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的课程设计研究_课程设置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的课程设计研究_课程设置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的课程设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课程设置论文,和谐发展论文,成人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一)学科价值取向

课程设置的学科价值取向,是指以学科的逻辑顺序为中心,分科进行课程设置。这种价值取向强调对学生的系统知识训练以及教学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它在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分科教学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程设置可以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可以保证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尖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这种价值取向强调课程设置的独立和完整的知识内容体系,使得各学科之间界限分明,无疑又会使知识割裂得支离破碎,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它视教科书为经典,内容僵化,缺乏活力,使学校生活弥漫着一层经院式色彩;此外,其稳定的内容和体系合乎人们的惰性心理,因而很容易为传统的应试教育所接纳,不利于人才的和谐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分化和综合,在原有知识体系出现大量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情况下,如果仍固守学科知识的已有框架,必然会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从而使课程设置疲于应付。

(二)社会需求价值取向

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价值取向,是指以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社会问题为中心来进行课程设置。这种价值取向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设置课程的核心,而核心的选择来源于社会的基本活动,它包括:保卫人类和物质资源;生产、分配和消费;运输、交通和教育;娱乐、组织和管理;审美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创造新的工具和技术等。①为了服从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倾向于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社会为中心设置课程,实质是为了“改造社会”而设置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知识,要旨在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保证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质量水平。因此,进入核心课程的知识是基本的和稳固的,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必修课程;而那些为满足学生个体需要而设计的课程,称为选修课程。当然必修与选修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当时社会需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课程内容的增加与学生不堪重负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解决的关键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遴选核心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三)人本价值取向

课程设置的人本价值取向,是指着眼于人的全部能力的发展来进行课程设置。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仍坚持培养卓越的智力,另一方面注重人格的整体培养,典型代表是活动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强调课程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强调课程不是使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这对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它过分强调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并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完全对立起来,忽视了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性,因而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生的智力也难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发展,致使活动课程的学习陷于肤浅的、零碎的生活经验积累,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对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

(一)获得完整的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完整的学习能力包括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这三种能力的统一是人才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基础性学力是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好基本的学力基础;发展性学力是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能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创造性学力是学生在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信念的基础上,把握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意识与能力。②这三种学力要求是个体发展的生命之根,而在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教育模式仍以“知识为中心”,是知识取向的教学,大学生发展本位的观念还远未确立。对基础性学力的过分强调,严重地束缚了大学生潜力的发挥。因此,要形成人才的和谐发展,大学课程体系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即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教育,这是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的问题,而且还必须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能力,以及学生个人的社会化等因素,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为学生潜能的自由释放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一方面要求研究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将其转化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课程要素,另一方面需要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模式,把大学生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有效地统一到高等教育过程中来。

(二)实现共性和个性协调的发展

成功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多样化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高等教育在目标上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共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结合起来,是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人,了解人的本性,关心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境况和地位,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的奥秘,建构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念。这些不同于中等教育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共同性是大学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在提倡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看目前的大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在调整课程体系目标时必须针对大学生的特性,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制度层面、课程层面、课程体系层面等实施弹性化,从而发挥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在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的时代,需要充分发挥个性的自主意识;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批判的精神和条件,才能焕发出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潜能。同时,与自主意识相伴而生的是责任意识;只有担当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对他人和对家庭的责任,才能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断涌现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对人才的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个人的竞争压力的增大,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念、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更大的作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人才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成功最重要的指数是人的情商。情商是一种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因素,成为促使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必须协调发展,以改变过去重智力轻德育的做法,从根本上扭转忽视并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价值的弘扬等教育现象,积极使学生自主地、生动地、活泼地、健康地发展。协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必须变科学中心课程体系为综合课程体系。综合结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以怎样学习为根据,不只是强调了解那些具体知识,它更强调学习者本身要获得的各种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此,综合结构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各种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来选择和阐述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的要素的。它包含了学习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要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中心,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置于首位。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从以往的“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以及“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兼顾社会与学科发展。具体地说,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时空观念上,必须体现出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动;在师生关系上,能体现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与和谐;在情感体验上,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体性的发挥,关注学生在生理、心理、文化需求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变苦学为乐学。

2.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③

成人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超出有形的物质条件的束缚而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富于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需要,渴望创造并能体现自我价值;他们具有丰富的个性化经验,具有独立自主、自我指导的个性,有较强的学习潜能与自学能力,记忆能力强等优势。但是,成人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紧迫,加之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随年龄递增而减弱。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必须符合成人特点,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性、综合性,要特别注重实践活动、重经验、重能力、重思维、重创造,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生自学。

(二)构建和谐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合理定位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比例结构

我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主,课程口径小,设置严格,缺乏活力,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适应能力差,后劲不足,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学习能力,为自身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拓宽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性,使之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必须努力寻求到专业课要素与基础课要素的“制衡点”,力求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结构更趋合理,更适合人才和谐发展的需要。

2.合理规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组成结构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原有的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各有不同,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做到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一个两难选择。从国外的经验看,建立课程的选修制度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现在我国大学都设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但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而选修课比例过小。要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共性的协调,必须合理规划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修空间。此外,为了扩大选修范围,可考虑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使得课程体系中既有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程,又有纵深发展的专业课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水平选择要学习的学科,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程表。

3.实现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融合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能精神、心性精粹和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并使之能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而科学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以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因此,要达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形成人才的和谐发展,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两头兼顾,既要注重科学课程要素的设置,更要强调人文课程要素的设置,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做到真正融合。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为理工科学生开设必需的、基本的人文必修课,并以适当的选修课扩大长期以来的哲学、语言、计算机等这些有限“通识教育”的范围;另一方面,要为文科学生开设必需的、基本的自然科学必修课程,并以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

4.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作用④

显性课程是指在课程与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在

考试和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而隐性课程则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内容。在一所大学里,隐性课程可以分为制度性隐性课程、关系性隐性课程、环境性隐性课程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有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增强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效果,使学生对显性课程的学习更有成效。在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在注重显性课程的同时,必须注意隐性课程功能的开发,通过各种隐性课程来促进学生的意志、信念和价值观的发展,使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得益彰,共同达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②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③杜以德等.成人教育发展纵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④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标签:;  ;  ;  ;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和谐发展的课程设计研究_课程设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