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4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建筑建设方式进行了较大的转变。在本文中,将基于AFD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AFD;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
1 引言
在我国现今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建筑业也有了新的要求。对于建筑单位来说,不仅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建筑质量以及数量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并且需要做好对资源的节约,以此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通过现场组装方式建造,能够在提升施工速率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 AFD评价模型构建
2.1 层次分析法模型
对于层次分析法,其主要模型构建内容为:第一,层次模型。其系统模型具有梯阶式特点,在实际构建结构模型时,需要对研究范围以及问题目的进行清晰的把握,同时包括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联性等,在对问题进行细致的细化、分析后将具有相同特性元素进行聚集,根据支配以及被支配原则实现对系统不同层次的构建。在具体处理中,具有评价目标的最高层为该层次的最高层级,对是否达到目标情况进行衡量的准则为第二层。对于能够体现问题解决方案、指标以及措施的为第三层。在实际构造当中,为了避免因具有过多的元素导致判断存在较大的困难,则需要做好每层当中元素总量的控制,保证元素数量在9个以内;第二,判断矩阵构造。在判断矩阵构造时,既需要在上层原则确定下,通过标度法的应用比较该层元素,根据其所具有的相对重要性的应用做好赋权处理。同时,需要做好一致性检验工作,在对指标重要性进行判断时,对决策者思维的协调性进行检查,保证前后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特点。在AHP当中,度量一致性通常即矩阵最大特征根以外特征根负平均值进行表示,当该值越大时,表明所具有的一致性越差。
2.2 契合性控制
为了能够对契合性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处理:第一,引入AHP。在传统模型当中,主要通过等权赋值法对客观权重进行确定,但对于该方式来说,在体系中指标以及非客观精确型指标间也将存在契合度不够的情况。对于该种情况,则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AHP进行引入,以此作为对DEA权重进行确定的方式。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多目标决策当中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方式,其中,AHP更多的评价没有精确客观数据的情况,能够量化决策者主观思想,以此对体系当中可能存在的过于主观性问题进行解决。DEA方面,即更多的是分析客观数据,能够对评价体系当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评价,而在主观因素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忽视情况。通过对AHP的应用,不仅不会对原有模型当中的客观有效性造成破坏,且可能对非可观性指标主观因素进行考虑,保证具有合理的评价特点;第二,模糊综合分析法。对于DEA模型而言,其在客观数据依赖性方面,无法对评价体系当中存在的不确定指标数据问题进行满足。在该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对模型内部客观有效性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成为了具体工作开展当中的一项重点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该种情况,可以对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进行引入,在该理论应用中,即能够将定性数据实现对定量数据的转换,能够使系统具有更为清晰的特点,以此在不对原有模型有效性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保证整体效益系统在可比较性以及可量化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3 AFD模型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假设有n个装配式建筑需要评价,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所具有的指标数量为m个,在该种情况下,以AFD模型开展的效益评价模型则体现为:第一,确定指标分类。即根据已经构建完成的评价体系,按照DEA模型将其中的指标根据对应原则做好分类处理,对于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将其归入到输入指标当中,而对于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则将其归为输出指标当中;第二,通过AHP的应用开展权重计算处理。要对调查问卷进行设置,对调查问卷当中不同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指标判断进行回收分析,并根据调查问卷内容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两两比较法的应用比较建筑评价体系当中的不同层级指标。之后根据1-9标度实现对判断矩阵的转变,对每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第三,在数据处理收集方面,为了保证指标在相对可比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面对具体数值指标,则可以在进行计算方法计取后,通过基本单位的应用进行处理。对于存在不确定情况的主观判断指标,需要对专家打分法进行应用,在做好调查问卷搜集后,对其进行统一的汇总,在对评价集进行设定后做好模糊指标矩阵的构建,之后联系AHP权重使用取大算法处理相关指标;第四,在完成不同指标处理后,即需要将其带入到模型当中计算指标。具体来说,需要根据准则层指标对具有n个决策单元的评价集合进行建立,联系实际指标的分类情况将确定型、经过模糊综合评价处理的指标输入到对应的DEA模型当中,以此对n个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第五,在获得标准分析计算结果后,对不同单元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行给出,同时给出对应的建议,完成效益评价。
4 提升效益方式
装配式建筑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建筑技术类型,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要想对该类建筑的综合效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需要能够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确定核心地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人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根据其所具有的较高环境效益以及较快的建造速度成为了现今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现今装配式建筑应用中,虽然在成本方面相较普通建筑方式较高,但在整体综合效益方面却具有非常好的表现。虽然对此我国各级政府对其开展了积极的推广,给予了适当的奖励措施,但要想真正在社会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获得来自社会人员以及建筑企业的认可与需求。要想实现该目标,更需要政府部门能够大力推动该项工作,要求建筑企业能够从长远角度进行发展,在把握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将企业战略决策向着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转移。同时,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形成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把握该类建筑综合效益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发展同建筑发展具有积极的匹配特征。具体来说,在政府引导、企业推进的过程中使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第二,建立评价体系。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对科学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该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效益进行监督调控,并且能够更好的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市场的规范,对不同建筑的效益优劣情况进行区分,以此从系统角度优化装配式建筑发展,不断降低应用中的经济消耗,提升安全、环境效益,使其在我国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现今建筑发展当中的主要方向。对此,一方面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做好评价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对其做好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做好优化,使其在我国建筑业发展中获得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广明,武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增量成本分析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7(01)
[2]罗时朋,李硕.预制装配式对施工成本影响的量化分析[J].建筑经济.2016(06)
[3]蔡军,马丁·斯科特.基于层次法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目标成本计算及其AHP评价[J].财会月刊.2016(12)
[4]李颖,李峰,邹宇,马晓元,吕征宇,吴小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6(04)
论文作者:常凯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建筑论文; 指标论文; 效益论文; 模型论文; 评价论文; 情况论文; 客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