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动系统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小学生活动系统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是指以活动心理学与现代教学论为指导,将学生在学科活动、课外活动、闲暇活动三方面的发展作为目标,旨在促使学生达到积极性的目的与动机相一致的小学教育模式的探讨。

一、本课题提出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是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课题提出的社会基础

随着21世纪的日益迫近,未来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人才需要怎样的素质,课程和学科体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提到了教育者的面前。回顾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料,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读书的好学生,更需要“创造型”、“学习型”、“个性型”和“国际型”的人才,这必然地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1.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面对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员,应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是未来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人从出生开始,一生都在接受教育,可大多数的人往往忽视这一点,视离开学校为学习的结束,其实这是一种对学习的误解。随着科技化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应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教育应培养这种能力。

3.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随之扩大,为人们的自由创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培养利用这些空闲进行创造的能力,则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小抓起。

4.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完美个性的学生。所谓个性,即是指人能自觉地决定自己对周围世界和对自己的态度。个性形成是在从事各类活动和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因此要形成学生的个性,必须给学生创造各种活动和交往的情境。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对原有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活动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的科学指导,是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创立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是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活动总是指出一定的对象,“需要”是具体行动的内容条件,也是活动的调节者,活动总是由“需要”推动,人通过活动可改变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活动可以分内部和外部两种,离开了完整的活动体系,便无法理解人,无法理解人的心理反映。活动的结果具体地体现在知识、技能、创造性活动和情意上。

所谓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技术、活动方法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定向的作用;技能是关于活动方式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一般智力性和实践性的技能技巧上,掌握这些技能技巧体系,可使新一代继承和保存社会文化;创造性活动是指为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究活动的经验,它能使人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情意是指对待社会,对待人们相互的关系(态度)的经验,即包括道德-审美方面、情绪-意志方面的培养,它决定着人们对世界的探索,它调节人的活动,使之与社会要求相适应。虽说活动包含有四部分要素,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创造性活动和情意不能离开知识和技能,这说明知识、技能作为基础的重要性。但任何活动都不能归结为仅仅是基础知识,而应当是由四种要素组成的,它们是以一定的体系,有所侧重而相互联系地统一在学校生活中的。

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就是要探讨“活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有效性。因此,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不应是某一方面或是某一局部的,而是将活动四大组成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融入目标体系、评价体系以及分课题的研究目标之中,着眼点即在于通过四方面活动内容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素质。

由于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不同,各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巨大个性差异。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对四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是各有侧重的。

但无论怎样说,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是一项涉及学科、课外、闲暇(学生所有活动时间)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等的综合性改革,其理论依据是科学的,学生发生的变化将是综合的、全方位的。

(三)本校几年来课程教材改革的经验和体会,是本课题提出的实践基础

作为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从1990年3月起,本校开展了“主题组合活动”课题的研究,这也可以说是本校课题研究的开端。在“主题组合活动”的研究中,我们对传统的课外活动从目标、内容到方法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三三一”的目标(即三种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三种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一种兴趣爱好特长),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讲课、讲座、参观、访问、制作、演讲以及文体活动等形式和方法,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知识教育等许许多多的内容加以精心加工,尝试着走一条综合化教学的道路。

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高,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学校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更重要的是通过“主题组合活动”研究的顺利进行,使教师增强了进一步开展科研的信心。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主题组合活动”的研究毕竟只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部分,它并不能代替学校的其他工作,而要改变目前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必须进行学校的整体改革,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校的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加以合理的安排,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将系统化、规范化的课外活动、闲暇活动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四)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契机

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强调“五四一”,即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这四方面的素质以及发展健康的个性,成为全市课程改革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然而在《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虽强调了减轻学生负担,增加选修课和活动课课时,但是对于增加的课时如何安排,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这也就给各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各种探索尝试提供了契机。

同时,随着学习日的缩短(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学生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虽是学校生活之外,但又不得不顾及的闲暇时间该如何安排,在《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也未曾提及。

“小学生活动体系”包括学科活动、课外活动和闲暇活动三大块,是一种突破创新,可以为如何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提供经验,也是对《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一种完善和补充,更是面对《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供的契机的一次挑战。

因此,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思考,借助《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供的契机,我们提出了“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以本校一至五年级学生为对象,主课题的研究覆盖了全校五个年级、500多名学生;子课题的研究分别选择一定的年级或班级,具体是:“主题组合活动”以一、二年级为主要对象,同时在三年级选择一个班;“闲暇活动指导课”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而社区小队活动则以里弄为单位,有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参加;“两机三会综合课”[1]在三年级进行;“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在三、四年级各选一个班,五年级选两个班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以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对象进行。

选择年级、班级的依据主要是科研进展的情况,如主题组合活动已在四、五年级实验过,为了推广和全面铺开,故选择一、二、三年级。在选择班级时依据随机的原则,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课题实施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也铺之以有组织的活动,包括社区小队活动。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遵循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念思维训练过渡的原则。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概念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低、中、高各不同年级在活动中的思维训练任务各有侧重。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即让学生能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的结构。中年级要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即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能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能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即让学生运用归纳推理来确定活动内容的宗旨,运用演绎推理来表现这一宗旨,并根据这一宗旨来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安排过程。由此,学生的思维训练便能在遵循其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得到显著的提高。

2.“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原则。

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回答原因,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回答结果。所谓活动是它所指向的对象始终是激励主体从事这一项活动的动机的一个过程。“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真正的动机”,“活动的概念必须同动机的概念相联系”,“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由于激励人们进行活动的东西和他的动作所指向的东西彼此不相符合,因此动机和目的经常是不相符合的。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包含若干学习的动机,即应达到的具体的学习目的和达到学习目的的具体方法。因此,不应以各板块活动可能达到的结果来教育学生,即从局部的活动开始,先指出目的,然后在动机上去证实这个目的方面的行动。科学的方法则是从整体着手安排,即要先形成动机,然后由动机的激励而指向动作的目的,在活动实施中应使学生先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产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闲暇生活的动机和兴趣。这也是当前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3.以“主导活动”为依据的原则。

每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多种活动,但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之为主导活动,每个年龄期所特有的儿童的主导活动类型决定着首先发生于这一年龄期的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它们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以及在新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整个个性的改造。作为个体心理发展分期依据的是各年龄阶段特有的主导活动类型,任何一种主导活动都有整体性结构。这种按一定次序彼此衔接、前后更替的一系列主导活动类型体系构成了儿童心理整体性发展的基础,形成主导活动类型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作为儿童个性内部基础的创造的需要与创造能力。

总的来说,从小学年龄阶段起,儿童的主导活动已由游戏转变为学习活动。为有效地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条件,以形成小学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真正的、展开的学习活动。同时,交往作为发展源泉,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4.在交往中求发展的原则。

心理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心理的发展是外部活动逐渐内化而成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因此,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等方面转化的结果。而人的智力技能,则是人在交往中产生的,人所参加活动的方式成为其心理功能结构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素质的培养,各种思维品质的形成和提高,正是在各种经常的、全面的活动中得以实现,也正是在现实的、变化发展的交往活动中得以充实的。因为学生在参加各种类型的交往活动中,使他们有可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通过各种途径与人们交往,以满足他们跟同龄人或年长者交往的需要。融于各种活动的交往还使学生在参与协作活动中学会评价他人,在跟他人的比较与对照中学会评价自己,形成自我选择、自我确定、自我表现的志向,最终产生该年龄期的中心的新的心理形成物——自我意识。

在列昂节夫看来,“……交往是发展的源泉”,小学生活动体系关注的是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的身心发展,交往则正是提供了学生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故而在课题整体研究中,在学科活动、课外活动和闲暇活动三方面的安排上,把交往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三、本课题的成果

(一)初步确立了“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理论框架

直接同人相关相联的社会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活动,因此我们的研究首先从活动入手。

根据列昂节夫创立的活动心理学理论和达维多夫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均有其主导活动的理论,以及1993年上海市课改方案提出的一个核心(提高整体素质)三个基本点(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的“三角形教育学模型”,我们集近五六年来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对未来的预测,初步确立了涉及学科活动、课外活动、闲暇活动的“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制定了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1.制定了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的确立对整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从横向上看,目标体系包括学科活动(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两机三会综合课、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体育活动、阅读自习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题组合活动)、闲暇活动(消费活动、交往活动、文娱活动、个人兴趣活动、生活活动)三大板块的目标,使其构成学校整体改革的行动方向,为全方位地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定下基调。

(2)从纵向上看,目标体系在确定各板块、各分块总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各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年级的分目标,使目标体系既兼顾学校活动的完整性,同时又兼顾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3)从目标内容看,无论是哪一年级或哪一板块的目标,都从知识、技能、创造性活动和情意四方面入手,因为这四者既是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理论的研究重点,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在目标体系中将此四者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因素加以强调,明确需达到的水平或程度,同时又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故而使目标体系的内容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

总之,目标体系的确立,形成了整个课题研究的初步框架,同时也使研究和实践有章可循。

2.建立了“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评价体系

小学生活动体系的研究,作为改进教育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一项整体研究,在方法上采用的是目前教育实验研究中被多数人认可的行动研究方法,它并非单纯验证假设,而是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评价的体系要求能反映出课题实施的结果与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同时从中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也即是将传统的判断、评价同改进和矫正结合起来,真正收到评价的效果。

“小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评价体系,以与目标体系相一致为前提,以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作为区分,提出评价两段学生的具体指标。指标要尽可能地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创造性活动和情意四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使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对被评价者(学生)进行评价时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或依据。在评价体系的最后,附有用于统计的表格,以便汇总信息进行分析。

(三)子课题取得初步成果

1.“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教学又称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60年代继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后出现的一种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和“学”的教学手段。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普遍地被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优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极快,但往往局限于研制向学生提供练习机会的软件,而对于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则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校自1991年下半年开始对小学三至五年级数学几何知识部分,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专题探索,包括对《教学大纲》和《调整意见》重新理解的基础上编写新的教案,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并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1)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表略)

(2)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课时注意的选择性,增强有意注意水平。(表略)

(3)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质量与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表略)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声、形、色相结合的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2.“两机三会综合课”的研究

从前一阶段实践来看,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

(1)通过“两机三会综合课”提高了学生对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学习兴趣。因要文字输入,学生既练习了拼音,又注意不写错字;因要进行计算,学生力求将数学答案做准确;因要理解显示屏上语句的含义,学生自觉查字典、背单词、学英语。

(2)“两机三会综合课”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和动作技能的速度,同时看、打、校,使学生思维与动作更为协调,灵敏性提高。

(3)“两机三会综合课”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学习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品质。在“两机三会综合课”上,没有学科的明确划分,有的只是各学科知识的结合与交叉,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

3.“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的研究

作文教学以及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老化、教法陈旧等诸多问题,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从而产生了投入多而效益少的现象。

从活动心理学看来,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不同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游戏、学习和交往活动是最主要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必须从儿童的主导活动出发,来安排教学的内容。在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时,应该以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主导活动——交往为抓手,建立起作文训练的系列。“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确定了低年级、中高年级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并设计了以交往活动为主线的作文系列训练内容。

“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课题确立至今仅半年左右,但从实践结果看,“交往活动的作文系列”研究,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选择、提炼生活素材,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

4.“主题组合活动”的研究

主题组合活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将目前教育计划所无法顾及的,而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素质的多种教育因素及教育活动组合成系列的活动课程内容,并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教学的形式实施,以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发展兴趣特长,全面提高素质。

主题组合活动既有学生的心理活动,又有学生的身体活动;既有个体活动,又有群体活动。它包括了游戏、学习、劳动和交往,它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组合起来,将动脑与运用组合起来,将校内活动与校外的实践、考察活动组合起来,将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组合起来,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合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组合起来,尝试着运用综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现代社会的新公民。

从几年来的实验结果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

(1)增加了学生的实际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如在“绿化知识”主题活动中,通过园林技术员的讲解,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公园里植物的名称,而且了解了它们的习性;在“人类与环境”主题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用废料做简易净水器,既动脑又动手,同时也培养了环保意识。主题组合活动从学生兴趣、特长出发,提倡在愉快合作的环境中探索事物,在一年半的时间里,190人次采访了有关单位和校内外先进人物,185人次慰问了军烈属和孤寡老人,700余人次外出参观考察,绘制了420份统计图表,做了274件小制作,种花46盆,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和主持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第一轮实验结束后的统计表明,100%的学生有一种以上的兴趣,50%以上的学生有较强烈的参与意识,30%的学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基本上收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效。

(2)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研究实施的一年半后进行了一次不完全的统计,整个实验年级170位学生,共写了1668篇习作,创作了268幅美术作品,有74人次主持了班级以上的集体活动,几十人次在校区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而由此引起的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更是无法用数字来统计。

(3)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

总之,“主题组合活动”作为课外活动板块改革的开端,弥补了传统课外活动安排上分散、不成体系的不足,构建了系列化、规范化的课外活动序列。

5.“闲暇活动”的研究

所谓闲暇是指每个学生在完成学习、工作后剩余的,由他自己支配的时间,闲暇活动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小学生的闲暇活动是指小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群体性活动之外的,个体的、自由选择的活动,它是每个小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闲暇活动”的研究试图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闲暇生活态度和目标,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获得一种充实、丰富多采的闲暇生活,特别是使学生在闲暇活动中获得心理方面的启蒙教育,并能逐步发展自我。

“闲暇活动”的研究是从闲暇活动指导课和社区小队活动两条途径进行的。我们从1993年9月开始结合实施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在一、二年级每周的活动课中设一节闲暇活动指导课,对学生在闲暇时间里的交往活动、生活活动、消费活动、个人兴趣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等内容进行指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区小队是少先队在校外以居住地为单位组建的自愿参加的组织,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在本校部分学生中组织,开展学生欢迎的多项群体活动,内容丰富多采,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社区单位的帮助,从前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来看,效果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

(1)交往能力有显著提高。(表略)

(2)注意力集中水平:实验前不集中的占9%,实验后下降到3%。

(3)学习习惯:做好预复习及收拾整理书包等的人数有明显增加。

(4)劳动习惯:不参加劳动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0%下降到4%。

(5)挑食的人数由70.5%下降到29.5%。

(6)娱乐活动也从“看电视”这一单项形式中解脱出来。

总之,闲暇活动指导课和社区小队的活动,在传授一定知识的同时,对于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许多是课堂教学,或者说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所忽略或所不及的。

注释:

[1]是指将英文打字机和计算机的学习综合在一门课中进行,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操作,学会中英文打字,学会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标签:;  ;  ;  ;  ;  ;  ;  ;  ;  

小学生活动系统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