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论文_王艳峰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摘要】目的: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抽选出100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4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5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以阴道出血居多;在临床分期上观察组Ⅰ~Ⅱa期占比与对照组相较明显更高,子宫形态呈正常或糜烂状的比率也比对照组显著要高;两组在病理类型上比较无差异性,在病理分级上观察组Ⅱ级占比壁对照组明显要低;从肿瘤浸润深度上看观察组深度1/2肌层以下占比显著比对照组高;肿瘤大小上比较,观察组肿瘤大于4cm的占比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且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特殊性质,充分了解掌握其特征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也利于宫颈癌的预防。

【关键词】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居首位,其发病率目前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宫颈癌临床常表现为阴道出血、排液异常等症状,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十分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以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利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通过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抽选出100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抽选出100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4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5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平均年龄为(31.5±2.4)岁;对照组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2.5±10.4)岁;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为宫颈癌。

1.2方法

对两组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分期及子宫形态;同时对两组患者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病理的类型、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的大小。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X?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通过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的临床症状,少数阴道出血及白带异常,分别为32例(68.09%)、9例(19.15%)、6例(12.77%);对照组接触性出血症状占比居中,以阴道出血居多,白带异常占少数,分别为22例(41.51%)、27例(50.94%)、4例(7.55%);两组阴道出血率及接触性出血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分期上观察组Ⅰ~Ⅱa期有32例(68.09%),其余为Ⅱb~Ⅳ期;对照组Ⅰ~Ⅱa期有22例(41.5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较明显更高(p<0.05)。子宫形态呈正常或糜烂状的比率也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观察组为18例(38.30%),对照组为8例(15.09%)。

2.2两组病理特征比较

观察组患者病理类型为鳞癌49例(92.45%),腺癌4例(7.55%);对照组鳞癌43(91.49%),腺癌4例(8.51%);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在病理分级上观察组Ⅱ级占比壁对照组明显要低;从肿瘤浸润深度上看观察组深度1/2肌层以下占比显著比对照组高;肿瘤大小上比较,观察组肿瘤大于4cm的占比率显著比对照组高。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理特征对比(n,%)

3讨论

随着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筛检力度的增加,宫颈癌患者有所降低,但年轻宫颈癌却仍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显示多孕、多产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妊娠期妇女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机体免疫能力会降低;人流与其发生也有相关性,人流会对宫颈造成机械性损伤,使生殖道病毒、细菌感染的几率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异性增加;同时过早进行性生活等因素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年轻妇女宫颈癌为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同时也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为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意义重大[3-4]。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经验,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一,年轻宫颈癌患者多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而中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其二,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Ⅰ~Ⅱa期居多,而中老年患者以Ⅱb~Ⅳ期居多;其三,年轻宫颈癌患者子宫形态多表现为正常或糜烂状,而中老年患者多表现为溃疡或菜花状;其四,中老年患者病理分级为Ⅱ级比年轻宫颈癌患者显著要多;其五,年轻宫颈癌患者浸润深度以小于1/2肌层居多,而中老年患者多数为1/2肌层及以上的浸润深度;其六,年轻宫颈癌患者肿瘤大小以4cm及以上居多,而中老年患者4cm以下居多。

综上所述,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特殊性,年轻妇女在发现符合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时应及时进行诊治,同时临床应根据其诱发因素做好相关健康教育,从根本上预防宫颈癌发生。

参考文献

[1]车艳红,卢爱妮,廖予妹等.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2013,17(28):3427-3428,3429.

[2]谢巧婷.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084-4085.

[3]朱小丽.分析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15(1):151-153.

[4]于晓伟,张松灵,费君伟等.年轻妇女宫颈癌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35-337.

论文作者:王艳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论文_王艳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