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雪莲-一个西藏老兵讲述的戍边往事(上)论文

亲身经历

在西藏这个闻名于世的“世界屋脊”之上,这个生命科学家眼里的“生命禁区”之中,有那么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中国军人,冒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存条件、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威胁,生活战斗在这里;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下,与民族分裂分子进行顽强的斗争, 用青春的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领土完整、 人民的幸福安宁,谱写了一段又一段铁血传奇。作为一段传奇的亲历者,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真实的细节,向广大读者展示了这一英雄群体身上不朽的永不褪色的军魂。

——本刊编辑部

冰山上的雪莲
——一个西藏老兵讲述的戍边往事(上)

○刘洪光(解放军)

夺命雪崩

1974 年作者(前右一)与战友在扎东合影

笔者当年所在部队驻扎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团部设在县城扎东。 仲巴,藏语意为“野牛之地”,这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南边与尼泊尔国接壤, 境内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在这里,我度过了5年艰苦的边防生活,后来被调到军区政治部工作。时隔多年,蓦然回首,仍然无法忘记恶劣的生存环境带来的那段可怕经历。 其间,自然灾害像一只桀骜不驯的怪兽,让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瞬间倒下。而雪崩就是中尼边界边防部队最凶恶的敌人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些战友在雪崩中遇难。

1973年初春,持续的大雪不期而至,仲巴、萨嘎、吉隆等地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雪灾,三四天时间里,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被积雪覆盖。

3.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核心能力已经萌芽,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却连培育自身核心能力的意识都没有。依据企业类型的不同,我国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初步培养了自己的核心能力,虽然还只是萌芽。好比春兰、海尔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方式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与之相较,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很缺乏培育核心能力的意识。这些民营企业成立之初门槛和水平较低决定了多数还停留在依靠劳动力和价格竞争等这些低水平及原始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人才资源,当然技术力量也非常薄弱,维持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培育核心能力了。

2月27日零时2分,驻扎在希夏邦马峰区域8号沟麦拉扎青山口的某部六连哨所遭遇骇人听闻的雪崩。驻地对面高耸入云的千年雪山,不堪连日暴雪的重负而发生崩塌,雪崩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卷起的雪雾瞬间湮没了周围的山岭沟壑,数十万方的积雪从相对高度2000米的山顶坍塌下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填满沟沟坎坎,其势极其恐怖。 在惯性的作用下,雪流冲向对面60多米高的山坡,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牦牛大小的石头被席卷而去,直径数十厘米粗的桦树被拦腰截断,某部六连连部、一排、重火力排厚达一米的6栋营房墙基被雪流席卷而去,继而灌进敏村近5公里的沟壑里, 凝结的雪流最厚处达20余米。这一切只是发生在两三分钟内。 在这场灾难中,该连指导员钟其祥,副连长靳国荣、旺堆和50多名战士被雪流无情卷走。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②术前合并感染的患者;③合并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④术前血糖状态无法得到合理控制的患者。

突然, 约200多米处传来呼救声,唐伟连忙用手电筒照射,看到雪地里居然露出一个手指头,四排、杂务班、炊事班的房子看不到了。 他这时候才意识到发生雪崩。唐伟连忙顺着指头从雪地下把人刨出来, 原来是机要员石生根,由于被埋时间短,埋得浅,拍打拍打身上的雪,安然无恙。

一排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禁不住掩面痛哭。 唐伟见状,连忙拉住排长胳膊, 提醒其救人当紧,顺手从兜里掏出哨子,迅速紧急集合,一会儿从幸免于难者中集合起来13名干部、 战士, 将他们分成3组,实施紧急营救。 他们不顾再次发生雪崩的危险,冒着严寒,抢救被埋的连首长和战友,没有任何工具,只能用手刨。 在雪地里连续奋战了10个小时,与后来赶来参与抢救的藏族群众一道,用双手刨出10余名战友。 不幸的是指导员、副连长等24名战友罹难。

二营营长李秋章接到团机关紧急救援电报通知, 下午即派营通信班徒步火速前往强拉山方向接应,到半夜时分仍杳无音信,便带领营部书记李德国和营部仅有的几名干部战士, 在茫茫黑夜中骑马外出搜寻。 这时,雪停了,莽野阒然, 不见车队和通信班的下落,营长破例鸣枪联系,还是悄无声息。 黎明前, 通信班亦无果而返。 早饭后,营部官兵全部出动。贡当区革委会闻讯, 也派民兵同部队一起组织了约三四十人的救援分队,前往强拉山营救。随后汽车独立营救援部队绕道扎东也赶来救人。

灾情发生后,联络电台被毁,没有电话,无法及时与上级取得联系,而最近的友邻部队也在几十公里外。望着茫茫雪海和仍在不断滚落的雪流,副排长唐伟当机立断,决定迅速派人将雪崩的信息报告上级。战士们争先恐后地要去完成这一项最艰巨的任务。 最终3名共产党员被挑选出来担当此任。他们把存物单、家庭住址和装衣服的小包袱交给班排,做好随时可能牺牲的准备。最终这3名同志不负众望,在齐腰的大雪中艰苦爬行了10多个小时,终于安全到达友邻部队,将灾情报告上级。

横亘在中尼边界的喜马拉雅山分布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口,通过山口可以直接抵达尼境。 其中两条是终年可以通行的骡马道,大多数是季节性小道。 除了一部分有正式地名外,其余为了便于执行任务,在军用地图上查询,从西至东, 按照顺序标注从1到10沟谷。这些山口海拔都在4800米到5000米之间,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既是叛匪回窜的通道,同时又是我军反回窜的重点目标。

1967年9月13日凌晨5时,二营五连刚刚从埋伏多日的六连手中接防。 早晨天还未亮,哨兵发现有数百名骑匪,黑压压一片,鬼鬼祟祟地摸进瑯珰沟, 当即报告连长。连长张兴才当机立断, 率机枪班、炮班抢占了制高点,各种火器一齐开火,压得匪众抬不起头。 敌头领气急败坏,带众匪向我方轮番发起12次反扑。 就在五连炮弹即将打光, 枪弹所剩无几的危急时刻,前来巡逻的骑兵连和撤出不久的六连闻讯赶来增援,展开围歼,直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抛下6具尸体和13支美国“巴列快”枪狼狈而逃。 六连指战员乘胜追击,我骑兵沿着瑯珰沟一直追到国界附近。 这时天已经麻麻亮,叛匪丢盔弃甲潜逃回尼境。此战共抓获10多名叛匪,我方无一伤亡。 当部队正在为没有全歼该敌总结教训时,收到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来的嘉奖令,称赞我团指战员英勇顽强,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战友们闻讯顿时奔走相告,备受鼓舞。

雪崩后剩下的营房残垣断壁

雪崩将连队所有的给养物资席卷一空。事后,我问唐伟,雪崩后指战员们吃什么? 他说,是当地的藏族群众救了我们。 敏村、夏村的村民视解放军为亲人,在公社革委会和村干部带领下,纷纷将自己家存放的糌粑、酥油、马料、柴火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连队,有的还将自家的桌椅板凳砸了给部队生火煮饭取暖。夏村生产队女队长普则带领群众抢险救灾,守在连队五天五夜不肯离去。 雪崩后的最初几天,老阿妈搓着红肿的眼睛,天天守着遇难烈士的遗体, 一会儿给他们擦脸,一会儿帮他们盖被子,并不停地为他们祷告。正是由于有了人民群众的无私救援,部队才渡过了难关。

雪灾惊动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派飞机首次在西藏西部实施紧急救援,把食品和畜草及时空投到灾区。

雪崩引起成都军区、西藏军区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抗雪救灾指挥部应运而生。 指挥部一成立,立即动员一切力量,举全区之力奔赴灾区展开救援。 接上级命令,副团长江北带领群工股和100多名干部、战士奔赴仲巴灾区,为飞机机组指示目标,协助地方找寻、分配空投救灾物资,对受灾群众实施人道主义救助。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作为大学核心公共课之一的英语课更应该把课程创新放在首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会越来越适应当前的社会现状,如何构建翻转课堂教学系统就成了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一年多实践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微课资源利用不足,微课制作技术不足等,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依然会从教学实践出发,做好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接轨,从而让微课资源应用平台真正成为构建翻转课堂教学系统的有利工具。

相对其他消费行为来说,体育消费具有一定的享受性和发展性。体育消费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群众形成消费习惯,是创造内需的重要举措。

噩耗传来的那一刻,窗外正飘着苍茫的雪,不禁让我浑身打个寒颤。当时,西藏不具备施救条件,没有人知道佩枯湖到底有多深。一直到盛夏坚冰融化,从内地调来潜水员才把遇难者遗体打捞上来。雪崩发生后的第六十天,马拉山公路才刚刚开通, 日喀则地区革委会、日喀则军分区领导率领慰问团赶到连队, 面对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年下半年,部队调整,该连列入我团四营十二连编制,在这次灾难中临危不惧、坚定沉着指挥营救的副排长唐伟, 荣立二等功,并被破格提拔为副连长。

血祭冰山

运送救灾物资卡车翻越马拉山

山高路险,高寒缺氧,风雪弥漫,构成了中尼边界地理、气候的独特性。 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驻守在这里的战友们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 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娘村, 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山高谷深, 四下荒无人烟, 某部一营一连连部包括3个排常年驻守在这里,另外1个排驻在北端20公里的樟村。他们与团部荣哈天各一方, 之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相通, 最险要处必须派侦察兵攀岩上山,固定绳索将官兵一个个吊将上去。而这里离国界线很近, 匪特多次利用浓雾掩护,偷袭我哨兵。 为此,团里特意组建了骡马队,专门为不通公路的连队运输所需战备、生活物资。 每年10月大雪封山, 这里便会成为孤岛。所以,赶在大雪封山前,把物资从团部运到各个连队,是骡马队刻不容缓的任务。有的边防点连骡马队也去不了,只能将物资驮到可行走处,最后靠一线官兵自己背,用绳索吊上悬崖。

可是,战士们赶着骡马从荣哈出发历经两天才能到达娘村,途中没有人烟,只好歇宿一个叫鸽子洞的地方,需自带行军锅,自己动手做饭吃,年年如此。所谓鸽子洞,便是大山下一个个天然石窟,形似鸽子窝。

1971年秋冬之交的一天,骡马队的5名战士在班长小许的带领下,赶着牲畜给娘村、樟村边防点运送主副食。当他们行进到距离樟村还有五六公里的地方,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狂风卷着暴雪铺天盖地而来, 迷糊了战士们的双眼,大地被白茫茫积雪覆盖,看不清道路,人畜无法继续前进,便只好在石崖下避雪。 谁料雪越下越大,气温随之骤降。半夜,驻樟村的一连二排接到团里通知,奉命前往接应,实施紧急营救。

河湖水下抛石护岸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余金煌,王 强(22.66)

两个班摸着黑夜踏着积雪跌跌撞撞艰难前行,脚陷在深深的雪地里迈不开步子,直到天蒙蒙亮时才好不容易找到骡马队。只见几位战士蜷缩着身子, 靠倒在山边,一个个已经冻成冰雕。其中马匹和两名战士四肢僵硬,已经冻亡,另外三人身上还有热气。大伙儿急忙背起这三个人一路小跑前往驻地抢救,可没有走出多远,一名战士便停止了呼吸,另外两名战士经长时间抢救虽然脱离危险,但留下了终身残疾。

军民联防

麦拉扎青哨所,一年四季冰雪覆盖,山高坡陡,公路只能通到山根脚下。 在每年5月至9月无雪季节,战士们像牦牛一样从山底下往山上背运物资, 往往天麻麻亮出发,到太阳落山才能返回营地。 由于高寒缺氧,每人只能负荷30多斤的重量。 战士们每走三五十公尺就要停下来喘气,有的嘴角鼻孔经常出血。 为了止血,棉袄前襟下边的棉花都被掏空了。 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战士因患感冒得不到及时治疗引起肺水肿、脑水肿,永远倒在了边关。

贡当防区距离团部最远,紧邻国界,通向这里的道路崎岖,路面凹凸不平,在顺利的情况下,运输物资的卡车从团部出发起早摸黑要跑一天。

本文侧重分析环太湖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计算各种气候因子的年平均值,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按照气候学上的常用方法,选取1 a中的4月、7月、10月及次年的1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季的典型月份,计算这4个代表月各种气候因子的月平均值,分析变化趋势。

(三)故事中的乘法。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太上老君炼仙丹需要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等等,让学生去找找我们的一些故事中乘法口诀。

1971年11月,日喀则汽车独立营某连二排,在陕西籍杨排长的率领下,驾驶4辆解放牌卡车辗转萨嘎、吉隆前往贡当某团二营运送食物。 当汽车行驶到强拉山,突遇暴风雪,积雪封锁了道路,山野白茫茫一片, 无法继续行驶。 这样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被暴雪整整困了6天,气温最冷时降到零下40 多摄氏度,战士们无奈只好把汽油点着烤火取暖,渴了就抓把白雪塞到嘴里。官兵们提出“与军需物资共存亡”,一直坚守在车上。

当时,公路上积雪数米厚,救援中的开路先锋无疑是推土机,在吉隆县政府全力以赴从马拉山由南向北打通的同时, 日喀则地区也调来推土机, 从北向南往山顶推开一条通道, 大部队只能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 由于积雪太厚,每天只能推进五六公里。 当时佩枯湖百里冰封,被大雪覆盖后,与周围戈壁连成一体。 可惜驾驶员不熟悉这一带地形地貌, 推土机在茫茫雪原行进时,看不清哪是路哪是湖,结果误入佩枯湖, 湖中间冰层承受不住推土机的重压,发生坍塌。推土机连同司乘人员一起落入冰湖。 西藏军区政治部派出群工干事顿珠前往吉隆帮助指导救灾,亦乘坐在这辆推土机的驾驶室里,不幸一并罹难。

雪崩后,房顶垮下来将火箭班班长朱强和新战士小李两人压倒在屋子里。 他俩人尚清醒,但身子动弹不得。班长对小李说:“我喊一二,我俩拼命往外挣扎,试试看怎么样? ”结果无济于事。 原来,被大雪压垮的铁皮屋顶上的三角钢架将他们的腹部穿透,肠子裸露。 救援人员刨开雪层,将他们抬到尚未破坏的地堡里进行抢救治疗,所幸二人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虽然大难不死,却十分惨烈。

由于连续多日与极寒、饥饿抗争,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守候在山上的汽车连官兵超过身体承受极限,有3名战士光荣牺牲,其余人员严重虚脱,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经过长时间抢救,终于把他们从死神的魔掌中解救出来。 为了表彰官兵与风雪严寒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上级决定给所有平安归来的干部战士分别记功受奖,给牺牲者授以烈士称号。 独立营和军区后勤部把他们的事迹编成快板和舞台剧,在日喀则驻军和边防部队巡演, 一时间“风雪强拉山” 的故事在边防家喻户晓, 成为激励边防官兵扎根边疆、报国守土的活教材。

护理人员应对职业性腰背痛防护知识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有能力护理好患者,使护理质量无缝衔接,确保患者安全。因此,护士职业性腰背痛问题应引起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在现阶段需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并且作为一种基本培训项目,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及早进行教育与培训,预防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合适而人性化的教育与培训对提高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认知水平继而提高护理质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尺马敦方向防御空隙大,地势异常复杂,曾经是叛匪回窜的重点区域之一,六连哨所设在5200米的高山上,登高望远,可以直接观察到1、2号垭口和果子沟的动向,同时俯瞰瑯珰沟。

2、炉后0米层接地网测量选点分别为:A、#1炉零米定排扩容器立柱处 B、#2炉送风机电动葫芦电源立柱处

许多年后,据一排副排长唐伟回忆:那年2月25日起,营区周围开始下雪,雪片有树叶一般大,3个小时积雪达一米多深。当时,有一排、四排和杂务班、 炊事班驻在连队。半夜,唐伟睡得迷迷糊糊,猛然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惊醒,以为是隔壁弹药库爆炸了, 闭目静听,却又听不到一点声音。他摸到手电筒欲下地到外面看个究竟,发现这时雪流已经涌进房间, 与床铺一般高。 用手电筒一照,房门被风雪冲开露出50公分左右的缝隙。挣扎着刨开积雪, 爬到外面定睛一看,天哪,白茫茫一片。

雪崩无情人有情,在距离连部下游6公里处有个村庄叫敏村,村里住着20多户藏族人家。平时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 婚丧嫁娶的事,都请战士们过去帮忙。如果连队遇到军马饲料运不上来、烧水做饭的柴火断顿时,村民们也会及时帮忙接济。 平常遇到雨雪天,巡逻都是由有经验的群众当向导带路。长期的交往,敏村的村民和连队官兵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天夜里,年近七旬的老阿妈拉旺听说连队遭遇雪崩,禁不住失声痛哭。她与最早发现雪崩的村民一起叫醒全村群众冒险赶到现场救灾。 虽说是雪,但从高山上灌下来,冻结得十分坚硬,而下面埋着人,又不敢使用工具只能用手刨。 拉旺老阿妈一边嘴里念叨着:“孩子,我来救你! ”一边用已经流血的双手一个劲地刨,在坚硬的雪块中寻找亲人。

2.2.6 专属性考察 分别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各1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详见图1。由图1可知,各色谱峰分离良好,且阴性对照溶液在龙脑对照品出峰相应位置未见色谱峰出现,对测定无干扰。

积雪中设伏

从此,尺马敦方向瑯珰沟以及1、2号沟理所当然成为我营重点盯防目标。 每年冬季来临,四、五、六连轮番来到这几个山口查踪、设伏,骑兵连时刻待命。

有一天,六连奉命前往瑯珰沟设伏。 为了赶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以防暴露目标,晚饭后官兵全副武装,带着压缩干粮,水壶盛满开水,从连队徒步行军8小时, 艰难地到达伏击区域。指战员们伏在山脊的雪地里,一卧就是一整天,不能野炊,不许走动,一直待到天黑才撤出阵地。 阵地上寒气迫人,许多人冻得手脚失去知觉, 尤其是从南方入伍不久的新兵,第一次面对极寒挑战,有些吃不消。 六班班长小赵便代替新战士趴在雪地连续站岗3小时,回到营地双脚麻木,渐渐失去了知觉。 第二天拂晓前部队撤出阵地, 小赵发现自己两腿发黑,站不起来了。 连长一边让战友们背着他撤出阵地, 同时及时与连队联系,派来战马将其驮回尺马敦,随即报告团机关。团里紧急派车辗转将小赵送到日喀则、拉萨治疗。经过检查,小赵被确诊为肌肉坏死,无奈只好截去双腿。

1969年11月,获悉叛匪有大规模回窜迹象,连队奉命前往距离瑯珰沟不远的2号沟设伏14昼夜。 临行前,营长李华荣想到尺马敦海拔4900米,官兵一年四季吃不到新鲜蔬菜, 便从营部不到6平方米的简易温室里将全部的小白菜拔了,装了一小麻袋,派通讯员郑鑫送到连队炊事班。连队满编有一百四五十号人, 这点菜根本不够吃一顿,连长李斯同吩咐炊事班用肉罐头做了一大盆小白菜肉汤。 开饭前,连长心情万分激动,当着全连指战员慷慨陈词:

“同志们! 营首长心里时刻装着我们全连官兵,在我们即将奔赴2号沟设伏前夕, 特意将他们亲手用汗水种植的小白菜送给我们吃,而自己却舍不得用,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白菜,是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连心菜,凝集着我们革命队伍内部互相爱护、同甘共苦的深情厚谊,渗透着阶级情、战友爱。我们不能辜负营党委、首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定要化关怀为力量,激发对叛匪的无限仇恨, 杀敌立功,出色完成设伏任务, 掉皮掉肉不掉队,风雪严寒志不移,是英雄是好汉设伏阵地比比看,只要叛匪敢于露头,保证有来无去,龟儿子不信试一试,同志们能不能做到? ”

“能! ”呐喊声如山呼海啸,在雪山之间回荡。

说罢,连长亲自掌勺,将菜汤逐个盛到大伙儿的碗里, 一人半碗。 可最后轮到连长自己时,菜汤却没有了。战士们一看连长没有喝到菜汤,便不由分说纷纷把自己碗里的菜汤倒回汤盆里,执意要求连长重新分配,必须有属于连长的一份。 连长见状,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好按照大伙儿的意思,最后自己也盛了半碗。

一盆小白菜汤,居然成为凝聚全连战斗力的粘合剂,这让连长万万不曾料到。

当日傍晚,连队开进2号沟。设伏区域积雪厚达30多公分,连续14个日日夜夜伏在雪地里,阵地不能有火光、声音和人影,连队炊事班摸着黑用保温桶送来热腾腾的饭菜,一天一顿,大家悄悄地吃,其余时间趴在雪地里啃压缩干粮。天寒地冻,长时间站岗观察,手脚、耳朵被冻得疼痛难忍。 为防止冻伤,大家睡觉时相互拥抱在一起取暖。脚趾最容易冻伤,有的脱掉大头毛皮鞋, 将脚放在同班战友的腿窝驱寒。

但是,由于气候寒冷,冻伤的事在所难免。七班四川阆中籍战士小王,早晨从观察哨下来,感觉左耳疼痛过后一片麻木,卫生员发现其耳朵发黑,遂涂了些药水。 第二天,小王的耳朵开始淌黄水,颜色愈来愈黑, 卫生员给他做了包扎,连夜将他送到郡加营卫生所治疗。经过几天精心医治仍然不见好转。后来,小王被送到日喀则军分区八医院, 无奈做了左耳切除手术,听力受到严重影响,第二年便退伍离开了连队。

1971年冬天, 六连在塔布勒山口设伏, 四川邻水籍战士小江站岗回来便被冻得不省人事。 身材魁梧的连长周树林, 穿着大衣将小江搂在怀里,帮他焐热,小江的身体就像寒风中的一片树叶,在连长的怀里瑟瑟发抖,慢慢地,连长的体温使小江逐渐清醒过来。 撤出伏击阵地后,连里将小江火速送到团卫生队治疗, 但是他的脚趾已经坏死, 后送至军区总医院做了截趾手术。 (待续)

(责任编辑:吴玫)

标签:;  ;  ;  ;  ;  ;  ;  

冰山上的雪莲-一个西藏老兵讲述的戍边往事(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