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文脉之隧道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王佳韵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032

摘要: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隧道景观作为隧道对外的门面逐渐被人们重视。本文结合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设计及横琴新区长隆隧道、西环隧道景观亮化提升的工程实践,探讨隧道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文脉的意义,为我国隧道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城市设计;城市文脉;隧道;景观设计。

0 前言

城市是人们长期居住、活动的场所,它的美观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需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而隧道景观设计作为隧道对外的一张明信片,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提升隧道景观设计的地标性,结合城市元素,融入城市文化,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城市形象的展现都有重要意义。

1城市设计与城市文脉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伴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人类生活居住的主要区域,也是社会文化的聚集;城市设计作为一个城市的面子工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上海这类超大城市,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城市设计就更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样才能更好推进美丽家园的建设。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活力源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脉络,决定了城市对外展现的不同面貌,也是城市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城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去继承和发展文脉,就会出现文脉断层,产生较为严重的“失语”现象,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成为一种独立而自我的设计;或者是盲目的追求外在造型而忽略对城市内在文化的表现,造成千城一面。

城市由建筑汇聚而成,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所以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时要融入城市文脉的元素。交通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交通运输服务的功能性,也是公共运输对外形象的门面。而目前交通建筑的设计逐渐脱离只考虑平面流线是否明确简捷、功能性单一,开始注重它与城市的联系,而隧道作为地下为主的交通建筑,它的洞口设计、内部景观设计美观与否决定了城市的形象。

基于此,隧道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脱离传统思维,去了解隧道在城市设计中开始的起源,关心城市文脉,站在更宽泛、可持续的高度上去探求具有真正创意的、显现城市特色活力的建筑答案。

2隧道景观设计与城市文脉

隧道景观设计主要包括风塔、隧道洞口、车道侧墙等。

风塔作为隧道的附属建筑,为隧道地下空间更换新鲜空气提供保证,与隧道关联性较低是独立的构筑物。因其体量较大且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它的设计造型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在进行外立面设计时,应该考虑与周边环境融合,与城市形象相呼应,减少突兀感。固采用融入周围环境的手法,既不显得突兀又具更好的协调性。见图1中人民路隧道豫园处风塔,位于豫园城隍珠宝商城,周围建筑以“江南古典园林”风格为主,人流密集,为了尽可能降低风塔对周边环境影响给人们造成的心里影响,所以设计采用“隐”的手法将其完全隐藏于建筑中,仅顶部高出建筑,为满足环评对风塔的高度要求,不仅消减建筑物的体量感,同时更好地融入城市中。

隧道光过渡是隧道与城市的交汇点,作为隧道门户,既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又作为隧道个性的展示窗口。隧道光过渡设计应将交通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兼顾功能性的同时,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相融合;隧道侧墙装饰布置于隧道车道两侧,是对隧道洞口所表现的城市文脉的一种延续。它可以是有主题性的,有个性的。可以通过调研并提取相应城市的文脉元素作为设计素材,更具象地将它们运用在隧道的墙面装饰颜色、形式、造型等,体现城市气质,而无需过多考虑与周边的环境、色彩搭配等。

隧道景观设计的美观性需要通过城市文脉的融入来实现,不仅具有欣赏价值,同时可以凸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魅力。

图1人民路隧道豫园处风塔

3 项目实例分析

结合上述观点,选取实际参与设计的杭州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设计及横琴新区长隆隧道、西环隧道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实例中抽取不同设计元素、手法进行论述。

3.1隧道峒口(光过渡)景观设计——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设计分析

文一路地下通道(保俶北路—紫金港路)工程隧道主线段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东起保俶北路,西至紫金港立交,工程起止里程为K1+040~K6+164,全长5.124公里,设计车速60km/h,设计标准地下采用双洞双向4车道,地面采用双向6车道。

隧道光过渡位是衔接城市隧道与地面交通网络的节点,地理位置较隐蔽,与隧道关系更紧密。作为隧道的门面,隧道光过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印象。由于隧道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在白昼驾驶员在进入隧道洞口时,视线会产生“黑洞”效应影响行车安全,而人眼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环境亮度的变化。所以在此次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设计中,着重考虑设计如何结合杭州城市的特色,并在技术上实现自然减光效果。

传统的隧道光过渡形式单一,甚至一些隧道未设置光过渡,存在安全隐患。而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地处杭州市西湖区,经过前期调研得知杭州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固在方案初期提取城市文脉元素 “树”。考虑到光过渡造型要满足照明要求,尽可能柔和室内外光线的过渡;景观应从地面及车行通过视角两方面考虑,结合城市文脉元素将其融入造型设计中,赋予隧道气质化定位,加强其作为城市地标建筑的可意象性;尽可能避免对于周边道路的视线干扰,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从图2中可见,光过渡造型以仿真的树枝形态展现,总长约20米,宽约9.4米;光过渡内杆件采用内置方钢、外包铝板的设计形式,杆件内方钢表面涂刷防锈漆及耐火极限大于2小时的防火涂料;从图3可见,光过渡位于车行通道上方处,距车行道路面高约5.5米,通过主框架、一类杆件与二类、三类杆件两层叠加,起到二次减光效果。其中主框架与一类杆件顶标高处于同一高度,主框架厚度为700mm,一类杆件厚度为500mm;二类、三类杆件厚度为450mm,其底部标高与主框架底部齐平;通过杆件之间错落有致地排布,起到进一步减光效果,在炎炎夏日,使驾驶者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在树荫下行驶,带来一丝凉意,更好的诠释了生态城市这一主题。

隧道光过渡的造型设计,不仅完善考虑了它的功能性,在设计手法中融入城市文脉元素,与城市协调性更佳,同时更完美得展示隧道个性,彰显时代气息。

图2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平面布置图

图3文一路地下通道光过渡车行视角效果图及光过渡顶棚剖面图

3.2隧道内部景观设计——横琴新区长隆隧道、西环隧道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分析

长隆隧道位于横琴新区长隆大道中段,隧道全长2300米。西环隧道位于横琴环岛西路南段,长580米。长隆隧道、西环隧道在构架横琴主干路网、便利城市交通的同时,也是往来长隆国际度假区的门户通道。自2012年12月建成通车,在运行近7年中受工程车通行众多、自然条件、台风等因素影响,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设备老化、土建陈旧等问题,故进行内部景观装饰改造。

西环隧道位于横琴新区,作为珠海经济特区,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发展。由此“新城”这一概念贯穿整个设计思路。从图4可见隧道内装饰采用3.6米高搪瓷钢板,装饰板上设计以100m为间距设置反光环,反光环的设计与侧墙图案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时光隧道”的设计主题;同时反光环元素为隧道内“低频景观信息流”,其设置可为驾驶者提供节奏感及速度感受,降低视觉疲劳,享受时光穿梭的美妙旅程。

长隆隧道作为横琴新区主要城市隧道,其景观设计为突出长隆地区城市特色及风貌,隧道三段主题华彩段分别采用“城市印象”、“生态长隆”、“乐活长隆”三项设计元素体现城市文脉。从图5可见“城市印象”部分以蓝绿色起伏的生态元素为基底,以澳门城市的剪影与长隆的城市剪影并列设计,展现澳门与长隆的情谊关系与未来发展,从工业经济走向海洋游乐经济的时代到来,海洋元素为代表的生物以剪影的方式体现,表达长隆海洋生态环境的优美与海洋文化的多元;从图6中可见“乐活长隆”部分采用橙黄色基调以体现活泼欢快的氛围,主题以长隆乐园游乐元素为点缀,展现了长隆地区的在地特色,让驾驶者在隧道内就已充分感受到长隆地区欢快轻松的旅行氛围;从图7中可见“生态长隆”部分以蓝色水面为底,上部辅以深浅不一的绿色水纹型线条以体现海洋、生态、自然的清新氛围,装饰图案运用彩虹、植物、海浪等元素加强了主题的自然属性,体现了横琴地区生态环绕、绿野青葱的自然风貌。

隧道内部景观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文化、气质,不用过多的去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形式,在设计时可更自由的去表达个性。

图4西环隧道景观亮化效果图

图5长隆隧道“城市印象”主题立面图

图7长隆隧道“生态长隆”主题段立面图

4 总结

过去的建筑人们更多地去考虑它的功能性,却忽略了城市文脉的延续。现如今人们开始重视在设计中融入城市文脉元素。城市文脉可以让我们不断地从地域文化的内容中探寻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这就如语言中的方言相似,设计者巧妙地将这种“乡音”倾入设计中,可以提高城市历史的延续感,保持属于它自己的特质得以传承。城市文脉不是孤独的、抽象的概念,它必须通过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在空间转变中孕育而实现。在做隧道景观设计时结合城市文脉元素的设计手法可以与周围环境、城市文化更好结合,彰显城市个性;只有用城市文化之“神”来塑造城市“形”,才能使城市的“形”处处折射出城市文化的精神与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英涛,程国柱 公路隧道出入口减光格栅段合理长度研究[J].公路工程.2009(10).

[2] 鲁婵、李伟、刘文娟,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设计方法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2,17.

[3] JTG/T D 70/2-01-2014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S].交通.2014(08).

[4] DG∕TJ 08-2033-2017道路隧道设计标准[S].同济.2017(11).

论文作者:王佳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基于城市文脉之隧道景观设计研究论文_王佳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