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分析论文_牧军林1,杨文哲2,杨鑫硕3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分析论文_牧军林1,杨文哲2,杨鑫硕3

1.山东九州高科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2.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3.聊城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在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的社会大环境中,市政配套设施及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使生产与生活中需求的水资源量也日益增加,从而使得水资源短缺与浪费问题更加突出。做好市政建筑给水排水工作,在缓解供水压力、节约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是切实提高城市水资源应用有效性的关键途径及有效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

一、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需求量日益上涨,水资源环境及资源量都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产生的资源消耗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加强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科学的给水排水节能设计有助于节约用水,利用现代化节能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建筑排水量,节约电力资源。同时,科学采用供排水设备,从源头减低对管道造成的压力,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发生,也能提高节约用水效果;其次,做好建筑给水排水节能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且建筑周期较长,整体成本较大。而在给水排水工程项目中采用节能设计措施,则可以进一步减小建筑此后的建设与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做好建筑给水排水节能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环保目标。给水排水节能项目主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计算供水压力,合理安排设备运行时间,提高低谷阶段用电的有效性,节约电力能源。同时,工程建设期间还应选用节能环保材料,为人们营造冬暖夏凉的生活空间,降低对热水能源的消耗。

二、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2.1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

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

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

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②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③充分利用中水。④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⑤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⑥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2.3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

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

合理选择冷却塔。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

合理布置冷却塔。保证冷却塔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针对不同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采取化学(杀菌、灭藻等)、物理(过滤)的水处理方法,具有缓蚀、阻垢的水处理功能,减少管道和机组内的结垢、腐蚀。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利用消防试验排水,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处理设备。

2.4自动控制和计量

建筑中宜设置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温度设定与控制、水池、水箱的报警和监控)。变频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网末端压力表控制水泵转速的运行方式。

针对不同需要场所及使用条件,应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住宅应设分户水表计量用水。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当安设分栋用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公共建筑应当设计并安装用热计量、室内温度调控、多表远程操控系统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充水、绿化用水、水景补充水、游泳池补充水、蒸汽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其他需要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如道路浇洒用水、汽车冲洗用水、地面冲洗用水等)宜设水表计量。

企事业单位、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淋浴间等宜刷卡(或采用红外线、脚踏开关)来用水。

2.5 采用分区无负压供水方式

分区无负压供水模式可以有效节约市政直接供水模式下的加压能源,相较传统的二次加压模式,分区无负压设备可以直接为市政管网供水,由水泵供应至屋顶水箱。这种供水模式具备如下的节能效果:首先,缓解投资压力,降低投资规模,传统的加压模式对水箱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负压供水新技术,取消了水箱的设计,更进一步的节约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其次,传统模式下水资源长期在水箱中停留容易产生微生物含量,而无负压供水设备下提供的水质如同自来水,更加的安全可靠。传统的加压方式主要是通过水箱中的自来水,将原有压力保持零的状态,通过从新加压供水实现用水目的。无负压供水直接与城市市政管道想连接,能够得到充足的给水压力,提高居民的用水质量。另外,传统的供水模式,水箱维护需要大量的资源,而新型设备有效避免了此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

三、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建筑给水排水节能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进行建筑物系统内部各个程序运行方式及其时间的合理性安排,进行多样化给水排水节能方案的应用,实现建筑外墙工作模块、照明模块、给水排水模块等的协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建筑物实际节能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作曜.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25.

[2]刘俊建.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8):157.

[3]马永明,郭红兵.工业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6):81-82.

论文作者:牧军林1,杨文哲2,杨鑫硕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分析论文_牧军林1,杨文哲2,杨鑫硕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