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小学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一、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则必须信赖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变要做到体现师生互动,实现有效对话。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才能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
课堂上师生互动要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因素,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师生互动要求师生的平等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应当抓住时机适当的提示、启发、点拨学生,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对问题自主达成共识,自行解决。另外教学中有效对话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对话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时机,采取灵活的教学与方法创设疑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注重情感体验,突出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真情投入,例如,在上课时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多以鼓励为主,学生有了进步就及时肯定并加以表扬。如果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或回答问题不正确,也尽量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把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在作业批改中,禁止使用“重作”、“太差”等带有训斥性的语言,而用交代式的语言,比如,“你的字只要认真写就一定能写好”“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既能接受原意参与课堂教学,又能树立自信心。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把握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能直到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感情的课程,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
三、采用多媒体加强形象直观教学
语文学科知识涉及多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育也应与当今的科技、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教学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课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不同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的再现出来,进而展示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展现作者丰富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语文教学
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绘画,表演、朗诵等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把课文内容用绘画、表演表现出来,学生就必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又动脑,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参与,从而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语文阅读和欣赏水平。比如在教学《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篇章的时候,教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情景剧,就能把文中人物本质特征和丑恶的心理形象的表现出来,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会有浓厚兴趣,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创设自由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实践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学习上,教师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而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间”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并注意引导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正确面对挫折,善于借助想象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时,既要他们知道“从来如此”,又要让他们善于动脑思考,打破常规,就可能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和收获。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创新机会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变“教师拉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真正启发和诱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是满足内在需要的主动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时间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讨论,同时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如提问、读书、查找资料、交流、观察、分析、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增强的基石,创新思维显得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不断发掘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大卫?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 王灿明, 朱水萍, 等,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论文作者:汤全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语文论文; 互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