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啸1 刘涛2 束鹏飞3
1.身份证号码:41010419760524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2.身份证号码:37028319820206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3.身份证号码:41270219851013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我国广播中波发射台基本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当时都建在城市郊区,规模较小,发射频率也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国力增强,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发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郊也已变为市区。原本地处城郊的中波发射台已被高楼大厦包围,地网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发射效果,大多数台站将面临迁址。我所属的山西五二八中波发射台由于上述原因,于2017年完成迁址。现就中波发射台在台址搬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关于中波发射台台址的选择
1.地址的选择:场地地形要平坦,不能存在断层。场地周边500米范围内总坡度不超过59°,尽量不要有高大建筑(超过5米楼高)。天线前方1000米范围内其坡度一般不应超过39°。
2.地导系数:地导系数大,对电波传播有利。所以场地最好选择土壤土质好,湿润,地导系数较高的地方,即庄稼长势好的地方为佳。
3.供电要求:一般应选择离变电站较近的地方。省级中波发射台应尽量以双回路专线供电为好。如存在困难至少为单路专线供电,另一路为市电。这样考虑的原因是:由于中波台发射功率大,自备发电设备较为困难。
4.机场净空要求:若发射台离机场较近时,要首先征得民航管理局的同意。铁塔高度要遵守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38号文件颁发的《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净空不达到要求,不能建台。
中波发射台选址由于占地面积大。基于我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往往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要不怕麻烦,坚持原则,参考各方面因素,使选址工作满足功能要求并达到较理想的覆盖效果。
二、关于工程建设规划
中波发射台建设一般分为技术区、办公区、生活区和天线区。从我们的建台经验看,天线区由于发射功率增加,在尽量满足地网铺设条件的情况下,视场地情况尽量多立天线。因为100KW以上发射机一般不建议多频共塔发射,我们原有场地上采用100KW与50KW就采用双频共塔发射,隐患较大,极大影响安全播出任务。并且现在全部使用全固态发射机,对天线要求更高,多频共塔效果很不理想。这样多立天线不但能使设备稳定运行,确保安全播出,同时为今后中波台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技术区应建有发射机房、信号源机房、高低压供配电机房和值班控制室等。发射机房与信号源机房在满足设备摆放的前提下,应注意防尘隔热,同时要注意通风,发射机房应建有降尘室。为了方便供电线路与信号线的连接,应建设机房与供配电室的连接地沟。而信号源室与值班控制室建议采用防静电地板,并要可靠接地。这样做可以使线缆在地板下铺设,既美观又方便维护。
技术区各机房应按规划做好消防设施的设计与安装,确保安全。
在技术区建设中,应考虑建设仪器室、器材室、机房主任办公室等。为安全播出奠定基础。
关于办公区与生活区,视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合理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关于发射天线与馈线铺设的选择
中波发射天线现在大多采用单桅拉线塔天线与自立塔天线两种。单桅拉线塔天线较为传统,这里不再多谈。自立塔中波天线近年来在中波台建设中较多采用,它又分绝缘式和接地式。绝缘式与拉线塔基本相同。而接地式由于铁塔底部接地,需要采用中间馈电方式。我们在中波台搬迁建设中就采用了自立接地塔,使用并馈体进行铁塔中间馈电。其馈电方式为:大功率变频信号从天线调配室轨出后通过室外连接体,用12条铜色纲引线,引接天线馈线点。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其优点是天线场地整齐美观,播出不受雷电天气影响。其缺点是通过与原有拉线塔比对,场强较拉线塔低1db左右。
关于馈线的铺设,省级中波发射台一般为中小功率发射台。建设馈线使用同轴电缆,不使用笼形馈线。这样馈线的铺设可采用架空或地沟铺设,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架空的优点是不受地下水位与雨水的限制,但不美观,架空需要一定高度,以防人为损坏馈管。地沟铺设优点是美观,人为损害几率低,缺点是受地下水位或雨水影响较大。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使用地沟铺设,最好建设积水坑,若雨水大,地沟灌水后,可用水泵排水。
四、关于天线地网的铺设
地网是以铁塔底部圆心,以放射状均匀向外铺设。一般每3°一根,共铺设120根3mm的硬铜线。埋深应越浅越好,但考虑到人为损害因素,一般埋深为30cm至50cm,最大不能超过70cm。地网线始端集中在铁塔四周与基础屏蔽铜皮连接,并与天调室的接地母线接好。地网线焊接要牢固,最好用铜焊条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网易遭破坏,所以地网的铺设最好在本发射台围墙范围内。同时地网也易受到物理和化学反应影响,造成腐蚀,增加地网线与大地的电阻值。应定期对地网线与接地点铜皮的焊接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五、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屏蔽与设备的接地
中波发射台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场地内和周边场强很大,这就造成场址及周边用电设备由于电磁感应严重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原发射台由于使轨线采用笼式馈线,天线倒换开关为开放式开关,发射机功率大。导致电磁感应严重致使工作电话,电磁灶等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周边住户也反应存在类似情况。
在新址建设中,我们十分注意做好信号屏蔽及设备的接地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天调室,信号源室,值班控制室均采用六面铜皮或铜网屏蔽,并严格做好接地。馈线采用同轴电缆使轨,发射主备机之间也使用同轴开关来倒换。设备接地全部采用地面挖坑,埋设铜板,引线用铜皮引接。建筑走线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外电缆全部为铠装电缆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新址运行一年多来,各类用电设备使用正常,周边住户反应良好。杜绝了电磁感应带来的诸多困扰。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六、搬迁过程中如何做好设备的保护
出于环保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多旧有设备要继续使用,存在搬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很多。举例说明,我们在搬迁过程中未对要利用的发射机槽路饼电容进行认真保护。在新址完成安装后,调试过程中很多电容发生爆裂。事后总结,因为饼式电容在相互串联使用时连接点小。在运输中产生的颠簸,使连接点产生微小开裂,加电后出现炸裂。因此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设备的保护,电容与电容之间,电容与机箱之间要用泡沫板有效支撑。注意对机内电路板、功放模块和机内变压器的保护,防止震动移位,造成接触不良等后果。
以上几条是我在中波台搬迁工作中的一些总结与体会,供各位同行在类似工作中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何大中主编.《广播电视系统与覆盖网》.国防出版社1990-05
[2]王成武主编.《广播电视工程设计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05
[3]《中波广播发射台工艺设备安装规范GY5056-1995》
论文作者:赵海啸1,刘涛2,束鹏飞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中波论文; 发射台论文; 天线论文; 机房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沟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