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陈水明

探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陈水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是,在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混凝土进一步的有效应用,只有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才能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而促进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设计配合比方面

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和配比,以满足工程耐久性和强度等要求。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1.2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面

在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时不按审批通过的专项方案施工,粗心大意现如今很多的项目管理者与作业人员为了缩短工期而视国家规范及职业操守于不顾,例如不按规范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制定专项模板支撑系统方案,作业人员作业时马虎大意等等,导致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质量出现隐患,这些隐患都容易造成工程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

1.3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方面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时,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常常会因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未对浇筑中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有效的振捣,或是在浇筑结束后没有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这些施工工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在终凝后的强度,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

2.1混凝土的比例配合

为了满足商品混凝土泵送高流态要求,水泥用量较大,混凝土水化热增高,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易使构件开裂,因此,控制水泥用量是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抗裂度要求、减少砼在搅拌、运输、泵送、浇筑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的重要一环。

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要采购规模较大的正规水泥厂家生产的,水泥的复验批量的划分要符合GB50204标准,对进场水泥应检验其强度和安定性,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2合理使用外加剂

为了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加强混凝土的强度,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往往会对混凝土使用外加剂。使用过外加剂的混凝土会比较明显的增加抗裂能力,从而让混凝土的耐久度得到了提高,避免了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开裂的问题。

外加剂一般宜掺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泵送砼应掺FCN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天气、缓凝、早强等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2.3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投料方式控制

混凝土搅拌、投料方式和顺序对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早期强度等有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二次投料法,即先将水泥、外加剂、黄砂加入进行初搅拌,然后加入拌和水,再加石子,直至规定的搅拌时间。这种投料方式,克服了外加剂不均匀造成的局部混凝土初凝时间过长,坍落度不稳定,混凝土工作度不良等现象,使混凝土获得稳定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对混凝土的浇筑

3.1.1浇灌砼前必须先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情况,特别要注意检查用斜撑支撑的悬臂构件的模板的稳定情况。浇注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模板、支撑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1.2水平运输通道旁预留洞口,电梯井口必须检查完善盖板、围护栏杆。高处临空搭设车道必须稳固,两侧设围护栏杆,推车或机动翻斗车倒砼时,应有档车措施,不得过猛或撒把。

3.1.3垂直运输采用井架、龙门架运输时,推车车把不准超出吊盘外,车轮前后应挡牢,卸料时待吊盘停稳、制动可靠后方可上盘。塔吊料斗浇捣砼时,指挥、扶斗人员与塔吊司机应密切配合,放下料斗时,作业人员应避让、站立稳当,严禁空中手斜拉吊物和吊钩。

3.1.4振捣器电源线必须完好无损,供电电缆不得有接头,砼振捣器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有电源线拖拉振捣器。作业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3.1.5浇筑砼所使用的桶、槽必须固定牢固,使用串筒节间应连接牢靠,操作部位设防护栏杆,严禁站在桶槽帮上操作。

3.1.6用泵输送砼时,输送管道接头必须紧密可靠不漏浆、安全阀完好,管道架子牢固,输送前,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3.1.7浇灌框架、梁、柱砼时,必须设操作平台,严禁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3.1.8浇筑圈梁、雨篷、阳台砼必须搭设脚手架,严禁站在墙体或模板帮上操作。

3.1.9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浇筑储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搭设脚手架,以防人员坠落,夜间浇筑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3.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技术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是一个难点,这主要是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让钢纤维能够均匀的在混凝土中,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讲,符合搅拌要求的是强制搅拌机,在搅拌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对材料和时间的把控,以便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在使用强制搅拌机进行搅拌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维护和观察,确保混凝土能够适应不同气候环境而不发生变化。

3.3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上料顺序为:在料斗中按照施工配合比依次装入石子、水泥和砂。在鼓筒内先加水,或在料斗提升进料的同时陆续加水。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认真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同时,要熟悉各种外加剂的品种与特性,做到合理选用外加剂。另外,混凝土要拌合均匀,颜色一致,这就要求搅拌时间不能过短或过长;搅拌时间过长,混凝土的和易性将会降低,会出现搅拌机生产率下降现象。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轻混凝土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3.4拆模技术

在拆除混凝土浇筑模板时需要按照模板拆除的固定顺序进行拆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优先拆除不承重的模板,再拆除不承重的模板部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就可拆除不承重的模板,保证混凝土棱角与表面完整性。对于承重部分的混凝土则需要聘请相应的专家对其强度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质量水平。同时模板拆除时间也会对混凝土最终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拆模人员可以根据气温、天气等实际因素对模板拆除时间进行谨慎设计。

3.5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以促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泥土硬化,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自然因素如风吹、曝晒、寒冷、干燥等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后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因此要及时洒水养护,具体的措施主要是:

3.5.1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

3.5.2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马上喷雾养护,然后再及时的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要在浇筑完后的6-18小时之内,再进行洒水养护。

3.5.3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建筑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已经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了,同时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全方位分析,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全方位分析必须先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并做好控制工作,且要切实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针对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满足浇筑要求,全方位、多视角的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尚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1):58-59.

[2]陈鑫.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45(4):179.

论文作者:陈水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探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陈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