个WTO成员国的纺织品出口不再受过去配额的困扰,可以开始自由贸易,这将极大促进中国纺织业的发展。随着配额的取消,将使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之首的中国纺织业迎来更为自由、公平的外部环境。没有人怀疑,“后配额时代”对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凡事必有利弊,中国纺织业的纺织产品出口上的的井喷式增长,势必引来各进口国的抵制、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和海关程序等进口限制手段将层出不穷,显然,摆脱配额束缚后,纺织业的“春天”不会自动来临。近年来,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因此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国纺织业的出口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及技术壁垒的力度,以达到限制中国出口,保护本国市场和纺织业的目的。面对如此种种,为此,中国政府、行业协会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中国的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孙莹[4]2005年在《后配额时代促进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前言 根据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定》,2005年将完全取消配额制度。配额作为第一个被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正式取消的贸易保护措施,研究它的经济利益实质和演变历史对研究今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今后我国纺织行业规避和应对贸易壁垒、发展出口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政府在新时期制订出口贸易指导政策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配额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从配额演变历史以及它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的限制情况开始,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角度分析配额体制对进、出口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双重影响。第二部分介绍“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出口情况和“配额时代”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通过分析中国纺织业生产和贸易的竞争力现状以及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中国纺织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由目前纺织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传统贸易政策的局限性以及我国纺织业出口面临困境的理论根源。第叁部分引出政治经济学的贸易政策选择理论,探讨贸易政策选择理论的本质——利益分配问题,提出我国新的贸易政策指导方向,探讨“后配额时代”促进中国纺织品服装业出口的对策,并依照本国国情提出关于纺织业发展和贸易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发展 (一)、纺织品配额及其体制的演变 纺织品服装配额是指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在某一时期内对某种纺织品或服装的进口数量加以规定的限额,其实质是一种自愿出口限制,简称为纺织品配额,也叫纺配。 这样做起因是发达国家纺织品进口国认为一些国家(即所谓的“低成本供应者”)的低成本商品大量进入扰乱了他们的市场。在这些国家的推动下,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主持签订了《国际纺织品贸易短期安排》 (简称:
肖丽莉[5]2007年在《中国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业是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国,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高达97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约占世界的25%。因此,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全球范围内对纺织品出口国限制措施的不断增强和世界主要纺织品生产国的激烈竞争,我国纺织业现正面临着巨大压力。所以,只有认清我国纺织业目前所处的发展现状,了解主要对手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国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纺织业的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政府因素和机会等几方面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全文首先运用近年来收集的一系列数据,结合表格和图形对我国纺织业的基本情况、出口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运用叁个定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五个辅助性定性指标(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品种结构、品牌战略、市场反应能力)对我国纺织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衡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纺织业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接着着重比较了我国与印度、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世界主要纺织业生产国家的异同,更加深刻地看清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全面分析了我国纺织业所处的战略环境后,最后得出了提升我国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从我国纺织企业自身来看,应该培育大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从整个纺织业发展策略来看,应该建立行业预警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相关产业、扩大海外投资、加强行业自律;同时政府也应该发挥促进作用,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该文以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为分析基础,引入大量的数据,并且侧重于和不同纺织业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和论证,研究我国纺织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对策,这是论文的创新之处。
黄贺[6]2007年在《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文中指出本文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剖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深层原因,认为国际纺织品贸易机制由于受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使得美国等发达的纺织品进口国有机可乘,利用机制规则用语的“模糊性”,为其贸易保护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运用GATT/WTO规则,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遭受的反倾销、原产地规则、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限制措施进行法律分析,最终揭开“法律的面纱”,透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经济因素,是美国将其国内制造业的失业问题、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捆绑在一起,试图借纺织品摩擦向中国政府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此削弱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达到压缩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空间的目的。同时,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隐性违规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国际经济政治化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由于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美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动机日趋复杂,使得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笔者在分析比较之后,提出以外交谈判与协商为主、法律手段为辅,是近期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最佳解决途径。文章的最后,指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应采取的应对之策。
姚博明[7]2012年在《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欧经贸交往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世界叁大纺织品进口市场之一的欧洲,一直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主要目标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中欧双方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相互往来更为紧密。而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日益紧密,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伴随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未来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前需要我们重新全面审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失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从经济层次探讨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实际影响,并探讨持续扩大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本文将基于上述研究需要,在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中欧双边贸易数据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特征。其次,从需求、供给和环境政策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并对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利用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然后,重点针对2009年之后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数据,利用实证方法,对欧洲债务危机给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总结发展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对策措施。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该章首先分别从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历史背景,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次介绍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然后从中欧双边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等叁个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全面梳理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全章从国际贸易理论现有的发展入手,介绍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并重点针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框架。第叁章,在历史分析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重点针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特点(包括第SITC26类纺织品、第SITC65类纺织品和第SITC84类纺织品的中欧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测度,从而对其包括的叁类纺织品双边贸易,是属于产业内贸易还是属于产业间贸易,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统计证明。第四章,从需求、供给、政策和环境等多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总结了当前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具体有哪些。第五章,利用Novy贸易流量模型,设计了一个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进行了全面测度,实证计算了中国与欧盟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平均成本;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解释力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探讨了贸易成本下降这一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第六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全面回顾欧洲债务危机的历程、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对欧第SITC26类、第SITC65类和第SITC84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同时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传导路径,最终通过设计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第七章,在论述中国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陈刚[8]2008年在《南通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阐述了南通纺织工业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南通纺织工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研究了南通纺织工业的发展对策。其中发展对策涵盖了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增强企业活力和政府扶持四个部分,并对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纺织工业的地位、纺织工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阐述了南通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通过系统的比较与评析这些理论与观点,为本论文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做好了理论准备;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南通纺织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对南通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当前南通纺织工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从而给出了南通纺织工业的SWOT分析矩阵;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如何适应新形势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保证南通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对全文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珺[9]2006年在《后配额时代中拉对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其进口总额占世界市场的20%以上,这对纺织品出口国和地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在对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996-2001年,墨西哥都是美国的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国,到了2002年,中国已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然而,中国在对美纺织服装出口方面的竞争力仍然受到了来自拉美国家强有力的挑战。根据1994年达成的《纺织品服装协议》,全球纺织品配额于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配额的取消加剧了“中国纺织威胁论”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拉美和中国在对美纺织品出口贸易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后配额时代中国将如何应对来自拉美国家在对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的竞争?本文共分四章,通过比较分析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解答。第一章阐述了配额时代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及其规则的演变。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配额时代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时期,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将服装加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传统纺织业逐渐成为了“夕阳产业”,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发展获得了有利的机遇和外部条件,包括中国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成为纺织业大国,世界纺织服装贸易也从这一时期起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配额时代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特点是:发达国家以出口纺织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出口服装等制成品为主,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来推动出口并刺激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的竞争不断激化。接着介绍了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规则的演变,即由《多种纤维协议》(MFA)到《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的演变。由于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在基础纺织品与服装方面享有比较优势,而化学纤维,尤其是再生纤维的大量用于纺织服装产品并纷纷投入国际市场进入发达国家,对进口国的国内行业造成冲击。为保护本国同行利益,应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长的压力,缓解本国非熟练及半熟练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开始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进行数量限制。GATT委员会各缔约国于1974年1月签订了“国际纺织品贸易安排”,即《多种纤维协定》(MFA),该协定允许主要纺织品进口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实行歧视性配额限制。此后的多年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一直由《多种纤维协议》来调整,该协议成为了国际贸易中最大
宋科艳[10]2001年在《入世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喜讯的传来,中国纺织业吹响了以崭新面貌全面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在WTO规则下,中国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国内纺织业可以充分享受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发达国家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质优价廉的丰富资源。本文回顾了纺织业订立的主要协议和协定,分析目前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入世后我国纺织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文章第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纺织业应遵守的主要协议,如贸易壁垒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反倾销协议等,分析其形成、分类、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另外还回顾了主要的纺织品协定——从MFA向ATC发展的背景,并介绍了ATC的主要规定。 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竞争环境。通过讨论我国纺织工业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日本、美国、欧盟的贸易关系,说明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并就如何发展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章第叁、四部分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作比较,论述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预见其发展趋势,并阐述了入世对纺织不同行业造成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文章第五、六部分根据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创新性的系统对策建议。如在宏观方面,国家如何调整政府职能、外贸政策,如何有效利用外资等;在微观方面,企业如何完善纺织品配额招标办法,如何发展电子商务、实施跨国经营等。
参考文献:
[1]. 入世后中国纺织业出口的战略研究[D]. 刘碧昱. 安徽大学. 2003
[2]. 入世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法律规制[D]. 李丽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3]. 加入WTO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及政府对策[D]. 籍红娜. 东北大学. 2005
[4]. 后配额时代促进中国纺织业出口的对策研究[D]. 孙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5]. 中国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D]. 肖丽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6]. 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与解决途径[D]. 黄贺. 暨南大学. 2007
[7]. 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 姚博明. 武汉大学. 2012
[8]. 南通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 陈刚.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9]. 后配额时代中拉对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D]. 刘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10]. 入世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及对策[D]. 宋科艳. 天津工业大学.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