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中医院;河南 平顶山467400)
【摘要】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针灸是灸法和针法的统称。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治疗手段。由针灸治疗方式的本质进行分析,针灸是由外治内的治疗手法。针灸治疗方式是我国医学框架内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针灸治疗方法逐渐在疼痛科进行应用,并且取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 疼痛科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32-02
一、引言
疼痛科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身体疼痛并且乏力,引发此种症状的主要因素是气滞血瘀、经络不畅。中医针灸通过肌肤以及孔窍达成治疗的目的。利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可快速深入至患者身体器官部位,通过调节患者的阴阳气血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二、中医针灸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疗效探析
腰椎间盘突髓核部位发生一定程度的突出现象,并因其压迫周围神经组织而发生的各类病症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每个患者病例特性、身体机能、椎管矢状径大小以及个体敏感性等存在差别,因此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所以说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准确判定,然后由病症实际情况及发病原因出发,并且将疼痛部位作为基本依据对科学合理的针灸治疗方式进行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位置及其放射区域,与夹脊、足太阳膀胱经存在直接关系,而且于足阳明经、足少阳胆经于下肢的循环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通常情况会选择足少阳经的风市、环跳、足阳明经的足三里等进行治疗。
足三里是人体关键穴位之一,主要作用是经络疏通、利水消肿以及行气止痛和气血调和。
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即可对下肢痿痹进行治疗,又可治疗患者腰痛。利用针灸诊疗对患者体内啡肽等神经体液阵痛因子的分泌进行有效激发,因此于疼痛科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此外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最终达成炎症消除的目的。针灸治疗可直接利用神经组织达到修复与治疗的效果。由中医角度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划分在腰痛范围,各中医针灸文献内腰痛症治疗地有效穴位较多,但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的穴位还需要各学者继续进行深入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医针灸于颈椎病中应用的疗效探析
颈神经根综合征、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构成颈椎病,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颈椎病是上述病症的统称,医学名称是颈椎综合症。颈椎各类病变是引发颈椎病的直接原因,因此无论是哪一种颈椎病的治疗,都需要将颈椎部的夹脊穴作为根本切入点,并综合考虑病症的类型然后进行取穴。
颈椎病的病例基础可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筋脉失养;第二,颈部劳损,第三肝肾亏虚。一旦有风寒外侵颈椎的情况会造成患者患处疼痛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麻木等症状。
中医针灸治疗手段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其根本原理是通过针对颈夹脊穴进行相应的刺激,最终达成经络疏通的效果。利用针刺大椎,使得患者保持一定阳气的同时提升患者抵御风寒的能力。针灸之后对患者患处进行合适的推拿,将患者患处错位整复并且起到活血舒筋的作用。如患者所患颈椎病为神经型性质,不仅需要针刺夹脊穴和肩部,还需要对患者肩井进行刺激。
有大量资料显示颈椎病的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男性和女性相比,男性发病率更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不良姿势、颈椎结构发育不良人群是颈椎病多发群体。为了有效预防颈椎病,应提升颈肩部位肌肉的锻炼,一旦有空闲时间可多运动双上肢及头部区域,可采取前驱、后伸以及旋转类动作,有效缓解疲劳的同时提升肌肉功能。韧度也会通过不断的锻炼得到增强,颈段脊柱稳定性最终有效提高,从而应对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持续增加。
四、中医针灸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应用的疗效探析
将各类慢性劳损、自身疾病病例以及各类急性外伤因素引发的身体血管及其它组织损害的现象统称为软组织损伤,肿胀、畸形、疼痛以及功能障碍是其临床基本表现形式。
通常情况下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划分至伤筋范围内,主要囊括受损的经脉、不通畅的气血以及受到阻力的血运。如血液离开经脉之后渗透至表皮下会引发肿胀,如气滞血瘀则会引发疼痛。软组织损伤应用中医针灸方式进行治疗,注意针刺速度要相对较快,把控好刺入表皮的深度,通常情况下深度值处于2厘米至4厘米之间,并且大幅度提擦,提擦过程注意小角度转变针尖方向,当患者感觉到强烈的酸胀感或者触电感时逐步移动,并快速拔出。此外,时间、部位以及体位的正确把握对于中医针灸疗法而言非常重要,中医针灸讲究于患者最痛的部位进行最痛的针法治疗,从而达成止痛的根本目的。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于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史。利用针灸治疗方式可充分发挥舒经通络的作用。针灸治疗方式十分丰富,需要将患者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选择最为适宜的治疗方式,从而使得针灸治疗方式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达成舒筋通络、气血运行的目的。本文简单总结了中医针灸于疼痛科患者的几种治疗方式,希望可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韩国红,尚小侠.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70例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4+29.
[2]彭学征.经络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79-80.
[3]苗金娣.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31-132.
[4]王静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102-103.
[5]梁军.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20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201-202.
论文作者:满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针灸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疼痛论文; 颈椎论文; 颈椎病论文; 经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