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研究论文_杨耀宗

简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研究论文_杨耀宗

身份证号码:4408231990021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优势逐渐在社会中突显出来且不断更新,使广大使用群众体会到电气自动化技术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及宽阔的专业性,这推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进程,使我国电力自动化的普及面越来越宽广。本文结合简述了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分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探讨了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应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实践

引言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对我国电气工程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电气工程本身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设施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电气系统的整体性能,节约电气系统的维护成本,从而大幅增加电气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将在未来电气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的概念

1.1电气工程(简称EE)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学科之一,更是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学科。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并且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从某些层次上来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1.2电气自动化的专业全称一般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应用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小到电气开关的设计,大到科技航天的研究,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电力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电力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新时代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进程成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优势

2.1结构性能良好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我国传统的电气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电气技术的控制性能不佳,电气系统结构不科学,设备保护体系也不够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电气技术已经逐渐被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取代,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技术,其系统结构相对比较科学,控制性能佳,相关的电气设备保护体系也更加完善。在日益变幻的社会环境之下,电气自动化技术更能满足我国电气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适应能力强

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能显著改善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适应能力,提高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采用的远程监控技术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对距离相隔较远的异地设备也能实现监督操控,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能大幅降低电气系统的建设成本,与传统电气系统中的集中监控系统相比,远程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系统的适应性能好,维护频率也降低了许多。

2.3技术简单,操作便捷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力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传统电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电力企业都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优化电力系统结构,使其性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使其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操作起来也方便得多,大大节约了操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为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是集数据传输、设备管控、计算机技术、软件系统应用于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其规模相对较小。配电自动化能够提高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改进电能供应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运行的经济性较高。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更为成熟,其自动化技术运行经验更为丰富,其规模在不断扩大,朝着人工智能、光纤通信、地形显示等实用性技术上发展。我国配电自动化一般有3种基本功能模式:集中监控模式自动化、集中监控模式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模式、就地控制的馈线自动化。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前两种模式,采用分布式总体结构,把主、子站联合起来,构成统一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3.2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动力机械自控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以及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目前为止,我国发电厂有两种:水力发电厂与火力发电厂,在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很多共同点,火电厂的自动化程度稍低于水电厂的自动化程度。火电厂电的自动化技术具有数据处理、信息采集、设备管控、自动检测和保护等作用。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融入到水力发电厂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发电厂分布式现场总线监控系统有集中性、复杂性与专业性等优势,在具体应用中采取多层分布式结构。通常情况下,该系统是由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以太网、运行人员工作站等组成,其中远程控制单元对开关量、电气量、热电阻、热电偶等信号传输有重要作用。

3.3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引入计算机装置让控制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自动处理技术等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变电站实现管理的智能化,改善管理效率,参照用户需要进行电力供应,供电系统的规范性、科学性更高。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能的流向,主动变换电压、接收和分配电能等。若干个电压级数的电网均可以利用变压器连接起来。变电站中的综合自动化是在应用信息处理、技术传输、自动控制技术的前提下,利用自动化装置、计算机硬件系统替代以往人工运行作业,改善变电站运行与管理水平的自动化系统。

3.4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

随着电气工程规模的扩大,电气自动化的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电网自动化调度技术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它主要由电网调度中心显示器、计算机终端设备、互联网、工作站、打印机等组成。电网调度程序自动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电气体系专用网络的基础之上,该技术的工作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变电站终端设备、发电厂以及下级调度中心的连接,从而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估,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是否安全、平稳,并及时反映电力负荷情况。第二,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该技术可以搜集电气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电网运行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第三,有利于及时发现电气系统运行中的突发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四、结语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涌现出不断创新的新技术及新理论。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充分应用体现了巨大作用,它促进了各专业知识、技术的融合及渗透,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范围的不断深化。因此,研究人员应学习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出发,以自己的工作经验按照科学性的原则为我国的各行各业研发出具备适用性、安全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张何,庞美严.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3]方敬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6).

论文作者:杨耀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简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实践研究论文_杨耀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